郁可唯内心百态(郁可唯路过人间)

郁可唯内心百态(郁可唯路过人间)(1)

在我看来,《路过人间》可以预定2019年“年度最佳”之一。

以工业水准或是以音乐特性作为评判标准,这张专辑都成为了五月发片“大战”中,被瞩目的一个。这才是郁可唯跟华研国际的首次合作,就已经放大歌手在“唱”与“作”上的闪光点。对于歌手,这个“首次”的意义重大,郁可唯在其中完成华丽转身,核心在于,打破标签。

过往,郁可唯的标签重点或许只是“甜歌”,“很会唱歌”,而已。《路过人间》则是对固化印象的一次彻底扫清,在专辑里,郁可唯打开音乐的方式尤其丰富,此处的“甜歌”有了多样化的形态,此处的“会唱歌”同步增加了高度适配的灵活性。

在这张听感流畅的专辑里,全程都有新鲜趣味涌现。关于《路过人间》,我具体提取三个关键词:真、抠、慄。

1.真

郁可唯内心百态(郁可唯路过人间)(2)

真实的“我”。

若以录音室作品为样本,可以明显发现此前郁可唯作品更多在追求“完美”,一种恒定的精致感。而在此番专辑中,这种平衡被刻意打破,她在具体歌曲里尝试接近生活属性的“瑕疵”。

“瑕疵”不是错误,而是真实质感。歌曲《记恨》,开场即唱到“也不为过,我又不是完美的人”,此处的人声完美贴合歌词内容,声线里存在明显的沙哑音色,而随后唱出“我应该对自己尽点责任”时,“自己”跟“尽点”之间更是有真实的顿挫感。按常规,在录音室中这些都是需要被修正的,但郁可唯有意识保存下来,表明,此刻真实的“我”比完美的“我”优先级更高。

关于完美的悖论即是,越是刻意制造出的完美越不完美,相反,只有充分展示过某些层面的不完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至少在我的理解里,无瑕疵的完美最终只能抵达精致,而真实的完美才拥有鲜活生命力。

鲜活,正是由真实郁可唯赋予《路过人间》整张专辑的调性。

专辑同名歌曲《路过人间》里有洞察世界的关怀跟通透。《三十而慄》里有经历人生重要阶段的颠簸,由副歌变调制造的强烈对比跟落差,真实模拟出人生的起伏曲折。《进化》里则是在迷幻氛围内展示出的绮丽跟缥缈。《是谁》在独立摇滚的范式里散发着自由跟肆意。《我不是神》又进入到音乐剧的模式,营造出的是圣灵和庄严。

十首歌曲,十种人声模式,十样性格色彩。

从这角度来讲,郁可唯在专辑《路过人间》赢来大爆发。过往单一片面的歌手形象此番塑造出立体丰富。真实为其打开新世界大门。也因为真实,她诠释的歌曲拥有更显著的能量,尤其配搭歌词中的“金句”,感染力翻番。

《记恨》里用沙哑人声唱出“恨就是最高密度的爱”,伤痕叠加后觉悟的自然显露。“怕节节败退征讨变流亡,怕凡事妥协眼神没火光”,《三十而慄》里叹气感充沛的人声唱出了中年的落荒跟不振奋。《十年如一日》中“十年如一日,不舍得改变不愿意沧桑”,充足胸声支撑下的诉说口吻传达出绵长深情。此处郁可唯唱出她标准性的美得没话说的音色,磁感里存在银铃般质感,重点,富有东方韵味。

郁可唯作为歌手的辨识度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份东方韵味,此番在新专辑里,她所做的主要就是通过不同人声音色为这份韵味加花添彩。所以,如果说专辑里有她进化的迹象,这并不是突然的空降,而是一种基于过往特质的自然提振,是无需刻意铺垫的进化。

2.抠

郁可唯内心百态(郁可唯路过人间)(3)

抠细节。

来到专辑《路过人间》,郁可唯的角色有转变,从相对纯粹的Vocalist转换到Musician,即由单纯演唱者进阶到具备音乐人属性。

在相对恒定的“甜歌”模式里,要做的就是惯性演唱。在丰富的专辑《路过人间》里,要做的更多。要适配多样化的音乐形态,要表达丰富的情绪态度,要诠释层次复杂的文字内容。这些就要求郁可唯抠足细节,精准对标。

