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安装监控系统的方案介绍(办公大楼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第一章、建设背景

监控系统是现代化管理与安全防范的高新技术设备的结合,是集合现代多种科学为一体的技术的综合应用。本项目设计的监控方案的楼宇是一个综合性的集商住、写字楼于一身的大楼。在这样一个活动区域相对分散的场所,安全保卫要做到不留死角相当困难,进入人员多,通道多,疏散时人车密集等都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考虑到人力和物力,设备资源不能无尽止地增加,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人防与技防有机地相结合、分功能、分区域地进行监控,充分利用好资源,加强人员的管理。为了对主要进出口和通道、电梯厅、楼梯口、车库等处进行监视,以达到现代化管理和安全防范的目的,特为大楼设计安装一套闭路电视监控。该系统具有图像信息切换、操作、处理、记录、显示等功能。

传统的楼宇监控系统采用模拟监控方式,需要在每一台前端摄像设备和监控中心之间敷设视频电缆、电源线和控制信号线,而通常情况下各监控点和监控中心距离较远,为此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穿墙打洞埋管敷线。而且如果某些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距离过长的话,为避免影响传输控制效果,还需要加一些特定的中继设备。在监控中心,为实现控制、显示、录像功能,需配备、画面分配器、控制切换矩阵等诸多繁杂设备,而操作者也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才能掌握对众多的电器设备的操作。此外,模拟监控最大的弊端是图像质量不高,常常难于提供清晰可靠的监控图像,不利于事后的调查取证工作。因此,无论从建设成本、施工难度或系统应用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方面考虑,传统的模拟监控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于类似于楼宇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需要。数字高清监控系统的推广势在必行。

第二章、需求分析

1、计划规模

为了保证楼内的各项设施、财务的安全,需要在楼内重要地点安装监控设备用于架构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每个前端数字视频监控设备通过100M以太网络传输到楼内监控室,管理员直接在监控室内通过电视墙和监控客户端主机即可实现网络视频监控。在监控室配置嵌入式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进行实施录像存储,实现用户对视频图像的磁盘存储。

2、需实现功能

(画质要求、音频要求、报警功能、存储功能、网络功能、分控功能等)

A、网络管理:所选用的编码视频的网络编码器均通过网络视频管理平台(PVG)统一管理。

B、实时在线观看:网络资源允许的环境下,可容纳多个用户同时在线观看视频资料。

C、检索录像资料:客户端可根据不同的录像方式对录像资料进行检索。

D、系统拥有全面的管理软件,可进行系统的设置、编程、切换及现场控制

E、可在网络视频管理服务器(PVG)连接标准监控键盘,通过键盘可进行操作。

F、可任意切换和分组切换:通过键盘操作,可对应于每个监视器切换任意一台摄像机画面监视器上任意一个摄像机的画面。通过在客户端程序中进行操作,在标准PC主机中实现用户整套视频系统操作。

G、屏幕显示:对每个视频输出自动插入日期、时间、摄像机编号以及标题。

H、存储:监控系统能够将图像储存在存储服务器中。方便日后进行图像调用。

第三章、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DBJ08-47-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BJ/T16-92)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50312-2000)

《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EIA/TIATSB6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0-88)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规范》 (GB50198-94)

《10BASE-T,100BASE-TX标准》 (IEEE802.3,IEEE802.3U)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2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7-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308-2001)

《MPEG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O/IEC14496-2)

《计算机网络实时监控系统》 (Q/SBK005-2001)

2、设计原则

l 标准化:

本方案采用的产品均严格遵循国际通用编解码算法和网络传输标准协议,可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图像传输和共享。

l 稳定性:

本方案采用的核心设备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任务单一、响应实时的特点,避免了Windows等PC操作系统启动缓慢、安装配置复杂、不易维护、不能长时间稳定工作的弊病。有效地避免集中式工作带来的高负荷和不稳定,在工作状态下可以对各视频服务器进行维护、检修、升级,而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主要设备均采用了硬件看门狗技术,并具备远程重起功能,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l 安全性:

