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变坏都是被逼无奈的(一个让人变坏的理由)

人之常情表示人所共有的自然情感,因此,只要符合人之常情的事情,大部分都能够得到人们的理解、原谅、包容、宽恕等。相反,违背人之常情的行为和表现则被人们称之为“不近人情”并受到谴责和处罚。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被人之常情所害却浑然不觉,不少人甚至因为被人之常情“拉下水”而由好人变成了坏人和阶下囚。

那么,人之常情究竟有什么特点和具体表现呢?有人把人之常情最常见的表现概括为如下十个方面,我们结合实际一起来对此展开分析,一定会发现让人变坏的理由恰恰都在于那些所谓的“人之常情”。

善良的人变坏都是被逼无奈的(一个让人变坏的理由)(1)

一是好誉恶毁,即人都长着一对顺风耳,喜欢听充满恭维味道的好话和假话。虽然人们也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通常情况下还是容易对逆耳之忠言置之不理,甚至把忠言作为怪话、坏话等“毁言”来对待。因此,生活中,阿谀逢迎、谗言佞语才大行其道。这样,许多人越来越不愿意听取逆耳的忠告,越来越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善意批评,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越陷越深,原本一个好人被众多马屁精的甜言蜜语给惯坏、宠坏和捧坏了,以致刚正不阿者成为谄媚者的“众矢之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坏人都是被大家惯坏、宠坏和捧坏的。

二是趋利避害,即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就一心向往之,对有害于自己的东西就躲避。本来,趋利避害无可厚非,但是,因此而导致唯一己之利是图甚至损人利己的结果,这就成了极端的利己主义。极端利己主义者从不考虑和照顾他人利益和感受,他们鼠目寸光,没看到这种利己主义只是暂时的利己,从长远看,其最终结果实质上是害人也害己。他们不知道,现在没问题并不等于将来也没问题,更不意味着永远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热点事件,无不与此相关。

三是爱有等差,即人与人之间的爱是分亲疏远近的,对父母和兄弟姊妹的爱要胜过对其他人的爱,对熟悉人的爱要大于对陌生人的爱,等等。所以,尽管人人都呼吁社会公平公正,但是,一旦涉及亲疏远近关系的处理时,真正的公平公正却会被指责为“胳膊肘往外拐”,私心、偏心才被人们认为是正常的现象。这样,袒护亲友的缺点错误,在爱憎分明上就容易丧失基本的原则,最终把爱变成了溺爱和害。

四是有恻隐,即见别人的困难、灾祸、痛苦和不幸会产生同情、怜悯之心。孟子把人的恻隐之心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人性的最低标准。但是,现时代,很多时候,人们的恻隐之心并未得到应有的善待,反而有不少人恰恰骗取和利用人的善良和同情心进行欺诈、勒索,好心人的善意被某些自以为是、居心叵测和自作聪明的奸诈之徒任意践踏,同时,人们的恻隐之心也让不少人无论困难大小,都一心沉迷于“等、靠、要”和坐享其成的状态而难以自拔,因此而丧失克服困难的应有斗志和努力。

五是贪生怕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后不可复活,所以,“宁在世上挨,不愿黄土埋”表明人之强烈的求生欲望。因此,一旦威胁和危及个人生命,任何原则都容易被抛弃,甚至有人不惜以牺牲他人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性命。历史上,许多叛徒、汉奸、卖国贼等最初都是为了保命苟活而走上了不归路。

六是礼尚往来。王道不外乎人情,来而不往非礼也,欠人情迟早是要还的。礼尚往来多了,自然就会在生活中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网和利益堡垒。在这个关系网和利益堡垒中,善良和公平正义容易被利益绑架,使得许多人深陷其中骑虎难下、想悬崖勒马也欲罢不能。当关系网内的人触犯道德与法律底线时,他们也会罔顾事实,编造谎言,结成攻守同盟,助纣为虐,根本不顾关系网之外的别人的死活,甘愿充当魑魅魍魉胡作非为的保护伞。

七是爱屋及乌。即爱一个人就连同与之有关的人和物都会喜欢,同样,憎恨一个人也会波及和连累其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憎人及婿、同仇敌忾等。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无限放大个人主观性,既容易抱残守缺,也容易感情意气用事,丧失对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基本理性判断,甚至对一般问题的处理也容易陷入最弱智的状态,从而做出最愚蠢的选择和举动,最终可能酿成苦果。等清醒过来时,木已成舟,面对既成事实,早已追悔莫及,只能自食其果。

八是贪图享乐。人都喜欢生活在“舒服区”,好逸恶劳、拈轻怕重、投机取巧、甚至占人便宜等是人性之常态。这种情况日益助长着人的惰性、不劳而获和乞丐心理,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的结果使得很多人经不起点滴挫折,最终使自己的人生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遭风吹浪打,立即萎靡不振,甚至自寻短见,了却余生。

九是急功近利。很多人都是急性子,没有耐心,做任何事都急于求成。一夜暴富、一举成名、一步登天等心态,让不少人蠢蠢欲动。他们只顾眼前,不管长远,只顾当下,不管子孙。因为耐心意味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加上“等不起”的心态作祟,使得不少人做事喜欢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会让人为达到短期的目标和获取眼前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变得恬不知耻,甚至给未来造成难以估量的无穷后患,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十是心怀妒忌。人的妒忌心通常由身边的人和事引起,“墙内开花墙外香”及“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等俗语最直截了当地道破了其中的奥秘,折射出无奇不有的社会现象。妒忌心既害人也害己,可以说是百害无一益,甚至有人因为妒忌心而对所妒忌的对象做出丧心病狂、穷凶极恶的举动。

善良的人变坏都是被逼无奈的(一个让人变坏的理由)(2)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人之常情远不止上述几个表现,还有更多的内容时时处处都在伴随你我左右,诸如贪得无厌、喜新厌旧、好高骛远、欺软怕硬、人走茶凉、见异思迁、势利眼,等等,举不胜举。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人之常情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劣根性,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并建立起一道错误的逻辑,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要换位思考,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凡是属于人之常情的事都能被理解,能被理解也就能得到支持、鼓励甚或纵容,人就可以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所顾忌。然而,许多人因此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和道理,即,大部分情况下,虽然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并非都是可以原谅和允许的。要知道,人既是感性动物,更应该是理性动物,人既要遵从道德,更要遵守法律。

细数人间伤心事,无数的悲剧都是人之常情导演的后果。人之常情并非人们平时想象得如此美妙,我们不能对之一味地想当然。三思而后行的忠告,对于我们应对人之常情潜藏的风险,始终具有最直接的现实价值。

看来,要防止好人变坏人,我们必须从警惕人之常情起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