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

先来两个字考考大家,请找出区别: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

蒙圈了吧,现在告诉你,是下面的两横不一样,一个字两横靠一边,一个字两横两边不靠,在中间。

不一样又咋的了?是书写者或者字体不一样的原因吧?

错,两个字的意思可完全不同哦:

两横靠一边的“胄”,实际是一个“由”字下加一个“月”字,指的是帝王或者贵族的后裔,比如我们常说的“天潢贵胄”。更多精彩请加微信54446700,注明读者。帖子最下方可以“写留言”。

两横两边不靠的“冑”,实际是一个“由”字下面加一个“冃”字(读音为 mào,稍后会详细说这个字),指的是古代兵士作战时所戴的头盔。

在这里,我们继续说一下因这个“冃”字,而一直被我们写错的字: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

对,这就是感冒的“冒”、冒险的“冒”、冒犯的“冒”,我们经常读、经常写的这个“冒”字。

许多人都以为这个“冒”字上面就是个曰(yuē),下面是个“目”。错就错在这里,“冒”字的上面并不是“曰”,而是“冃”。

这个“冃”读mào,它与“曰”的区别是,下面那两横不与别的笔画相连。古文字中的“冃”是个象形字,就是画了一顶古人的帽子,那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由“冃”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帽子盖在眼睛上,这只眼睛其实是代表了整个的脑袋瓜。

最早的“帽”就是“冒”,并没有“巾”部首。因为“冒”字还表示别的义项,后来才给“冒”加上“巾”,造出个形声字“帽”,“冒”“帽”分工。“冒”专管“向外透出”等意义,“头上的帽子”这个意思交给“帽”专管。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帽”字的演变历程是:冃-冒-帽。

是不是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


(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

左边是我们常见的“口”(kǒu),也就是嘴巴啦。

右边的“囗”字不但大,而且是个多音字,读 guó 古义同“国”;读 wéi时,古义同“围”。


(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

这两个字倒是能一下子就看出很大的不同,也知道意思肯定不一样,但到底如何读,啥意思,若不查证,小编还真是一头雾水的。

原来这是两种烹调方法,左边的“汆”读 cuān,上面是“入”,意思是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煮一下;右边的“氽”读 tǔn,上面是“人”,意思是油炸。


(3)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

当看到这两个字时,小编蒙圈了,完全一样啊,难道就因为右边的感觉大一些就不同了么?查证之后,才知道,不是“尊”有问题,而是“尊”前面的部首有问题:

左边的“墫”部首是土地的“土”,读 zūn时,古义同“樽”,酒杯;读 dūn 时,古义同“蹲”。更多精彩请加微信54446700,注明读者。帖子最下方可以“写留言”。

右边的“壿”部首是战士的“士”,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士舞也。音通僔,今作蹲。《诗》中有:壿壿舞我。


(4)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

左边是“壶”,是我们常用的装水的容器;

右边是“壸”,宫中道路上有拱形的门。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就是一道壸门


(5)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7)

左边是“毫”(háo),细长而尖的毛,是现在我们常用之字,不多解释;

右边是“亳”(),具体有四种含义:1、古地名〔南~〕与〔北~〕在河南商丘,〔西~〕在河南偃师;2、〔~国〕西周时期西戎建立的国家;3、当代城市简称〔~州〕,在安徽省,是曹操的老家;4、姓氏。


(6)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8)

左边是“姬”(),一共有五个涵义,分别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中国汉代宫中的女官”、“旧时称妾”、“旧时称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以及“姓”,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字,不多解释;

右边是“姫”(zhěn),谨慎的意思。另外在《新日汉大辞典》中,日文“姫”,有三个涵义,一个是姑娘的意思;另一个是用作富贵人家的女儿;第三个是小的意思。


(7)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9)

左边是“有”(yǒu),常用字;

右边是冇(mǎo),意思是没有,除了读音外,倒不算难。


(8)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0)

这一组难度算是有点大,左边是“苟”(ɡǒu),草字头“艹”,如果、假使、马虎、随便的意思,是目前我们日常用字;

右边是“茍”(),上半部分并非草字头“艹”,而是类似于羊角的“卝”。《说文解字》:茍,从羊从口。口藏于羊(真善美)内,慎言也。自我告诫、自我反省的意思。


(9)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1)

