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

喀秋莎响起,轰飞纳粹,暴揍英国球迷,让战斗民族无畏的歌曲。

我们都知道身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只要听到《喀秋莎》响起,就会热血沸腾,我们今天就走近这首让人魂灵附体的战斗民族歌曲,以及那些带着奋斗旋律的名场面。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

01.冬奥会上的DJ版喀秋莎

在刚过去不久的北京冬奥会上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在女子冰球小组赛的比赛中,俄罗斯对阵老对手美国队,赛场异常火爆,仅前两节就有数次差点暴走打起来,全靠裁判拉开双方。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2)

两队那是火药味十足,在俄罗斯队0:2落后进入中场休息时,赛场DJ立马放上了《喀秋莎》送给俄罗斯姑娘们,鼓舞士气。

歌曲一出,顿时全场变成大型蹦迪现场,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队员们向这名DJ竖起拇指。

这名DJ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拱火小能手”和“整活小达人”。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3)

可见《喀秋莎》在俄罗斯人与中国人们的心中有着怎样的共鸣效应。

02.高唱喀秋莎暴揍英国球迷

我们知道战斗民族的老大普京是一个果敢而睿智的领袖,他在国际场合的讲话多以沉稳和圆滑著称。

2016年,普京在参加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时被问到欧洲杯上英国球迷与俄罗斯球迷的冲突,显然对方是想给普大帝一个下马威,没想到普京的回答却让对方下不来台。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4)

普京一语双关地表示:“我不是很理解,我们只有200名球迷,是怎么痛扁数千名英格兰球迷呢?”普京的回答霸气又不失风趣。

原来,让普京憋着笑说出这样的话的起因是,一起发生在2016年欧洲杯上的球迷冲突事件。

这届欧洲杯举办地在法国,一海之隔的英国因为离这里近,涌入了大批球迷观战。

一场欧洲杯小组赛,俄罗斯对阵英格兰,观众席一眼望去,来自英格兰的球迷人头攒动,而俄罗斯球迷却寥寥数人。

由于两队实力差距较大,不少英国球迷把本钱全部压在了上面。

英国队也很争气,比赛开始不久就先进一球。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比赛进行到补时阶段,俄罗斯队利用一次反击攻入一球将比分扳平。

压抑了一整场比赛的俄罗斯球迷开始疯狂地庆祝,英国球迷就不乐意了,他们将对球队的不满发泄在了俄罗斯球迷们的身上。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5)

比赛刚结束,英国球迷就开始向俄罗斯球迷身上投掷物品,这下可惹毛了俄罗斯球迷,心想还真当战斗民族的称号是纸糊的不成,现场就有几十个俄罗斯球迷奋起反击,只见他们甩开臂膀,神勇无比,追着前面挑事儿的英国球迷就打。

不过看起来俄罗斯球迷并没有真的想造成流血冲突,只是吓唬他们一下,还可以地避开了老弱妇孺,很讲武德。

英国球迷也是见打不过,且战且退,场面一度有些滑稽,人多势众的英国球迷就像被牧羊犬驱逐的羊群一般,四散而逃,乌压压的冲出了球场大门。

事情到这里并没结束,觉得吃了亏的英国球迷并没有善罢甘休,足球流氓的名号也不是空穴来风,英国球迷纷纷打电话开始摇人,不一会就聚集了乌泱泱一群人,有2000之众。

这伙英国球迷们势要挫一挫俄罗斯球迷们的锐气,球场工作人员们见势不妙,赶紧安排巴士将俄罗斯球迷们送回酒店,天真的英国球迷们还真以为俄罗斯人害怕了,洋洋自得的他们开始将流氓行径发挥向了周边的商店,四处打砸破坏,连其他国家的球迷也受到了骚扰。

本不想惹事生非的俄罗斯球迷们回到酒店,听说英国球迷们还不依不饶,心中战火顿时被愤怒点燃,战斗民族的热血被激发,于是又乘坐巴士重返现场。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6)

这群球迷大约有200人,只见他们高唱着喀秋莎,气势汹汹地下了巴士,在民族战歌的加持下,战斗力爆棚。

英国球迷仗着人多势众还一再的挑衅,只见对面的200勇士,高喊着“乌拉”开始与英国人对垒。

肢体冲突随之发生,俄罗斯球迷知道自己人数不占优势,他们将阵地引向了狭窄的街道,同时还采取游击战术,集中优势专门挑落单的英国球迷下手,各个击破。

英国球迷也开始调整战术,开始避免短兵相接,开始朝俄罗斯球迷投掷酒瓶,俄罗斯球迷且战且退,此刻的法兰西街头成了大型自由搏击现场。

高大威猛的俄罗斯球迷全然不把人数占优的英国球迷放在眼里,英国球迷不断地被击倒在地,这场街头混战持续了一个小时,安保人员才最终用水枪和烟雾弹驱散了人群。

此时,抱团的俄罗斯球迷们迅速有序的撤离了现场,而吃了亏的英国球迷不甘心的向安保人员挑衅,最后被抓捕了大量寻衅滋事的英国球迷。

但是没有一个俄罗斯球迷被当场抓到,不但打赢了,还跑了个干净,你说气不气人。这让英国媒体大为肝火,在后来的报道中称“俄罗斯人像兔子一样跑得飞快”,但是其中的苦还是吃亏的人自己知道。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7)

