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杀权谋高手(相士给皇子看相)

清朝的康熙皇帝,自8岁登基,14岁亲政,前后统治了中国61年。在位期间,康熙文治武功,巩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为后来康乾盛世的奠基人,是许多人所公认的一位明君。

不过,康熙在晚年时,也犯过许多错误,尤其是在选择继任人的问题上,处理不当,一度造成“九子夺嫡”的局面,导致了后来众皇子之间手足相残的伦常悲剧。

九子夺嫡的序幕,是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以康熙废太子为标志拉开的。最初加入到储位之争的,是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禩。但因这两人表现太过积极,反而引起康熙的警惕。第一轮夺储,以太子胤礽恢复原位,大阿哥和八阿哥遭贬斥而告终。

而在这一轮夺储之争中,有一个人在里面扮演了关键角色。他的出现,让大阿哥和八阿哥在康熙心目中地位一落千丈,自己还落得惨死街头的下场。这个人名字叫做张明德。

康熙为什么杀权谋高手(相士给皇子看相)(1)

这个张明德,本来是个江湖上坑蒙拐骗的算命先生,他能和几位皇子产生交集,其过程也颇为曲折。

最初,张明德是通过顺承郡王的长史阿禄,认识了顺承郡王布穆巴。然后布穆巴又把张明德引荐给了大阿哥胤禔。

当时太子胤礽还没有被废黜,但张明德知道大阿哥有夺嫡之心,便在他面前吹牛,说自己有“异能者十六人”,可以找其中两个人过来,刺杀皇太子,目的是想从大阿哥那里骗钱。大阿哥一听,觉得挺感兴趣,但又不敢背刺杀太子的罪名,于是把这个算命先生,介绍给了八阿哥胤禩。

张明德见到八阿哥后,也对他说了刺杀太子的计划,同时还给八阿哥看了相,说了十六个字。评语是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暗示刺杀太子之后,八阿哥便是未来皇位最大可能的继承人。

康熙为什么杀权谋高手(相士给皇子看相)(2)

张明德的话,让八阿哥大吃一惊。毕竟刺杀太子,是大逆不道的举动,非同小可,因此八阿哥不敢有所表示,把张明德痛斥了一顿,将其赶走了。

然而,八阿哥却沉不住气,私下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和他关系很好的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禵,不料因此留下了后患。

本来这种敏感的话题,只能私下谈论,是绝对见不得光的。没想到在太子被废后,大阿哥不知道搭错了哪根筋,居然直接向康熙汇报了这件事情,奏称:“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相面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欲诛允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大阿哥敢给康熙上这样的奏折,是完全错估了形势,以为康熙想杀太子。而且大阿哥糊涂得来,又还藏了点小心机,把八阿哥胤禩搬了出来,表面上是推举八阿哥,但其实是把欲刺杀太子的罪名,扣到了八阿哥头上,想来个一箭双雕,一举除去太子和八阿哥。

康熙为什么杀权谋高手(相士给皇子看相)(3)

康熙听大阿哥说出这种话,震怒不已,大骂其为乱臣贼子,今日敢弑太子,难保他日不敢弑君,同时下令彻查张明德一案。八阿哥胤禩,就这样被拖下了水。

根据张明德的口供,的确曾经给八阿哥看过相,还跟他说了刺杀太子的计划。九阿哥和十四阿哥供述,八阿哥当时确实斥责了张明德。但康熙认为,八阿哥将这件事向两个死党通气,却没向自己汇报,有理由怀疑,八阿哥和大阿哥一样,都有置太子于死地的野心。

所以最终,康熙以闻而不奏为罪名,革去八阿哥的贝勒爵位,贬为闲散宗室。而张明德大逆不道,情节尤重,被处以凌迟处死之刑。

康熙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在考察众皇子的过程中,最希望大家能守臣子之分,聆听他的圣训,而最不喜欢野心勃勃,争权夺利的人。

所以在夺嫡过程中,大阿哥和八阿哥最早出头,反而最早失去了继位的希望。倒是四阿哥雍亲王最懂父亲心思,把自己包装成忠臣孝子的形象,不争不抢,最终却弯道超车,得到了康熙认可,在诸皇子中脱颖而出,继承了大清的江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