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

有一个让很多新手妈妈都十分纠结的问题——宝宝几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通常,宝宝出生4个月之后,可以考虑添加一些辅食。最好从单一的含铁谷类米粉开始,到了6个月,辅食里可以加一些绿色蔬菜泥,添加顺序没有特殊的规定,只是添加一种新食物后,要等2-3天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如果宝宝出现皮疹等食物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等症状,你就可以明确地找出是哪种食物引发的这些反应,这时你需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让宝宝继续吃这种食物。

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1)

宝宝可以吃多少呢?答案是每天1-2次。
宝宝理想餐单:

加铁的婴儿米粉:1-2小勺米粉混合1汤勺(相当于25毫升)母乳或配方奶。刚开始时最好配制稀一点,让米粉很容易从勺子流到宝宝嘴里(过一段时间,米粉可以稠一点,随着宝宝食量增加也可以多喂一点)。通常宝宝每天吃米粉1-2次,还要吃600-9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

水果泥和蔬菜泥:从每天2-3小勺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到1-2汤勺(相当于35毫升),每天2-3次。可以用食物加工器把水果和蔬菜加工成泥,也可以买现成的婴儿食品。橘类水果最好在宝宝1岁以后再吃。它所含的果酸会扰乱宝宝的肠胃功能。

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2)

6-9个月:面条 果蔬泥=宝宝的最爱

宝宝适应泥状的辅食后,可加一些稍需要咀嚼又很软的块状食物,比如煮烂的肉,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铁。从1-2小匙开始,等待2-3天,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或消化不良症状。

此时,宝宝可以尝试手指食物了。可以先从宝宝喜欢的面包片或饼干开始。手指食物要煮得很软,最好是入口即化的,避免硬的食物卡住气管。

宝宝理想餐单:

煮软的面条配上蔬菜泥,宝宝就很喜欢,最好再配上一些牛肉或鸡肉为主料的浓汤。软面条1-2汤勺,肉汤2汤勺。每天1次,以宝宝吃饱为标准。有了肉汤调味,宝宝不仅会喜欢新辅食,还可以一口气吃掉半碗。软食物还可以是土豆泥拌奶酪,面片汤等。但是妈妈们要小心排出食物过敏哦~

SO,最好注意下面几点:
  • 8个月以后再喂宝宝吃小麦类的食物。

  • 1岁以后再给宝宝吃鸡蛋、鲜牛奶、草莓。

  • 2岁以后再给宝宝吃坚果类食物,比如花生。

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3)

  • 9-12个月:块状食物丰富起来~

如果宝宝已经适应较软的块状食物,并学会用牙龈把食物嚼碎,那么给他的手指食物种类也可以增多一些:香蕉、梨、胡萝卜、鱼肉、面条等。这些食物还是要先煮软。

宝宝吃多少合适呢?

这个阶段,宝宝刚开始学习自己吃饭,真正吃到嘴里的东西可能少之又少,没关系,先给他练习的机会,多准备出一份饭,等他练习完了,再喂给他吃。

宝宝理想餐单:

手指食物:准备一些可以手抓的食物小丸子,豆子,蔬菜条等。给宝宝吃手指食物时,最好用大一点的勺子。每次1-2个小丸子,或其他手指食物(相当于1-2汤勺)。另外,还要配有蔬菜丁、肉丁、煮软的主食(比如面条),母乳和配方奶和以前的量差不多。

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4)

  • 12-18个月:营养不够,用奶凑

1岁后,固体食物变成提供宝宝成长所需能量和营养的主要来源,奶则成了宝宝的营养补充。此时宝宝的肠胃发育接近成熟,可以让他喝牛奶了。如果宝宝每天奶的摄入量大大超过了这个年龄的推荐量,宝宝就不会觉得饿;许多妈妈觉得宝宝到了1岁后就不愿意吃饭,多是出于这个原因。

宝宝理想餐单:

主食(半片面包,或小半碗米饭);水果和蔬菜(1-2汤勺蔬菜,半个水果);蛋白质(25克肉,1个鸡蛋或半杯豆浆);奶制品(120-180毫升牛奶,一小块奶酪)。

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5)

为新手妈咪答疑解惑

1、宝宝吃下去的东西又在大便时原样排出,是不是消化不良?

虽然吃的东西被原样排出,但实际上孩子已经吸收了一些营养,只是把剩余部分排出来,所以不一定是消化不良。但也有囫囵吞下去的可能,所以应该给宝宝吃适合他口腔发育程度的软硬、大小适中的食物。

2、宝宝特别能吃,不会吃多了吧?

食物过软可能是导致孩子吃得过快、吃得过多的原因。大一点的孩子,因为运动量增加,食量自然也增加,如果他的大便也随之增加,说明孩子消化得很好。应该多和他说“吃饱了吧”,让他了解吃饱了的感觉。

3、是不是牙长得晚,辅食升级的速度也要放慢?

没有必要。宝宝是用牙床咬东西吃,所以不按照牙的发育程度来决定进入下一阶段的辅食。但是,到了1岁左右宝宝还没有长前牙,最好减缓辅食添加的结束期,这有利于宝宝前牙的生长。


婴儿的辅食添加原则和顺序(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顺序很重要)(6)

点击【了解更多】教你做一个高段位爸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