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

历史剧《觉醒年代》的火爆,不仅仅在于当前正处于建党百年的契机,而且这部剧确实制作精良,拍得很有质感很有温度,细节方面处理得很到位。

比如蔡元培三请陈独秀,单单这一节就刻画得相当有意思。

第一次,在旅馆外面,刚获得十万股金的陈独秀正往楼上走,心情甚好,边走边唱着: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

走到转弯处,一抬眼看到蔡元培,老友见面,分外激动,俩人深情相拥。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2)

进屋落座,蔡元培没有直接说明来意,而是回忆往昔,聊起了十二年前俩人一起制作暗杀炸弹的事,感谢仲甫兄在关键时刻推了他一把,救了他的命。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3)

接着,才聊到陈独秀新办的新青年杂志,夸他竖起了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在中国刮起了一股清新之风。

陈独秀很开心地请蔡元培给新青年杂志赐稿。蔡公回应:分内之事,义不容辞。

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

再接着,蔡公才道出来意,他拿出北大校长委任状,提出要请仲甫兄来北大当文科学长,助他一臂之力,助北大一臂之力。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4)

陈独秀觉得事出突然,毫无思想准备。

蔡公接着介绍北大文科学长的职位,说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北大就是最好的舞台。

陈独秀回答:正是因为责任重大,不敢贸然领命,自己没有正经读过大学,也没有过教书育人的经历,怕滥竽充数,误人子弟。

蔡公料到这一反应,于是说让他不要急于推辞,对他的反应表示理解,来北大这个事情确实来得突然,让他先和家人朋友从容商量,再做决定。

蔡公如此善解人意,陈独秀当然要感谢蔡公提携他。

陈独秀表示,自己深知北大是弘扬民主与科学最好的舞台,如能进入北大,实乃三生有幸。但是也说到自己的困难,新青年正在草创阶段,刚获得十万股金,不能扔下不管。

蔡公也很开明,赞同陈独秀的话。他说:仲甫兄说得不无道理,如果让仲甫兄来北大,结果让新青年停刊了,那是不行的,决定回去想想,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北大要来,新青年要办。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5)

这就是蔡公的高明之处。

想引进人才,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听听对方的意见,对方表示犹豫,再劝对方不要急于推辞,待明白对方的顾虑之处后,带着对方的顾虑回去研究,帮助对方解决顾虑。

这种态度就很可贵。我请你来,我听你的诉求,帮你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实实在在的诚意。

第二次,恰逢陈独秀前夜刚好见了几个好友,喝多了酒,尚未睡醒。

店小二要帮忙叫,蔡公很体贴,说让他多睡会,自己坐在房门口等着。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6)

汪孟邹正拿着账本出来,看见蔡公在门口闭目养神,吃了一惊。等知道蔡公是怕吵醒陈独秀休息,心里过意不去,冲过去使劲拍门,慌得蔡公让他不要吵醒陈独秀。

汪孟邹不听,蔡公为了阻止他继续拍门,笑眯眯地问汪孟邹的名号,夸他办的亚东图书馆办的好。

陈独秀被拍门声惊醒,出来看见蔡公站在风雪中,将他迎了进去。

蔡公进门先道歉,说打扰陈独秀休息了,语气甚是和蔼可亲,对自己刚才在外面吹了半天风雪的事只字未提。

然后,蔡公告诉陈独秀,他和教育总长范源濂及北大同仁商议后,建议陈独秀把新青年带到北大去办,实行教授同人编辑,这样一来,新青年就可以把北大当成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绝佳舞台,并以此来推广和宣传新文化运动。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7)

看着陈独秀有点松动的表情,蔡公又说道:文科学长的月薪是三百大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可以对比一下。当时,李大钊先生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月工资是一百二十元,后来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月薪二百元左右,以当时的物价水平,两百元月薪买下四千四百斤上好面粉。相比之下,陈独秀一月三百元工资,足以在北京安家,生活无忧。

陈独秀一听,自己担心的新青年杂志的事已解决,月薪还是如此之高,怎么能不心动?