左边是“丐”(ɡài),讨饭的人,是目前常用之字;

右边是“丏”(miǎn),象形字,人头上有物蔽之之形。动词时意为遮蔽。名词时意为避箭的短墙。


(10)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2)

左边是“戊”(),天干的第五位;也指代土;方位属中央。

中间是“戌”(),为独体象形字,本义是一种长柄的斧钺类古兵器。假借为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狗,其前为酉、其后为亥。

“戊”和“戌”又常在一起,用以纪年或纪日,比如历史上与之相关的著名事件有1898年的戊戌变法。

右边是“戍”(shù),商代之官,见于甲骨文,是一种镇守边地之官。常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其所驻之防地营寨亦称戍。后世称防守边疆为戍边。


(1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3)

左边是“苶”(nié),疲倦,精神不振;

中间是“茶”(chá),中国传统饮品,大家都熟悉的了;

右边是“荼”(),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也同“涂”,涂炭,“荼毒生灵”。


(1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4)

左一是“祇”(),本意指对地神的称呼,如地祇,神祇,也指安心。

左二是“祗”(zhī),恭敬;也为姓氏用字,中国台湾有此姓氏。

左三是“衹”(zhì),“只”字的繁体写法;更多精彩请加微信54446700,注明读者。帖子最下方可以“写留言”。

左四是“袛”(),短衣汗衫。


(13)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5)


(14)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6)


(15)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7)


(16)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8)


(17)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19)


(18)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0)


(19)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1)


(20)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2)


(2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3)


(2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4)


还有这些你读不出来的字:

0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5)

【读音】tā

【释义】拖着鞋子

【举例】你又趿拉着鞋子走路。

0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6)

【读音】ǎn

【释义】用手指把药面按在伤口上

【举例】快在伤口上揞些消炎粉

03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7)

【读音】bú

【释义】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举例】馒头都长醭了,不能吃了

04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8)

【读音】kuǎi

【释义】搔,抓;挎

【举例】手里擓着篮子

05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29)

【读音】liào

【释义】骡马等跳起来用后腿向后踢。

【举例】尥蹶子

06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0)

【读音】xíng

【释义】糖块、面剂子等变软

【举例】饧面

07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1)

【读音】shào

【释义】雨点被吹得斜洒

【举例】雨往屋里潲

08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2)

【读音】tēng

【释义】把熟的事物蒸热

【举例】把馒头熥熥再吃

09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3)

【读音】táng

【释义】不凝结、半流动的

【举例】溏心鸡蛋

10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4)

【读音】cī

【释义】脚下滑动

【举例】脚一跐,摔倒了

1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5)

【读音】wǎ

【释义】舀:用瓢~水

【举例】再搲一瓢水

1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6)

【读音】yù

【释义】溢出,~锅、~汤了

【举例】快关火,要鬻粥了。

13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7)

【读音】chuāi

【释义】用手掌压、揉,使搀入的东西和匀。

【举例】搋面

14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8)

【读音】liáo

【释义】缝缀,~贴边,~上几针。

【举例】袖口开了,敹几针就好了。

15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39)

【读音】dèn

【释义】拉;猛拉,使伸直或平整。

【举例】把绳扽直,把衣服扽平。

16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0)

【读音】cūn

【释义】皮肤因受冷或受风吹而干裂

【举例】天太冷了,手动冻皴了

17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1)

【读音】shèn

【释义】使人害怕,可怕。

【举例】这个地方太安静了,太瘆人。

18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2)

【读音】guǒ

【释义】一种油炸的面食

【举例】煎饼馃子

19、20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3)

【读音】dáo chì

【释义】整理、收整,梳洗整理自己的仪容。

【举例】看你那乱的,也不赶紧自己捯饬捯饬。

2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4)

【读音】piǎn

【释义】显示,夸耀

【举例】他又开始谝他那辆车了。

2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5)

【读音】zhǎ

【释义】张开大拇指和中指量长度。

【举例】两拃宽

23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6)

【读音】yuě

【释义】呕吐,气逆

【举例】吃太多,都要哕出来了


这些看似好写而读不出来的字: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7)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8)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49)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0)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1)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2)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3)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4)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5)


最后来一组汉字演化测试题:

第一关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6)