嵌入式操作系统完全避免了病毒及其它非法手段的入侵,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应用软件具有高级用户权限管理模式,避免了超越权限范围的监看、控制、设置,有效避免了非法操作。

l 可扩展性:

本方案采用积木式设计,可以提供更灵活的系统组合,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硬件数量。当本系统需要变更监控点位、网络客户端数量时,只需增加相应独立的设备即可融入现有系统。

l 易用性:

因为主要硬件均采用嵌入式设备,可以即插即用。任意开关机、意外掉电都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软件采用了人机界面良好的图形化界面,用户安装相应软件后就可实现智能控制,管理、操作、配置、检索都相当简便。

全部自有知识产权,应用软件为全中文操作界面。

l 先进性:

本系统采用的相关技术与产品均为目前主流应用技术,并保有升级空间,保护用户投资的长期有效。

l 经济性:

本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兼容多种网络协议,满足用户需求,无须重新布线等投入。

3、系统结构图

办公楼安装监控系统的方案介绍(办公大楼监控系统技术方案)(1)

系统结构说明:

本系统充分利用以太网的优势,各前端设备、网络终端形成资源共享、控制便捷的新一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每个前端监控点与监控室均采用以太网进行连接。前端监控点全部采用百万高清的网络摄像机,在每一楼层的设备间安装接入交换机。把各层的接入交换机汇总到中心监控室的核心交换机中。在中心机房根据前端摄像机的数量配置相应的网络视频硬盘录像机进行存储和管理,并且通过视频管理平台系统统一对垫圈摄像机进行管理以及实现对整套监控系统做控制、管理等作用,保存数据周期15天周期进行设定。如有需要调看历史纪录图像的情况下,可通过客户端软件来进行录像的历史回放。

在中心机房还可以配置数字矩阵工作站、矩阵控制中心以及电视墙实现前端监控画面的解码上墙显示、自动巡航切换等功能。

4、系统的组成

整个系统的建设是利用数据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数字视音频技术、系统工程、管理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安全、可信、实时、高效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大楼管理、调度及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网络化视音频监控技术的应用,使之能够方便地进行全网集中管理,远程调用,在突发事件或警情发生时,通过实时监控,提高指挥、调度能力。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前端视音频监控采集点、通信网络传输系统、安防监控中心系统。

5、前端视频监控点建设原则

5.1、监控点布局及摄像机配置

楼宇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定焦与全方向相结合的方式配置监控点摄像机,根据监控目标的不同又分为重点监控区域和一般监控区域,根据预算情况配置相应数量的摄像机,做到监视区域内无盲区。

摄像机安装时要减少或避免图像出现逆光,且摄像机工作时监视范围内的平均照度宜不小于200Lx,可采用辅助灯光,确保在夜间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在24小时内通过监视屏均能清楚地辨别出入人员面部特征。

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则安装带有云台、变焦镜头的红外高速球形摄像机,通过监视屏应能辨别监视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在系统无人操作后延时2-5分钟后可以自动复位到默认位置(延时时间可设置)。

具体监控区域划分及摄像机的配置原则见点位表

5.2、监控系统传输网络

前端摄像机与总控中心的嵌入式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通过以太网线或光纤连接到大楼的局域网内,将高清网络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通过局域网传输到嵌入式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存储及显示。

前端监控点摄像机的电源采用就近取电的原则,也可以采用总控制中心集中供电或者近距离网络POE供电。

嵌入式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通过网络线缆接入网络中,实现基于局域网的监控信号传输。并且支持多级远程监控,手机客户端的监控。

6、监控中心建设原则

楼宇视频监控系统总控制中心主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管理,主要由显示部分、录像存储部分、综合控制管理部分组成。

楼宇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只建设一个总控制室,对前端所有监控点进行控制管理,总控制室也可以设置在大楼物业的保卫处值班室。

6.1、录像存储设备

为总控中心配置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进行实施录像存储,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的视频输入能力要满足辖区内所有网络摄像机的视频存储及远端流媒体转发需求。

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可选择H.264或MPEG4编码格式,分辨率可选择720P分辨率或1080P分辨率进行录制存储。

