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

最近,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决定明年提前退休,并宣布未来将全力投身教育和公益事业。一时之间,饱受教育之苦的中国家长们在热议的同时充满期待。而马老师也开始积极发声,为做教育提前布局铺垫。然而,本人却有点“杞人忧天”之感,不自量力地提五点建议。

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1)

一、不要用过多科技和商业的思维来办教育;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有很多内在的心理、生理和伦理规律。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很多教育有识之士,尝试引入科技和商业等元素来改良教育,对此,本人非常赞同。不过,引入方式、改良途径需要深入研究、认真商榷。商业思维可以借鉴,科技手段可以采用,但是,过分依赖科技和商业办教育则容易舍本逐末。最典型的教训莫过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支持创办的Altschool,它曾经备受追捧,却最终黯然落幕,就是因为过分强调了科技和商业,忽略甚至违反了教育本质。

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2)

二、恰当思考人工智能对现行教育的影响;我本科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习,30年前人工智能就深深吸引了我,所以高考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方向。但是,相关技术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最近几年,在AlphaGo连续战胜人类棋手之后,这一话题才越来越热。其实,这只是一个阶段性进展,是突破几个技术瓶颈后的一个小爆发期,离全面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还有很远的距离。当然,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阿里巴巴团队一定有大量的研究,远胜于我。但是,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我思考和研究了20年,我认为真正的价值,不是用AI技术来解题、来分析学习规律,而更有意义的是用AI的思维方式来改变现行的教育和教学流程,从而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类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AI不应改变现行教育的内核,AI可以改变现行教育的外显,包括但不限于授课方式、作业类型、考试方法等。用AI的方式升级人脑才是AI对现行教育的更大意义!

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3)

三、不要轻易下结论预测未来的教育;如今的马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IP,成为很多年轻人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偶像。可以说,一言一行无不牵动媒体和大众的眼球,很容易影响到一大批年轻家长和孩子们。例如,前不久马云提出“不要逼孩子做题”,表面看好像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实中,有不少的粉丝容易曲解,甚至已经有孩子直接在课堂上提到“现在还要我们做那么多题干什么,马云都说,未来人工智能会解决,我们应该做人工智能干不了的事情,如:玩音乐、搞美术等。”殊不知,各个学科、各类学习的能力关联是极其紧密的,解题绝不是只跟数理化有关,很大程度上它培养的程序化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试错执行的能力和意志力,是人生发展的基础能力,对艺术类学习同样重要!

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4)

四、请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自我验证;作为商业精英,马云创造了很多传奇,深受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国民尊重和喜爱。但是马云做教育,不一定是好手!而且,今天的马云很容易落入一个陷阱,那就是“马云想要的教育”。以马云的实力,无论是办大学还是办幼儿园,都具备从无到有、高举高打的实力,身边也很容易聚集一批鼓励和支持的教育人士,因此,马云的教育梦应该不难变成现实。但是,教育不是经商,失败了可以推翻重来,每一个参与的孩子也不应轻易成为实验品。曾几何时,某些所谓教育先锋倡导的国学班小学很受追捧,但是,几年后,孩子们面临初中无法对接,既回不了公办体系,也难以出国的尴尬局面。所以,强烈建议马云老师在做教育之前,成立至少两个以上不同观念的研究团队,从多个角度来自我论证。

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5)

五、创新教育要把握教育本质,小步快跑循序渐进;中国教育有很多问题,但也有不少优点。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侧面证明了中国教育的基本成果,大家试想,没有合格的人才,哪来的改革开放成功?而这些人才正是我们自己不断诟病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必过分自卑地认为中国教育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其实,他们面临的教育问题并不比我们少,只是不同文化对教育问题的接受程度有差异而已。今天,我们做创新教育就一定要从国情出发,把握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掌握创造价值的能力”。建议马云做教育的第一步,还是遵循国内主流教育模式,小步快跑循序渐进,从“传授知识”到“普及知识和文化”,再到“普及知识、文化,形成能力”,最后到“普及知识、文化,形成能力,创造价值”。也许最理想的未来学校是让孩子们进入学校就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创造,那将是传统学校 技校 创新工场的模式;但是,第一步,建议从传统学校模式开始,办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新学校,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

马云谈三十年后的教育(给马云做教育的五点忠告)(6)

最后,衷心祝福并期待马云老师的教育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