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公司营销线损管理办法(国网江苏电力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

3月16日,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职张盛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现,该公司管辖范围内的君巫公变台区线损率由原来在合格范围内的2%异常突变至61.29%他立即结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君巫公变台区的客户用电和计量装置均未异常,其附近的两台公变线损均在同一时间出现异常,而三个台区组合后线损率合格,遂判断负荷在三个台区间进行了调整,三个台区户变关系存在不一致他马上联系配电部门作出调整,及时消除了该台区线损缺陷,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供电公司营销线损管理办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供电公司营销线损管理办法(国网江苏电力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

供电公司营销线损管理办法

3月16日,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职张盛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现,该公司管辖范围内的君巫公变台区线损率由原来在合格范围内的2%异常突变至61.29%。他立即结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君巫公变台区的客户用电和计量装置均未异常,其附近的两台公变线损均在同一时间出现异常,而三个台区组合后线损率合格,遂判断负荷在三个台区间进行了调整,三个台区户变关系存在不一致。他马上联系配电部门作出调整,及时消除了该台区线损缺陷。

2016年,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台区线损合格率达到98.2%,较年初提高7.2个百分点。其中,低压台区综合线损率2.7%,较年初降低0.5个百分点,增加电量销售4.9亿千瓦时,增加电费约3.4亿元。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国网江苏电力夯实业务基础、深化精益管理的结果。这些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和保障。

夯实 管理基础

传统营销线损管理受限于月度供售电量统计周期长,发行不同步,问题难以及时发现。2013年,国网江苏电力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支撑,加快台区关口计量全覆盖,大力提升采集质量。2016年,国网江苏电力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面覆盖及应用,有效提高数据准确率;逐步推行低压居民客户年初零点抄表工作,通过统一抄表时间,确保线损计算数据的同期性;推进关口计量管理,完成公变关口采集安装、电量抄录到位和台区总表现场倍率与系统内一致。

同时,国网江苏电力深化台区档案治理,全面实施营配贯通,打破专业之间壁垒,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以前,南京市高淳区供电公司台区及客户表计一直有配电、营销两套数据档案,现场和系统户变关系的档案常出现偏差,加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和采集成功率低,这就导致窃电、关口计量装置故障等成为影响线损的重要因素。因此,台区户变关系是否一一对应,成了台区线损管理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2013年7月,高淳区供电公司开始启动低压台区在线线损治理工作。“在理清线损考核关系中,我们首先做的工作就是理顺线损庞杂的‘家谱’。”高淳区供电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现场数据核查、系统维护和稽查校验等手段,该公司前后共梳理了136条10千伏线路、2562台公变计量和1528户专变、233135户电表的站线变户关系,清理了长期处于非运行状态的表计等共561户,调整户变关系5160户。为了动态保持系统与现场一致,该公司对变压器新增、切割负荷、杆线迁移等工作,要求配电部门提前3天通知营销部门做好准备,PMS和营销部门同时调整户变。

通过前期扎实的基础工作,高淳区供电公司理顺了线损关系,并实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

实施 精益管控

PMS生产信息采集系统的互联互通,在PMS系统中,管理线损模块上线运行以来的基础数据、考核关系、线变户变关系、报表准确率均达到100%,确保了线损数据的准确性。

2016年,国网江苏电力建立用采系统、营销系统信息和电网设备资源联动维护机制,深化应用营销GIS系统全面开展存量客户户变关系清理,确保台变资料与生产部门保持联动。以台区线损为校验器,校核营配调准确性,提高基础信息台账质量,查处异常台区户变关系18123处,整改关口倍率不一致908处,确保线损管理系统集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扬州供电公司开展线损治理,发现变电站二次接线、用户接线、用户档案设置、电能量系统等各类问题30个。

实施 精益管控

在夯实业务基础的前提下,国网江苏电力建立营销线损管控体系,实施精益化管控。

2015年,国网江苏电力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低压线损管理运转机制,实现信息、业务和管理的全面协同,实现台区差异化评价管理。以营销发行电量为依据,加强在线线损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统计线损的联动分析,及时发现线损异动,分析在线线损和营销统计线损不一致台区1157个。该公司还以在线线损率、统计线损率、理论线损率和综合线损率“四率”联动为抓手,深入分析技术线损、管理线损存在问题,挖潜降损空间,推进3692台新上、增容配变建设,实施2656台配变三相负荷平衡调整,改造维修低压线路6.5万余千米,准确甄别配网降损重点。

此外,国网江苏电力强化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建立智能分析管理平台,构建低压线损理论计算、在线智能分析模型库,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查找可能引起线损率异常的电能表,实现对超标台区的自动识别和分类、超标原因的在线智能分析。实施异常事件闭环管理,根据智能分析结果,线上派发处理工单,实时反馈处理结果,自动统计处理成效,实现线损超标台区整治全过程管控。

精准 锁定窃电

为加强线损工单的管理力度,国网江苏电力建立线损异常典型原因库,制定线损分析指导卡和评价表,实施台区线损标准化管理。该公司强调低压台区线损工单的常态排查、动态治理和跟踪分析,提升异常指标的快速处置能力,完成高损台区异常处理工单3365张,智能分析系统研判线损问题2376个,同时,充分发挥营销业务质量管控中心功能,开展线损工作协调、系统监控、信息报告、问题诊断和督导检查,累计排查问题2113个,并全部整改到位,实现低压线损管理闭环运转。徐州供电公司建立营销业务质量痕迹化管理体系,对台区电量调整、组合单元管理、异常台区治理、县级公司和供电所线损报表管理5个管理环节,进行在线痕迹化管控,提升台区线损管理规范度。

精准 锁定窃电

窃电是影响线损指标的一大“元凶”。国网江苏电力以线损为导向,运用大数据技术精确筛选窃电异常行为。

“剔除公共配变的影响,如果把输电线路比作主动脉,挂接在线路上的高压客户比作支细血管,那么众多客户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用电数据汇聚为供电线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供电数据。线路上的异常数据一般会在客户侧找到相关的原因,而客户因窃电所造成的电流、电压及功率等异常必定会造成线路数据和客户数据的不一致。我们通过不同系统数据多维度挖掘分析比对,查找异源数据隐藏的相关性,释放出数据隐藏的价值,从而有效发现客户异常用电行为。”常州供电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常州供电公司在反窃电工作中积极探索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OPEN3000系统线路电流数据、用采系统线损数据和客户电量数据、营销系统客户用电信息数据综合比对分析,首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反窃电日常检查模式和数据支撑方式,总结提炼了“选数据、排异常、比差距、勘现场、抓现行、追损失”大数据分析精准反窃电六步工作法,建立客户用电行为数据库,提高对窃电客户的识别精度与打击力度。

“通过排查异常电流、电压、功率因数曲线、异常线损、异常波形及客户异常用电信息等数据,找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重建真实的客户用电数据,还原客户真实的用电情况,即将异常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分析比对,从而初步确定客户的窃电时点及窃电方式,快速、准确查获窃电装置,排查疑似窃电户。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精确测定电量损失,为追补电费、打击窃电犯罪行为提供有力依据。”该单位负责人说。

2016年,国网江苏电力以线损为导向精准定位窃电异常行为,查处各类窃电户4692户,追补电量2882万千瓦时,追补电费1909万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