所以专辑中的歌曲普遍都拥有独立作品的体量,经过无数细节推敲定夺后的成熟架构。

当然,她有足够豪华的团队支撑,专辑合作者中包括王治平、郑楠、施人诚、姚若龙、葛大为、蓝小邪、陈粒等集风格跟实力于一身的音乐人。在进行探索的过程里,更多类型的合作者就意味着更多可能性。

就类型化音乐来讲,此番抠出的精品甚多。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进化》,这首陈粒负责词曲,王治平老师制作把关的作品可谓是郁可唯向前跃进的一大步。电子元素融入独立摇滚形态里,具备相当的异质色彩。郁可唯确实收获进化效果,一方面人声表现力极大拓展,此处我直接想到的词是“人声器乐化”,郁可唯的人声成为音乐的重要组成,而不是单独成体,期间有随着音乐柔畅生长的拓展感。另一方面是令具体内容表达摆脱情歌的条框限制,以高度自由形态注入自成体系的独立音乐气质。

“温度在脚下什么在发芽,是你的尾巴碰到我尾巴”,类似这句,充满文字游戏意味,其中则存在无限丰富的可解读性。一首歌曲已然具备文学作品的功能。

《是谁》,鲜明摇滚风味,人声的撕裂同样鲜明。相比以往,此番郁可唯的演唱模式可谓已达“极端”,而她同步需要抠准的细节是如何驾驭歌曲的节奏。旋律型歌曲是郁可唯的强项,而在新专辑里,她对于节奏型歌曲的尝试,同样有专属特色。《你知道》,独立摇滚范式,郁可唯诠释出风格核心里的空灵跟飘逸。这里是完全区隔于商业流行的味道,它对人声的重点要求是充分的自然表达以及足够松弛的情绪。此处重点抠的细节是咬字,郁可唯侧重将咬字跟发声充分独立,主要以气息推动,咬字则在这过程里自然流露。最终,全曲呈现出流线型音乐美感,文字跟音符最终渗入到整体意境中。

回归细节是收获丰富的关键,诸多变数都来自看似微妙的细节点,专辑结尾处《Missed Call》跟《为时尚早》两首独立电音气质的歌曲,就以精致简练的形态拓展出可谓宏大的画面。经由专辑《路过人间》的多样化尝试,可以肯定的是,郁可唯基于作品的细节实验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3.慄

郁可唯内心百态(郁可唯路过人间)(4)

三十而慄。

歌曲《三十而慄》描画出特定人生阶段的迷失跟惶恐,底色些许暗沉。但郁可唯的演绎,则有亲历后的淡然,不刻意渲染,不无端加码,完全以“诉说”的方式来进行讲述,留下的就给听者去自行体味、解读。

从演唱角度来讲,郁可唯最妙的地方就是这般淡然的“诉说”。即便是多样化的声音形态中,她的核心依然是不变的“诉说”。歌曲《路过人间》,是在委婉道来世间见闻,那些我们看到过的,听到过的故事。《十年如一日》,是将这些年的情分集中表白,给粉丝听,更给你跟我。《Missed Call》,郁可唯参与词曲创作的这首歌曲,以高度精炼的文字在传达两者关系间的斡旋。《为时尚早》或者《进化》,在诸如此类高度另类的电子音乐中她的“诉说”能量丝毫不减。只不过此处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诉说”,而是具备艺术意味的表达。

在丰富音乐元素的交织套叠下,郁可唯的人声能量不是被压抑,相反,是彻底释放。

正是基于相当平和淡然的演唱表达,最终实现的是克制。《三十而慄》并不慄,而是可以有跟自己达成和解。《路过人间》也没有离别失去的失落,而是向前看的勇气。这是属于郁可唯的气质调性,她总能赋予歌曲以温度。

所以,即便处于紧张的歌手转型期,她也没有显露出慌张。以一张可谓优质的专辑完成润顺进化,作为录音价值颇高的音色歌手,此番在录音室作品中表现出超越音色局限的先锋性。当然,对于郁可唯而言,进化并不是一次毫无征兆的跃进,而是经由此前充分积累后的自然进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