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

前言: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做教育培训的朋友给学员办生日Party,不禁脑海中反复在想为什么我们要过生日?过生日是一种传统还是什么?古人们是否也过生日?第一个问题我从自己的认知里找到了答案,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下的我们,都是经过母亲十月怀胎、经历分娩之苦才诞生到这个世界的,过生日可以让我们牢记父母的对我们的生养之恩

第三个问题我也找到了答案,不管是史书还是影视剧中经常会提到"万寿节"三个字,这是把皇帝的生日当做节日来庆祝,所以古人们也是过生日的,而第二个问题,我所知有限,昨天花了一下午时间查阅了一番资料才有一些头绪,借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也顺便梳理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1)

清朝的万寿节盛况

一、生日在古代历史中的发展

1、 古人们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过生日的习惯?

华夏历史上有很多传统习俗来源于佛教文化,其中也包括过生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佛诞"这个词应该都不会太陌生,佛诞也就是佛教诸佛的生日,有如来佛祖的佛诞,也有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等知名神佛的诞辰,一旦佛诞来临,信徒们就会奉上祭品、烧香祷告,甚至还会举行集会性质的庆祝活动。

佛教最早在汉朝就通过西域传入了华夏,但是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频发,人们朝不保夕,加上统治者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基础才得以兴旺。当时佛教的寺庙几乎随处可见,寺庙中的僧尼数量达到数百万之巨,上至皇室,下至平民,信佛者更是数不胜数,每年如来佛祖的佛诞日天下一片喜庆之色,大街小巷都有庆祝活动。一段时间后,这种庆祝生日的形式开始浸入古人们的思想之中。佛教徒们也开始给自己所敬重的长辈们办生日会,最后延伸到所有人。

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2)

备受佛教徒们重视的佛诞

2、古人们对于生日有哪些认识?

古代中国对于道德礼仪是格外重视的,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周礼》这种全面的明文规范,汉朝时期在《周礼》的基础上又有了《礼记》,二者几乎囊括了古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它们却都没有提生日方面的礼仪,说明从先秦时期到汉朝时期,古人们对于生日并不重视,也没有说需要去庆祝生日的想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很多史籍资料中开始出现关于古人们为自己或者为他人过生日的记载。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旦有孩子出生,既为了庆祝自己有了孩子,也是为了给新生命送去祝福,所以会给新生儿办生日会。古人还讲究百善孝为先,为了给老人们送去祝福,同时让老人们感受到子孙们的孝心和温暖,所以会给老人们举办寿诞。

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3)

古人们给老人拜寿

二、古人们过生日的方式

1、 皇帝怎么过生日?

唐朝时期的皇帝开始把自己的生日定位一种需要全民重视的节日,如唐玄宗曾将自己的生日定制为千秋节,他的儿子肃宗把自己的生日叫作天成地平节,宋朝时期的皇帝换汤不换药,只是改了了名称,叫作长春节、寿圣节等。元朝时期叫天寿节,明清时期对于皇帝的生日庆祝显得更为完善,基本都是叫作万寿节。

皇帝是天下万民之君父,皇帝的生日应该和佛诞媲美,甚至要比佛诞更为隆重。唐宋时期,皇帝生日那天会给官员们放假三天,然后官方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宫廷之中也会邀请一些亲贵大臣参加皇帝的生日宴会,大家给皇帝献上自己的生日祝福和生日礼物,期间还会有大型歌舞。如清朝时期,皇帝的生日是写入律法之中的,一旦不按规矩来,那就是违法,其中要求皇帝生日当天,大臣们必须身穿正装、还得斋戒,并且坚决不允许有屠宰家禽牲畜的事情发生。

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4)

清朝时人们为万寿节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2、 贵族、富人们怎么过生日?

古人也有圈子,那些贵族和富人们的圈子里大多也都是有一定知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所以他们在办生日会的时候会考虑到面子问题,经常会以参与生日会的宾客数量和社会地位来衬托主人家的实力。生日会办好了,主人家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自豪感,他们会广邀宾客。

宾客们也会带上自己的礼物,礼物之中有风雅的寿联、寿图等,如宋朝时期苏东坡在参加自己表弟的生日会时送上了一首由他亲自写的贺寿诗,还有更为直接的金钱等。有时候一场生日会下来收的贺礼甚至可以称得上价值连城,如南宋年间奸相秦桧过生日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大臣们给他送的贺礼之中奇珍异宝无数,宋高宗感觉这种风气于国不利,还专门下令禁止官员们过生日收贺礼,然并卵,大家该收还是收。

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5)

贵族们丰盛的生日宴

3、 平民百姓们怎么过生日?

古时候,如果是只有上层阶级可以过生日,那么生日也不会后面发展成一种习俗文化,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们也过生日。然而平民百姓们需要终年劳累,一门心思趴在温饱线上挣扎,自然不能像贵族们那样大宴宾客。

平民百姓们在生日的时候,吃上一碗长寿面,年景好的时候再添个鸡蛋就算是很不错了,不过就算是财力不丰厚,他们给老人举办大寿的生日会时也会邀请一些亲属、乡邻参加,大家伙虽然送不上价值很高的礼物,但是也能尽己所能,比如家里有鸡蛋的,会送上一些鸡蛋,家里实在什么都拿不出来的,也会出上一份人力,例如帮忙烧菜做饭等。

凡俗意思是什么(凡是习俗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出处由来)(6)

古人们带上礼物赴生日宴会

结语:先秦时期,人们不过生日照样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璀璨的文明。魏晋南北朝后,人们开始重视生日、庆祝生日,形成了一种习俗文化,一直延续至今,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下,生日就是生日,生日不是用来收礼物的,生日文化形成之初,人们庆祝佛祖生日是为了弘扬佛教的文化精神,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求,并不是为了给佛祖收礼物,所以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不能以收礼物为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中国通史》

《中国文化概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