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武侠打斗场面黄飞鸿(重品武打经典黄飞鸿)

徐克在筹备《黄飞鸿》时,遭到很多人反对,因为关德兴在当时是黄飞鸿的代名词,要制作一部全新的黄飞鸿大作,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他心中已有想法,从武术设计到诉求表达,都体现了创作者的良苦用心。然而,坚持是有用的,《黄飞鸿》给徐克带来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名利双收。重看《黄飞鸿》,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定位不只是一部单纯的武打商业片。

经典武侠打斗场面黄飞鸿(重品武打经典黄飞鸿)(1)

导演徐克

首先,它开发了写意动作片。当时的香港影坛,都是实打实的硬桥硬马,在特效不成熟的年代,很多动作要靠真人去上阵,如何完成惊险的打斗,受伤算是小事了。拼命的时代已经过去,港式武打已经遇到了瓶颈,更长时间的打斗,更多花招的打斗,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以成龙为代表的动作喜剧,开发了一路流派,那么以李连杰为代表的写意动作片,则开发了另一流派。

经典武侠打斗场面黄飞鸿(重品武打经典黄飞鸿)(2)

动作充满美感

最突出的就是招式的视觉化。黄飞鸿著名招式无影脚,在现实中据说是个损招,打出时先用手使出快招,扰乱目标,然后借助长衫做遮掩,发腿偷袭对方。在电影中如果这样拍出来会没有美感。而在空中连踢七脚的无影脚,虽然不符合现实,但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结合剧情,比如暴踢白莲教教主,能给人一种压抑许久,像机枪扫射般的畅快感。

经典武侠打斗场面黄飞鸿(重品武打经典黄飞鸿)(3)

经典摊手动作

其次,武打戏的场景、氛围也让本片与以往武打片十分不同。以往武打片是根据招式来设计打斗的,而徐克在构思武打时,并未从招式开始。他先与李连杰一起观看野生动物纪录片中的厮杀场景,观察动物争斗时的形体、动作,然后内化为武打的动作。他还运用外在环境酝酿心理,用眼神烘托紧张,一场无形的打斗在招式发出前,就已经开始。比如严师傅踢馆宝芝林时,黄飞鸿无心恋战,而在被迫出手时,两人立于雨中,等待进攻,就为一场大战的爆发酝酿的很好。

另外,著名的竹梯战,是徐克从电玩中得到的灵感。动作都是等场景布置完后,再根据现场设计的,很多动作虽然违反力学,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成就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在往后的大片,特别是《卧虎藏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打斗根据意象感,打斗场景从此就有了新的含义,而不只是暴力。

经典武侠打斗场面黄飞鸿(重品武打经典黄飞鸿)(4)

竹梯战

特别要提到的,还有影片中坏人的打斗。黄飞鸿很少用兵器,在酒楼大战,黄飞鸿用雨伞制止沙河帮乱收保护费,对方都是使用冷兵器与他对战,毫不留情。有个伙计还用滚烫的热水偷袭黄师傅,从这儿起,我们就看到了各种偷袭:沙河帮用箭头点火偷袭宝芝林;假戏子用绳镖偷袭看台;大棚上用石灰粉偷袭下方;严师傅辩中藏刃偷袭处于优势的黄飞鸿。种种手段,让人不齿,可见时代下的阴险。

经典武侠打斗场面黄飞鸿(重品武打经典黄飞鸿)(5)

各种偷袭暗算

片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比如沙河帮被偷袭指证后,跑到洋人大门,大声求喊积善先生保护。戏场被偷袭时,衙门的第一反应也是首先保护洋人,而不顾被袭击的平民百姓,而黄飞鸿多次被人嫁祸,向提督申辩时,却得不到信任。还有武林高手严师傅街头卖艺,最终沦落他人打手。

这些都给影片增加了丰富的层次感,背景上既有家国大义、儿女情长,又有对国人、对科技的时代焦虑,让观众可以感受到特殊时期的时代剪影。电影商业化,并不是不好,不好的是电影商业化的惰性,靠模板、数据的空白支撑,难以创造出既好看又能回味的真正大作。港片的时代大概已经过去了,新的时代,什么时候来临?

#知影计划##影视杂谈##影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