后来就发生了普京在国际会议上意味深长地调侃。

03.在历史中回荡的喀秋莎

在历史的峥嵘岁月中,喀秋莎已经成为了两个国家沟通交流的文化符号,参加了两次俄罗斯红场阅兵的中国军队两次都高唱着《喀秋莎》行进。

为什么这一首苏联名曲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热爱呢?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8)

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这首前苏联的名曲其实是在中国诞生的。

1938年,苏联红军和日军在中国吉林珲春的张鼓峰地区爆发了一场军事冲突。

一个叫喀秋莎的俄罗斯姑娘自告奋勇地前往随军医院,照顾伤员,而她的丈夫就在前线英勇战斗。

这个事迹传遍了苏联的大街小巷,而跟随苏军来到中国的记者团里有一位诗人,他以此为创作灵感创作了一首诗歌《喀秋莎》,后来经过作曲家的谱曲成了一首歌。

但是在当时,《喀秋莎》这首歌并不火,那她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呢?

三年之后的1941年,那一年纳粹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对于中国人,这场战争还有更耳熟能详的名字——苏联卫国战争,这场战争是二战中规模最庞大、战斗最激烈、伤亡人数也是最惨重的战争之一。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9)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把红旗插上了柏林的国会大厦,才宣告了二战欧洲战场的正式终结。

为了这一刻的红旗飘扬,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数据显示,仅仅苏军死亡失踪人员就达1267万多人,伤亡总人数超过3000万,老百姓的伤亡更是超过了2000万人,整整一代青壮年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苏联军民用5000万血肉之躯成了战胜纳粹德国的绝对主力,就拿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来说。

这场战役惨烈到什么程度,在斯大林格勒里,苏军和德军争夺的是一幢幢残缺的楼房,有时候苏军占领了厨房,而客厅还在德军的手里。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0)

整场战役持续了199天,平均每秒就有九个人在战场丧命,当时在苏军内部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你第一天来到军营报道上战场,第二天早上你就算是资历丰富的老兵了。

这场战役的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而军官也只有72小时,一位德军士兵战后这样描述,斯大林格勒不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杀人熔炉。

这里的街道不是用米来计算的,而是用尸体来衡量的。

战争打到苏德这种地步,苏军是怎么挺过去的?苏联德国都是工业国,从虎式坦克到波波莎冲锋枪,双方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机枪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杀人工具,而此时战场上的较量已经不仅仅是战术战略和战争武器了,更重要的是士兵的意志。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禁卫军第三师开赴前线的时候,在送行的人群里有一群姑娘,唱着《喀秋莎》送别她们的情侣。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1)

后来这个师的官兵在战争中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地冲向了敌人,直到肉搏战几乎全部阵亡,他们的牺牲为莫斯科保卫战最后防线的建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此整个苏联到处都在传唱《喀秋莎》。

而《喀秋莎》陪着3000多万士兵,在冰冷的战壕里撑过了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生死考验。

战争的后期,苏联发明了一种速射自行火炮,不仅移动方便,还火力惊人,战士们非常喜欢这个新武器,于是把它命名为喀秋莎。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2)

这门武器惊人的战斗力让德军士兵闻风丧胆。

1945年苏联军队包围柏林,将士们齐声高唱起喀秋莎的同时,两千多门喀秋莎火箭炮倾泻而出。

当天有一位随军记者这样描写:天哪!这是什么?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啊!

04.抗美援朝中的喀秋莎

在我国,抗美援朝时期,我们的志愿军也得到了喀秋莎火箭炮。

在电影《金刚川》中,电影就表现了喀秋莎火箭炮集火的巨大威力。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3)

喀秋莎火炮也成了志愿军战士心目当中的火神,帮助志愿军一次次打退了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

据当时参加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在喀秋莎的一轮齐射后,美军阵地表面几乎没啥活物了。

喀秋莎是我们当时唯一胜过美军的地面装备,在我们使用它对敌人狂轰滥炸之后,美军曾误以为我们使用的是原子弹。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4)

如果没有喀秋莎这样先进的重型武器,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我们或许会牺牲更多的中国军人才能夺取胜利。

所以为什么《喀秋莎》成为了中俄两国共同的旋律被人们铭记在心,我们要知道苏联在二战中的巨大牺牲,因为苏联和中国一样,在二战中为抗击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联战损了七分之一的人口,绝大部分是青壮年,战后统计,1923年出生的苏联男性开战时正好十八岁,几乎都去当兵了,其中80%没能活到1945年胜利到来的日子。

而活下来的20%也大多残疾,所以有一句话说:二战打没了苏联一代人。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5)

二战当中,东方主战场的中国军民死亡两千一百万人,经济损失按照1937年计算,高达6000多亿美元。

中国和苏联一样,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全人类的和平。

喀秋莎的歌声,喀秋莎的炮声,既是坚定的意志,是英雄的精神,也是无敌的实力,伴随着苏军战胜德军,也伴随着志愿军战胜了美帝主义。

上甘岭战争上的喀秋莎(那些战斗民族高唱喀秋莎干架的名场面)(16)

一首喀秋莎串起的是中俄两国人民对战争的痛恨,是对和平的热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爱和平的人们依然会高唱喀秋莎与世界上所有的不公平战斗,依然会在高昂悲壮的旋律中迎难而上,去迎接那一片灿烂的光明。

为世界和平点赞!为民族友谊点赞!为喀秋莎点赞!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