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嫂最后的诗歌(霈岳作品红嫂一首千古绝唱)


红嫂最后的诗歌(霈岳作品红嫂一首千古绝唱)(1)

“蒙山高沂水长,

我为亲人熬鸡汤。

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

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愿亲人早日养好伤,

为人民求解放,

重返前方

……”

*

蒙山因为红嫂高万丈,

沂水因为红嫂浩浩荡荡!

*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沂蒙山区有一面红旗高高飘扬,

“沂蒙红嫂”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她们用乳汁救伤员,

她们送子参军送丈夫支援前方。

无私养育革命后代,

缝军衣做军鞋,

抬担架筹军粮,

推小车站哨岗,

战争胜利的半边天啊,

有她们胸怀的宽广和柔弱的肩膀。

八年抗战,

15.5万名妇女先后掩护了9.4万余名八路军,

4.2万余名妇女救助1.9万余名伤病员再上战场!

……

红嫂最后的诗歌(霈岳作品红嫂一首千古绝唱)(2)

1941年冬,

日本鬼子大扫荡,

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中受伤,

哑巴红嫂明德英迎上去把他在自己的“小窝棚”里藏,

扯过破破烂烂的棉被把他从头到脚盖上。

两个日本兵追过来,

一个小日本儿象狗一样往“窝棚”里张望,

一个小日本儿比划着战士的模样。

明德英“哇哇”指着西山的方向。

鬼子向西追去,

明德英急急忙忙看看小战士的伤。

由于流血太多,

小战士昏了过去,

血水浸透了军装。

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没有多想,

把奶头塞进小战士口里,

一滴一滴的乳汁,

使八路军战士死里还阳!

她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两只鸡炖成鸡汤,

一口一口给小战士喂养,

再用盐水给他疗伤,

半个月以后小战士手里重新握住了钢枪!

*

也是在1941年,

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途中与日军遭遇,

被敌人击中数弹倒地负伤,

日军又连击两枪并用刺刀乱刺他的腹部,

奄奄一息的他,

被红嫂祖秀莲发现扶他回家抢救养伤,

为了安全又把他山洞里藏。

每天送水送饭擦洗伤口,

用纺线卖的钱给他买米买面,

可一家人咽菜吃糠。

1947年郭伍士复员,

他不回山西老家,

就把沂蒙山区作为家乡。

后来认祖秀莲为亲娘,

爱人孩子和母亲住在一起,

就是要报答恩重于山的母亲,

就是要孝敬他的“亲娘”!


红嫂最后的诗歌(霈岳作品红嫂一首千古绝唱)(3)

一家三代的红嫂,

是沂蒙红嫂的榜样。

婆婆王换于被称为“沂蒙母亲”,

是她把“沂蒙红嫂家风”开创。

抗日战争时期,

王换于和儿媳张淑贞建立了“战时托儿所”,

把一大批革命后代抚养。

徐向前元帅的女儿小何,

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女儿罗琳,

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和烈士遗孤前后有86个孩子被她们收养。

惊闻张淑贞妈妈去世,

罗东进泣不成声的说,

娘就像大鸟喂小鸟那样,

把吃的嚼碎口对口的把我们喂养!

*

婆婆不让儿媳妇给自己的孩子吃奶,

把奶水让给八路军的儿郎。

大儿媳张淑贞话语铿锵,

“我的孩子没有了可以再生,

八路军可不能没有后代,

我不能对不起为老百姓打仗的军队,

更不能对不起孩子的爹娘!”

她让自己的孩子喝糊糊稀汤,

因为营养不良她自家的四个亲生孩子夭亡!

大儿子已经8岁了呀,

被病魔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可是她们收养的孩子一个都没有少,

一个个都健健康康。

她最珍贵的是首饰盒里三枚党徽,

在她104岁弥留之际,

嘴里还喃喃自语,

我是共产党员,

把党徽紧紧的攥在手掌。

……

*

她的女儿于爱梅是第三代红嫂,

已经把奶奶和娘的红嫂精神在她的手里传扬。

在新时期仍然是拥军爱民的模范榜样!

*

李凤兰17岁和未婚夫订婚,

在距婚期两个月她送未婚夫穿上军装上了前方,

为了照顾多病的婆婆,

请嫂子抱着一只大公鸡拜了堂,

可是未婚夫音讯全无,

直到1958年,

才收到“烈士证书”,

她成了永远的新娘!

……

红嫂最后的诗歌(霈岳作品红嫂一首千古绝唱)(4)

八路军上前线,

一条河水湍急来阻挡。六位红嫂从家里扛来了门板,

她们站在冰冷的水里,

把门板放在肩膀,

战士们踏着“红嫂桥”上了战场!

战士们含着热泪,

把无限感动摁进手里的枪膛,

六位红嫂的肩膀把战斗的胜利来扛!

*

沂蒙红嫂,

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象蒙山上的松柏长青,

象沂水滚滚向前的波浪。

红嫂精神正在传承

大爱无言是无尽的力量。

“红嫂魂”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

是军队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的洗礼,

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永久的脊梁!

*

写于2019年12月16日14:05

编辑:小眯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