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鲁迅(如果用司马南的视角来解读鲁迅)

想必大家都知道梵高,也看过他的画作。即使不能明白其中的内涵,肯定了解梵高作品的价值。梵高生前籍籍无名、穷困潦倒,却在死后享誉全球。

此类案例不胜枚举,人们总是对活着的人太苛刻,对其各种挑毛病,而又对故去的人十分宽容,给予无上的赞誉。

莫言作为国内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算得上是一个传奇,本应该受到社会赞誉,成为大众的榜样。可人们对他太苛刻,批评声不绝于耳。这其中声音最大的就是司马南。

司马南在批评莫言的时候曾提到过鲁迅先生,他说比起莫言苦涩的文字,他更喜欢鲁迅的深刻。我们不妨用司马南批评莫言的标准来看一下鲁迅。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鲁迅(如果用司马南的视角来解读鲁迅)(1)

司马南批评莫言不懂得歌颂,只会一味地批判,他提出“连赞歌都不唱了,这文学艺术成什么样子了”。

翻阅鲁迅先生的作品,找不到一句唱赞歌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批判谩骂,言辞比莫言更加犀利。用这个标准来看鲁迅先生,他就是不学无术的喷子,不会唱赞歌,只会无脑地喷。

司马南批评莫言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把国内农村描写得太阴暗、迂腐,这是在抹黑中国。小说《酒国》里出现人吃人的虚构描述,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污蔑,会让外国人误以为中国的现状亦是如此。

我们回顾一下鲁迅的作品。他在《狂人日记》中描写人吃人,在《祝福》中描写狼吃孩子,《药》中描写刽子手蘸人血馒头卖给村民,《眉间尺》中描写了锅中煮人场景。

鲁迅笔下的中国黑暗腐败、固步自封、没有光亮、没有希望。鲁迅笔下的中国人无知愚昧、胆小懦弱、尖酸刻薄、目光呆滞、麻木不仁、自私自利、下流做作。所有贬低人格和尊严的词语,尽数出现在鲁迅的作品中。

如果用批判莫言的标准来看鲁迅的作品,已经不能用抹黑来形容了,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难以想象司马南会用什么词语来抨击鲁迅先生,估计他也想不出来。

鲁迅描写的这一切没有遭受质疑,而是得到一片赞扬。认为他写得深刻,是在针砭时弊。而莫言写了同样的话,遭到的是一片指责谩骂。

莫言曾经去过日本旅游,期间写了一些游记。司马南批评他是精日分子,网友们给莫言起了一些侮辱性绰号。

鲁迅年轻的时候就去日本留学,而且在日本过得有滋有味。鲁迅还为自己的日本老师写过一篇文章《藤野先生》,以此称赞自己的老师。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鲁迅(如果用司马南的视角来解读鲁迅)(2)

如果莫言去日本旅游就被看成精日分子,那鲁迅的行为属于什么?按照司马南的标准来看绝不仅仅是精日分子这么简单,会有更大的脑子给扣下来。

已经故去的鲁迅先生得到无上的赞扬,活着的莫言遭受诸多非议。如果鲁迅先生活在当代,司马南会对他俯首膜拜,还是会用对待莫言的方式对待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