于是,陈独秀对蔡公说,自己这几天也是怦然心动,夜不能寐,但是新青年进京一事事关重大,不敢贸然答应,愿意给蔡公推荐一名文科学长。

蔡公本来以为如此陈情,陈独秀会接受,没想到出乎意料,还是被推辞了。蔡公失望地说:这个文科学长别人承担不了,非仲甫兄莫属。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8)

接着,甲寅日刊的编辑高一涵兴匆匆地带着郭兴刚和白兰进来,谈话被打断。

蔡公失望之色难掩。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9)

高一涵提到章士钊邀请陈独秀去甲寅编辑部看看的事,陈独秀高兴地准备出发,浑然忘了一旁的蔡元培。

还是汪孟邹使了眼色提醒他,他才想起来,于是问蔡公要不要跟他们一起去甲寅编辑部。

蔡公当然知道此时的陈独秀还没有完全考虑好,于是说让他先忙,自己下次再来。

此时,已走到门口的蔡公,突然又回身,对陈独秀说,来北大的事,还请仲甫兄再思量思量,自己可是二顾茅庐了。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0)

画面切换到甲寅编辑部。

在甲寅编辑部,陈独秀见到了李大钊先生,对其感慨甲寅编辑部真有编辑部的样子,比新青年在上海弄堂里的编辑部强太多。

此时,他有点动心了。同样的启蒙期刊,甲寅日刊北上,发展的很好。作为新青年的主编,何曾不动心?

到了长辛店工友家,李大钊、陈独秀和工友们一起包饺子。

陈独秀说甲寅和新青年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很好。李大钊先生却答道,遥相呼应不如双剑合璧好,建议他也搬来北京。

陈独秀遂提到北京衙门林立,恐怕没有新青年的立足之地。原来,他担心北京是政治中心,不容易发展新文化运动,尤其是怕官方会束缚太多,新青年杂志会伸展不开拳脚发展。

李大钊先生幽默地说:北京是衙门林立,但是胡同也多,仲甫兄是不知道新青年在北京青年中影响有多大。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1)

接着,学生们、工友们上阵轮流介绍。

赵世炎说,他们北京师专的同学都喜欢,基本每期必读,只是苦于买不到。白兰说,自己也喜欢看,也是买不到,每次都让郭兴刚跟同学借。郭兴刚说,新青年杂志在北大也很受欢迎。长辛店的工人葛师傅接着神助攻,说他的工友们也知道新青年。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2)

陈独秀很讶异,原本只知道学生对新青年感兴趣,却没有想到工人也会感兴趣。于是,陈独秀就问葛师傅知不知道德先生和赛先生。

葛师傅说听说过,但不太熟。大伙哈哈大笑。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3)

葛师傅的话说明新文化运动之风已经吹到了工人阶级,但是风不够大,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懂得表面意思,不懂得民主和科学的真正含义。

葛师傅接着说,工友们也关心国家大事,但是没什么文化,需要他们这些文化人给指条明道。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4)

李大钊补充:新青年的宗旨是塑造一代新人,新人包括新学生、新工人、新农民,甚至新官僚。大钊先生的言下之意是,新青年的覆盖面不应该只包括学生,还应该包括工人、农民,甚至是能够接受新思想的官僚。

高一涵也补充:新青年来北京还可以壮大编辑力量,很多杂志都实行同人编辑,新青年如果光靠陈独秀和易白沙,恐难以满足读者需求。

听了大家的一席话,陈独秀若有所思,说守常先生和葛师傅给他上了一堂课。他听懂了大家的期待。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5)

陈独秀终于下定决心把新青年搬到北京,但是他有两个条件,一是大钊先生要过来帮他,守常先生表示没问题;二是要征求新青年的老板汪孟邹经理的意见,汪孟邹一边打着鸡蛋,一边提起蔡公二顾茅庐的事,点穿陈独秀的心思,说陈独秀早就被说动心了。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6)

第三次,蔡公在楼梯上,就看到陈独秀房间外的烟囱正在冒烟,大门敞开。这说明陈独秀已经烧好茶,开着门,正等着蔡公的到来。果然,陈独秀正端坐在门口。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7)

蔡公心下一定,知道事已成。

这一次,陈独秀请蔡公上座并奉茶。注意,这里用的是“上座”,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正式的谈话,双方都很有诚意。

陈独秀开口便道:蔡公三顾茅庐,自己再不答应就是太不识抬举了,答应先去北大任职文科学长三个月,如不胜任再回上海。

俩人相互拱手鞠躬致礼。至此,三顾茅庐的心愿已达成。蔡公说:我总算可以踏踏实实睡个觉。

对蔡元培的评价(看蔡元培如何三顾茅庐说服陈独秀)(18)

蔡公三顾茅庐这一段情节,表情、动作、语言都相当有意思,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很精彩。

蔡公的三顾茅庐,三次都是大雪天,每一次都是十足的诚意,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遇到顾虑就给时间考虑,将一个求贤若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蔡校长描绘得栩栩如生。

陈独秀也是一个慎重之人,对蔡公的邀请一开始感觉很突然,但是他并没有敷衍了事。后来听到来北大既可以解决新青年编辑的问题,又可以在北大这个大舞台上宣传新文化运动,心里有所松动,再后来听了李大钊和学生、工友们的话,幡然醒悟,决定应邀北上。

剧情一波三折,看点颇多,背景画面丰富,真是让人不由得一刷二刷又再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