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九大精髓(传统文化八德)

自汉武帝时代起,将儒家学说正式确立为教育政策,其修身教学内容是首重伦理 道德 因果教育这一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传统文化的九大精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传统文化的九大精髓(传统文化八德)

传统文化的九大精髓

自汉武帝时代起,将儒家学说正式确立为教育政策,其修身教学内容是首重伦理 道德 因果教育。这一政策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

宋朝朱熹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朋信。”即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它告诉我们思维的方法,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待人接物的原则:言忠信,行笃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教育的最根本乃是培养德行,具体来讲就是: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即“八德”

一 孝:孝是孝养父母,顺其心意。《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我们应该知恩感恩。一个人能知恩感恩,孝心才得以萌生,“百善孝为先。”

我们中国老祖宗留下的文字都是智慧的符号。

“孝”为会意字。一个“老”字。加一个儿子的“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指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融成一体叫“孝”。所以,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我们看这个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负着一个老子。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时为社会培养出一个好孩子,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而孩子理应将奉父母的责任扛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 孝顺父母,不仅养父母之身,还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和父母之智慧,这样才能真正让父母身心愉快,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圣人的教学,是以孝道为根本,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我们不管是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对一切大众,我们都应当真诚的关怀和爱护帮助,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二 悌:悌是兄友弟恭。悌为会意字,一个“心”字,加一个弟弟的“弟”,心在弟旁,心中有弟,表示哥哥对弟弟妹妹的关心,就是兄弟间彼此诚心友爱。而弟又有“次弟”的意思,即弟弟对哥哥要恭敬顺从。哥哥对弟弟要爱护,并用正知正见来领引他。兄弟之间如能各尽其道,自然和睦友爱。

兄弟之间如手足,要相互关心友爱,彼此息息相通,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同树木一样,同根连枝。

在家中要敬爱史长,在学校 社会要奉事师长,礼敬大众。家中兄友弟恭,则父母欢喜。团体相处,礼敬和顺,则社会和谐。尊师重道,则学问德行成就。如此上下和睦,祥和之气弥漫于宇宙之间,这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啊


三 忠:忠是负责尽职。忠为会意字,一个“中”字,加一个“心”字,一心中正名为忠,心存偏邪则不忠。一念不生名为忠,心存二念则不忠,故知真诚敬至极,即是“忠”之深义。不忠之人必不诚,表露于外则言行轻薄,多失厚重。


四 信:信为会意字,一个“人”字,加一个“言”字,人言,就是人说的话,也就是说凡是人说的出的话都要守信。

民无信不立,人若无信,则于社会无立足之地。与人立金禾土,言必合宜,绝不食言,言既出,事必和。北宋大儒司马光称:事无不可对人言。”世出世法德行学问之成就,应从不妄语开始。诚实守信,众德之基。


五 礼:礼是人与人往来的法则。曲礼曰;“毋不敬“强调为人应能承受委屈。处处尊重他人。传统小学教育即是教导待人接物的规矩。行礼应有节度,过与不及皆不合礼。社会有礼,则秩序井然。《礼记》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即洁身自爱,知节用和,克已制欲,不涉奸乱,端正心思,以德治事。


六 义:义是求尽义务,不讲权利。言行思虑合情 合理 合法之谓义。真正义识自己的所处身分,地位,负责尽职,管守本分。

在社会活动中言行举止合乎正义和公益,无不公正合宜,不起盗心,不占便宜,不偏不倚,俯仰无愧。凡见他人所需,无条件尽心竭力提供协助,亦是克尽为人之义务。遵礼守义,则无处不受欢迎。


七 廉:廉是廉洁自律,绝不贪污受贿。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廉洁有守之人,生活再苦,也不愿问人要一分钱,如此为官, 无欲则刚,为国为民处事才能公正严明,南宋名将岳飞云: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


八:耻:耻为耻辱,知耻辱 知错误,则能发奋精进

孔子曰:知耻近科勇。“常怀惭愧,知错能改,自能勇猛精进克服一切烦恼习气,成就大业。不知耻,不也过之人,则肆无忌惮,任意而为,是无善根之人, 谁都教不了他。

一个民族的强盛,往往崛起于这个民族自知所遭受的耻辱,继而才能勃发国强之力。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洗刷了会稽山降吴的耻辱就是最好的证明。

以上八德,究其根本均不离五伦中“父子有亲”之“亲爱”,而予以发扬光大,若将此八德落实于现代施政理念,“孝悌忠信”即民族主义精神的基础,“礼义廉耻”为民权主义精神的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