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

说到美洲地区的古代文化,我们一般会想起玛雅、印加、阿兹特克这“三驾马车”一般的存在。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1)

秘鲁马丘比丘遗址,印加帝国遗迹(图自pixbay.com)

实际上,在美洲,除了这三种文化以外,还存在很多种面貌各异的考古学文化。比如说,光是在安第斯山脉周边,今秘鲁、玻利维亚等地,就存在查文文化、纳斯卡文化、莫切文化、迪亚瓦纳科文化等多种文化。

这些文化虽然名字听起来复杂拗口,但想理清脉络,其实也不难。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美洲的考古学文化,小编诚挚推荐一个新展——

“山鹰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

山西博物院

展览汇聚了秘鲁11家博物馆收藏的历年重要考古出土文物,是南美洲安第斯文明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展出,系统展现了安第斯文明的发展历程。

看完这个展览,相信你会对安第斯文明及这些拥有特殊名字的文化有个大致了解。当然,小编也贴心地给你准备了一份关于美洲考古学文化的攻略,配合这份攻略看展,事半功倍哦!

查文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安第斯山地区出现了查文文化。查文文化最为著名的遗址是位于秘鲁高原北部的查文·德万塔尔遗址,“查文文化”这个词也是因遗址而得名。

查文文化的彩陶、石雕富有特色。查文·德万塔尔遗址神庙围墙上,有许多用石榫固定的石雕。这些石雕除了能够反映美洲先民们的艺术成就之外,还有浓厚的宗教意味。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2)

查文·德万塔尔遗址出土的石雕

这件石雕头像虽然看起来有些像人,但已经具有凸出的双眼、宽阔的鼻子、凹陷的脸颊等不同寻常的特征,确切地来说似乎像个“半兽人”。

为什么石雕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这还要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说起。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栖息于安第斯山脉大部分地区的美洲虎,是一种像巫师一样的生物,可以联系自然和超自然力量。而神庙围墙上的雕像体现出来的,正是祭司在试图联系人间与神界时,从凡人变成美洲虎的四个阶段:

Step1:祭司脸上开始长出皱纹

Step2:眼球突出,面部表情也发生了变化

Step3:长出长长的獠牙,明显具有了虎的特征

Step4:变形过程完成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3)

美洲虎(图自pixbay.com)

在宗教、艺术等诸多方面,查文文化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它就像南美洲文化丛林中一棵粗壮的树干,之后南美洲的很多考古学文化都是从这棵树干上生发出的枝条。

纳斯卡文化

纳斯卡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遗址在秘鲁南部伊卡省的纳斯卡镇,故名。

这种文化大约存在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700年之间,其特点是色彩艳丽的彩陶,在器形设计和装饰上也别具一格。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4)

纳斯卡传说中虎鲸形象的陶瓶,拉鲁克博物馆藏

这件像雕塑一样的彩陶瓶描绘了一头拟人化的“虎鲸”。纳斯卡神话中的“虎鲸”是一种专门捕获人头的动物。人们相信“虎鲸”会将它所捕获的人头带给自己的祖先,用来供养他们。

神秘的纳斯卡地画(又称“纳斯卡线条”)更是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这些地画描绘了许多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一幅画常常绵延数百米,有猴子、蜂鸟等图案。上文中提到的虎鲸形象,在纳斯卡地画中也出现过。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5)

纳斯卡地画猴子图案(图自秘鲁旅游局中文官网)

在上千年前,纳斯卡文化的先民们出于什么目的,又是怎样绘制出这些大型绘画的呢?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学研究。

莫切文化

大约公元3世纪中叶,莫切文化在秘鲁北部发展起来,一直延续到公元8世纪左右。这一文化最具特色的是陶器、金器和规模宏大的建筑。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6)

莫切文化武士形陶瓶,秘鲁拉斯哈卡斯神殿群博物馆藏

这件武士形陶瓶,是莫切文化立体陶器艺术的典型代表。陶瓶呈一个跪着的战士形象,戴着精致的头部装备和巨大的耳饰,手持方形盾牌和木棍,盾牌和头饰上都有黑白相间的风车形徽章。