这是什么字?如果你能轻松答出这个字,恭喜你,你可以认出自己。

很多古老和最清楚的字都是人类和人体不同部位的形象。一开始以为“人”是腿的形象,但是错了。当了解到“人”的甲骨文和金文是怎么写的以后,才发现“人”字是人的剖面的形象。这个“人”直立着,手下垂或者轻轻举到前面。个别的情况下头部会稍向前倾。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7)

▲上图中的泥人比甲骨文还要早些,但是与安阳郊外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属同一时期。这个面目友善的小人儿不就是“人”字甲骨文的原型吗?这也是中国艺术中最早表现人物的作品之一。

这个字是“”。

第二关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8)

这是什么字?如果你能轻松答出这个字,恭喜你,在古代你不会被饿死。

欧洲人听到这个字想到的是身边通常有的小麦、黑麦、燕麦和大麦等谷物种类。中国人想到的是小米和大米。实际上我们应该把这个字翻译成“谷子”,因为在创造这个字的地区,几千年来谷子一直是主要粮食作物,挖掘出的文物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

这个“禾”似乎是最古老的。植物学家们认为,它是指新石器时代出现在整个华北地区的各种野生的禾。

这个字是“”。

第三关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59)

这是什么字?如果你能轻松答出这个字,恭喜你,你的前世一定是个爱喝酒的侠客。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酿酒。从周朝诗歌和甲骨上的卜辞里充满各种关于酒的诱人描写可以看出,酒在商代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与各种祭祖典礼有关。没有多少其他的字比“酒”在卜辞中出现得更频繁。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0)

“酒”字是仿照这些坛子及其前身的形状造出来的。就“酒”字的一般概念而言(《说文解字》表示为“人类的喜与不幸” ),人们是根据酒坛的形象创造这个字的,加上“三点水”表示液体。

这个字是“”。

第四关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1)

这是什么字?如果你能轻松答出这个字,恭喜你,你是真正的中华龙的传人。

对中国人来说,龙象征着慈善、力量、丰收和变化。人们想象着,它(归根到底是“它”,男子汉力量的最杰出的启示之一)冬天蜷缩在湖底或河底休眠,当春天来临、空气中又充满了潮湿和温暖的时候,它会升到天上去,在上半年里它待在空中,用滂沱大雨洗自己的龙须。它的爪是天空的一道道闪电,它的声音是吹掉干树叶和使大自然颤抖的雷鸣和暴风雨。它很危险,但是如果人们手拿树枝为它跳舞,向它乞求,它可能会让乌云聚集在山顶,让雨下在干旱的田野上。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2)

这个欢乐、简洁的“龙”的形象在随后几个世纪被加上很多新的细节。在汉代,根据一般的观点,龙角像鹿的,耳朵像牛的,眼睛像野兔的,爪子像老虎的,肚子像蚕的,而头像骆驼的。它可以毫不费力地变得小如蚕,大到能填满天地。这个奇特的寓言动物是很多富有特色的故事的主人公,特别是在佛教和道教的传统中。

这个字是“”。

第五关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3)

这是什么字?如果你能轻松答出这个字,恭喜你,在古代你有可能是个能写一手好字的才子。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看到的“聿”字为笔的古老历史又增加了新的证明。这个字表示一只手直握一支笔,就像现在人们仍然遵循的各种握笔规则一样,因为这种握法可以使手和笔在写字时有更大的自由活动余地。最古老的毛笔是什么样子,如今我们已经一无所知,但是很可能是用竹子修成的,可能把笔杆的一端加工成柔软的竹丝,早在周朝人们就给“聿”字加了“⺮”。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4)

人们保存很多周朝后期的毛笔,其构造大体上与今日的笔相同。笔杆是用竹子做的,笔头是用各种不同的动物毛做的。笔头的中心部分用兔毛或鹿毛做成,外层比较柔软的部分用羊毛做成。各种不同的毛使笔既柔软又挺拔,适合写出所有的笔画。

这个字是“”。

肿么样,有没有想要跟语文老师哭诉的欲望?

汉字的博大精深让人欲哭无泪啊!所以说,千万不要说汉字简单了,要知道,如果再加上大篆、小篆、甲骨文等等,晕菜的会更多。

语文汉字学习(我感觉自己的语文白学了)(65)

汉字是我们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改进的,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骄傲吧,汉字可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