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为何杀周勃(原来汉文帝与大臣们的阴谋)

(书接上文:首发难刘襄骗叔公,为自谋周勃诛吕氏)

第三节:阴谋成功

《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诛杀了吕氏之后,大臣们的朝会情形: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及诸王,以彊吕氏。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適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

汉文帝为何杀周勃(原来汉文帝与大臣们的阴谋)(1)

司马迁用“阴谋”两个字说出了当时大臣们的行径,他们为了保住爵位,放着当今小皇帝不要,编出瞎话说惠帝没有儿子,非要立一个新皇帝来稳定局面,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着想,哪有一个人还记得刘邦是谁、吕后是谁啊。之后大家又否定齐王,是因为齐王有自己的班底,大臣们对于除掉吕氏也没做什么贡献,如果齐王登基,众人得不到啥好处,当然,这个“或曰”的人里,肯定少不了琅琊王刘泽出力,他是不会同意刘襄当皇帝的。最终大臣们找到了根本没有机会做皇帝的刘恒来继位,这样不仅是给刘恒一个大惊喜、大礼物,也是给诸大臣自己增加了不少分量,从弑君叛臣摇身一变成了从龙功臣。

汉文帝为何杀周勃(原来汉文帝与大臣们的阴谋)(2)

刘章和刘兴居怎么也没想到大臣们这样善变,哥哥刚撤兵,他们就翻脸不认人了,可是二人势单力薄,再也不是掌控南北两军周勃的对手了,只能无奈同意。而齐王听到这个惊天巨变,不知道当时气成什么样子,但再出兵已经师出无名,朝廷也有准备,只能默默忍受之。

第四节:“周勃安刘”

最大受益者刘恒登上了皇帝宝座,果然不孚大臣们的期望,给大家的赏赐颇丰,而齐王则只是得到了已经占有的地盘,刘章、刘兴居每人才加封了两千户封邑,连个王位都没捞着。

汉文帝为何杀周勃(原来汉文帝与大臣们的阴谋)(3)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是岁,齐哀王卒,太子立,是为文王……齐文王元年,汉以齐之城阳郡立硃虚侯为城阳王,以齐济北郡立东牟侯为济北王。”当年,刘襄就气死了,第二年,汉文帝刘恒名义上封了刘章和刘兴居为王,实际是分割齐国的领土,没有多给一点其他的土地。之后没多久,又把齐国土地一分为七,彻底分裂了刘邦分封以来最大的诸侯国齐国。

汉文帝为何杀周勃(原来汉文帝与大臣们的阴谋)(4)

后世对于刘恒得以登基、吕氏全被诛杀一段称之为“周勃安刘”,从《史记》记载来看,安刘是谈不上的,但是真正灭吕的是齐王三兄弟,对此次政变贡献最大的也是齐王三兄弟,最终分封最少的还是齐王三兄弟,他们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后代尊汉文帝刘恒为一代令主,自然以他为正统,刘恒的登基就是刘氏的安定,所以“周勃安刘”很难说不是汉文帝与周勃等一众大臣的互相吹捧之词,相对于刘襄兄弟就是一场巨大的阴谋了。


(本文不代表正史观点,请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