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怎么称呼大臣(朕寡人陛下)

相信很多看过宫廷古装剧的人,都会对朕、寡人、哀家这些称谓十分熟悉,甚至和朋友打趣的时候好常常引用到。然而,殊不知这些称谓的用法其实是有讲究。经常有人误解了这些称谓的意思,很少有人能够正确的区分这些词的意思以及用法。

朝堂之上怎么称呼大臣(朕寡人陛下)(1)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这些称谓是从何而来的。其中,“朕”最早并非皇帝的专用词,而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通用自词,“朕”即“我”的意思。但是,到秦朝嬴政统一天下以后,“朕”的用法就发生了变化。秦始皇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自称为“朕”。

寡人,古代王侯可自谦为寡人。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朝堂之上怎么称呼大臣(朕寡人陛下)(2)

“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

哀家一词应该是太后用的,是皇帝已死的情况下,其含义是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有未亡人哀痛先皇的悲思所在。“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所以在某些电视剧中,我们如果看到皇帝皇后在对话时,皇后自称哀家,这绝对是个大错误。

朝堂之上怎么称呼大臣(朕寡人陛下)(3)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皇后与皇帝对话时多称妾,妾某氏。“哀家”决不能等同于帝王的自谦词“寡人”,因为“寡人”是说自己德行不够,很明显这是帝王的谦虚;但把自己丈夫说成死人来表示自谦的,在任何朝代都是没有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