实际上,陶器表面的黑白装饰是经过精心雕刻并附着在表面的石头或沥青。武士手中的木棍是在陶器烧制完成后才插入的,制作可谓是非常巧妙了。

莫切文化的水利系统非常发达,有大量的引水渠。莫切文化的社会是等级高度分化的社会。国王被认为是神的化身,祭司也拥有超高的社会地位。

公元6世纪,莫切终于发展为沿海区域最强势的文化,被誉为安第斯“古典文化盛开的花朵”。

迪亚瓦纳科文化

迪亚瓦纳科文化是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盆地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一直延续到公元1100年左右。

目前,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几座用石头和土坯砌筑的大型神庙遗址。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7)

迪亚瓦纳科文化的彩陶香炉,佩德罗德奥斯马博物馆藏

美洲的许多考古学文化都有着类型丰富的陶器。在迪亚瓦纳科文化中,香炉是最精致的陶器类型。香炉的用途是燃烧贡品、带香气的植物等,主要在仪式场所中使用。

这些香炉大多以神圣的动物,比如美洲狮、美洲豹、隼、鹰以及骆驼为题材。有时,香炉还会被放置在墓室的石盖上,因为人们相信这些神圣动物是死者的守护者。

迪亚瓦纳科文化的石刻艺术也非常繁荣,代表性的遗址是太阳门遗址。这是在一整块火山岩上完成的作品,高2.75米,宽4米,上面满布浮雕,中间是一米多高的门洞。

太阳门相当于迪亚瓦纳科文化中的日历。人们可以根据太阳照射在门上的不同位置来确定时令和将要从事的农业活动。

瓦里文化

瓦里文化大约存在于公元650年—公元1000年,是最早将许多不同部族包括在内、建立广泛政治网络的古代文明之一。

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瓦里人会强制推行其固有的城市规划模式。因此,瓦里人统治下的许多城市,都是格局相近或者相同的。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精美的瓦里艺术品是彩绘陶器,最有代表性的是绘有人物和宗教仪式场景的陶罐。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8)

瓦里文化大型平底彩陶杯,秘鲁国家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博物馆藏

这件陶杯出土于纳斯卡山谷的帕切科遗址。杯子上部的带状区域绘有一圈农作物的纹饰,正中是一个超自然生物的头部,拥有交错的犬齿,看起来非常凶猛。下面的曲折形纹饰可能表示脸部下方的贝壳片饰被缝在了衣服上。

除了展出能够反映多彩美洲文化的彩陶、石刻等文物以外,山西博物院的这次展览还展出了出土于秘鲁西北部查查颇雅省附近岩洞的成人木乃伊

美洲的木乃伊历史悠久。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早在7000年前,人们就开始制作木乃伊。木乃伊的制作有两种形式:自然干燥和人工制作。自然干燥的木乃伊对尸体基本不加处理,流程比较复杂的是人工制作的木乃伊。

制作一个美洲版的木乃伊,第一步仍然是要把尸体的内脏等器官去除,然后在体腔内填入香料。之后,要在尸体外面涂上树胶,放在霜冻等比较特殊的自然环境中,等待它风干、变硬。

制作木乃伊的美洲原住民会给木乃伊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各种珠宝首饰,把它与各种精美的陪葬品一起下葬。有时,他们还会为木乃伊制作一个假脑袋——用贝壳做眼睛、木片做鼻子,并且在假脑袋上加上假发、帽子等饰物。

特殊的是,安第斯山脉地区的木乃伊大多数为坐姿,外形就像一个大大的包裹,一层层裹尸布里,除了有尸体,还会有死者生前的一些用品。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9)

成人木乃伊,印加文化,秘鲁莱梅班巴博物馆藏

安第斯文明的木乃伊外观,可以以上面这件成人木乃伊为例。它出土于秘鲁西北部查查颇雅省附近的岩洞。木乃伊包顶部是人脸的简单轮廓,可能表示包裹内人脸的位置及死者的身份。

怎么样?颜色艳丽的彩陶、面貌奇特的石雕、气势宏伟的遗址有没有让你对南美洲古代文化和文明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好奇呢?想要了解关于古代南美洲的更多秘密,就速去这个展打卡吧!

展 览 信 息

山鹰之子——安第斯文明特展

展览地点:山西博物院东北角楼会展中心一层

展览时间:2019年9月24日—2020年1月5日

注: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以及部分文字资料均由山西博物院提供,谨致谢忱!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世界文明十大遗迹(一个展览搞懂安第斯文明)(10)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人已满员,小编正在开拓新号,

若好友申请未通过请过几天再尝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