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1)

  • 题/“年年岁岁花相似”千古名句的背后竟牵扯出两代文坛诗人的悲剧
  • 文/文锋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说到唐代的刘希夷,可能大多数人只是略有耳闻或者全然不知,毕竟大唐盛世有那么多闪耀的天才,无数流星划破夜空,能为世人记住并称道千百年的,少之又少。

但提到他的诗作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鲜有人不知。谁又能想到,这首感慨岁月流转,流芳千古的名句背后,竟然是两代文坛诗人的悲剧故事。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2)

(千古名句)

初唐盛世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平八稳的接下先辈打下的江山并治理的井井有条的唐高宗李治风眩症愈发的严重起来,他决心要将治国有方,但居于后台的武后推向台前,行摄政之事。这件事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遭到了当时的宰相郝处俊的极力反对。

同一时间段,京城里那个来自汝州的年轻人刚刚中了进士,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叫刘希夷,那一年他25岁。

唐朝建立初期的诗作大多沿自古体,因循守旧,柔靡纤弱,毫无生气。而后初唐四杰的出现一扫前朝扭捏风气,变得积极进取,豪迈奔放,富有盛唐气象。

刘希夷活跃的时期便是初唐四杰的光辉最为闪耀的年代——王勃一蹴而就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杨炯待在皇家书院弘文馆,才华初显;家世显赫的卢照邻已经凭借诗作名扬天下;咏鹅的骆宾王在王爷府上过着舒坦日子。

刘希夷的诗作却和他们不一样,用今天的话说,他和“流行”背道而驰。

《唐才子传》所载:“其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

在那个诗作与才华划等号的年代,大家还在写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大唐景色壮丽,大好河山,写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建功立业之志,男儿当自强之志。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3)

(大唐盛世之景象)

千古佳作

刘希夷却写深闺之情,哀怨之意,自然“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

这个擅弹琵琶,好饮酒言笑,放荡不羁却心思细腻的年轻人最终还是没有平步青云。正常来说,进士出身的他即使没有大富大贵,但从他的性格来说也会真真切切为百姓谋福祉,保一地平安。平日里吟吟自己喜欢的诗作,平淡的度过一生。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4)

(刘希夷像)

但他注定不平凡,首先,他吟出了那首千古佳句“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此句出自其思想境界最高,艺术成就最甚的作品《代悲白头翁》,特此摘录: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细细品来,刘希夷那时虽然年轻,但此文却将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红颜易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明明是朝气蓬勃的二十多岁,却能写出如此鞭辟入里的佳句,其功力至深,不得不让人叹服。该文对后世影响也是无比巨大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5)

(黛玉葬花)

《红楼》里为人传唱的葬花吟: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也能清楚的看到刘希夷的影子。可以说,光凭这一首诗,就足够刘希夷光耀门楣,风光一辈子了。

可惜的是,这也是刘希夷的遗作。值得玩味的是,这恰恰也是他不平凡的第二个原因,他有个声名显赫,文学成就同样极高的舅舅,宋之问。

也就是写下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宋之问。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6)

(宋之问)

因诗杀亲

还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又一个进士及第的才子,同样的年轻,同样的意气风发。他是刘希夷的舅舅,也和刘希夷年龄相仿,他叫宋之问。

听闻刘希夷吟出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此佳句,希望名声传扬,平步青云的宋之问便向刘希夷表明想将此诗占为己有的意愿。

惨遭拒绝后,便恼羞成怒,“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那一年冉冉升起的新星刘希夷还没到三十岁,便如昙花一现,留给了世人最美好的诗句就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了。

听闻刘希夷悲剧的乡里乡外,古今圣贤无不叹息其“骨肉相残”的命运,同时对宋之问此举表示愤慨。

但不管怎么说,宋之问还是平步青云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7)

(刘希夷与宋之问画像)

另一个悲剧

工专文词的宋之问渐渐的以其才华闻名天下,同时也博得了武后的欢心,曾经赐袍与他,以示恩宠也称赞其文采斐然。

在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也和武后宠幸的外臣媚臣一同出游,寻欢作乐,其中武后最为出名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雅爱其才”,对宋之问的才华尤其喜爱。而宋之问本人也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

如果说,当年的因诗杀人是因为少年一时冲动为之,那么此时的宋之问已经变得是献媚谄谀,工于心计。也坚定的站在了武氏集团这一边。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8)

(武则天画像)

而后,中宗复辟,时局变动,朝廷朋党争立,眼光毒辣的他站队安乐公主,得罪了太平公主。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紧接着复辟,得罪了玄宗集团的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说到底,投机倒把的宋之问最后还是栽在了投机这件事上。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古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9)

(宋之问像)

在人生的最后,望着这个曾经自己名扬其中的世界,想到这个自己曾经深爱,也在其中迷醉颠倒的朝堂,他会不会想到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写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呢?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内容请参见:

杜牧眼里的扬州,不仅仅是烟花三月的浪漫,还有脍炙人口的诗篇

妙玉的茶具之谜:“分瓜 瓟斝、杏犀䀉”这六个字你认识几个?

东晋第一才女:90%的人只知她的一句诗,但她留名的却不只是才华

天下皆知安禄山有不臣之心,为何玄宗不信?只因俩人灯下黑玩得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