录像时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全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每秒25帧)或移动侦测录像等方式,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的存储空间根据选择的编码格式及分辨率进行计算:

² 如采用H.264编码格式:720P分辨率录像时,码流设置为4Mbps,每路每小时的录像文件约1800M,如果采用1080P分辨率录像时,码流设置为8M bps,每路每小时的录像文件约3600M。

所有监控点录像文件保存按15天配置存储硬盘,根据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接入摄像机的数量配置存储硬盘,选择2TB规格的硬盘。

录像系统能实现手动、自动、动态录像的功能,具有自动溢出循环存储的功能。

在总控中心通过集中管理服务器配置视频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前端网络硬盘录像机集中联网管理,如要实现集中存储需单独增加配置存储服务器或NVR存储设备进行集中存储。

6.2、显示设备

主控中心显示系统

将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都安装在总控制中心,配置数字矩阵工作站、矩阵控制中心、3*3规格的拼接大屏,根据电视或拼接单元的数量搭配相应输出路数的数字矩阵,并通过矩阵控制中心实现统一的切换上墙。

6.3、控制管理设备

为总控制中心可选配1个控制键盘用于对前端监控点,云台摄像机的控制,进行摄像机镜头的推拉、云台转动等操作。

在总控中心配置一套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可通过客户端通过网络直接对前端视频监控图像进行控制管理。

7、系统功能

系统具有监视、图像选择调用、录像存储、摄像范围控制、优先级设置功能、系统远程管理控制等功能。

7.1、多样化的监控方式

Ø 大屏幕多画面监视:分控中心可以直接连接显示设备进行显示,总控中心或上级中心可以借助于网络数字矩阵,通过网络接收前端摄像机信息,配合大屏幕液晶拼接屏,监视各监控点的实况,可以进行分割显示、放大显示、手动轮巡、自动轮巡等。

Ø 可任意选择监视任一大楼内监控区域;

Ø 可固定监视、自动循环监视、多画面分割监视。

7.2、多种录像存储方式

系统支持多种录像存储模式:支持分控中心本地网络硬盘视频录像机录像存储、总控制中心服务器集中录像存储。

系统能存储下列信息并保持一定时间:

a) 报警发生前后一段时间内的音视频信息。

b) 用户操作、设备巡检等系统日志信息。

7.3、多种录像模式

Ø 定时多路自动录像:可分别设置每路录像视音频码流、录像质量,在规定时间段定时启动、关闭录像,实现无人值守自动监控录像的功能;

Ø 手动多路并发录像:可随时手动设置硬盘录像参数进行录像。

Ø 传感器报警录像:此模式一般用于夜间或节假日。平时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当传感器有报警输出时,系统可自动启动录像。

7.4、多种录像资料呈现方式

Ø 录像回放:存储的录像文件,可随时调出回放,支持四画面回放、全屏缩放、快放、慢放、局部放大等功能。

Ø 回放处理功能:可将回放画面图像单帧进行柔和、锐化、反相等处理,便于取证,处理后的单帧图像不能覆盖原文件保存。

Ø 检索查询:保存监控数据时,可在录像日期、时间、监控点、文件名、等各种参数,以备后期的检索和查询。

Ø 图像抓拍打印:可将单帧图像保存为BMP文件,并可随时打印抓拍的图像,以便备份。

7.5、历史音视频流的检索和回放

按照指定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要素检索历史音视频流文件并回放;回放支持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进退、画面暂停、视频帧提取等。

7.6、报警联动

当监控点存在报警设备时系统具有与报警设备联动的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的视音频及报警信息,并进行记录;对某些特定监控点,可实现视频移动侦测功能。

7.7、云台控制

可以在监控中心通过管理软件对前端摄像头进行云台控制,也可以设置巡航和轨迹实现对前端摄像头云台的自动控制.

7.8、多级用户与权限管理

监控中心具有对接入的用户进行授权和认证的功能,可定义用户对设备的操作权限、访问数据的权限等。各级分控中心的用户有权限获取所辖范围内的历史、实时考试监视音视频流,当需要获取非管辖范围内的监视音视频流时需要获得有效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