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城区全国独一无二(苏州古城区与新区的地区之差)

苏州古城区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州。古城区保留着广厦千万间的粉墙黛瓦,但近三十年来新建、改建的大多在五层以下的现代建筑,见缝插针一般地遍地开花着,其体量不亚于老建筑。给人的感觉,古城区不再纯粹,有陈旧感且杂乱。

苏州古城区全国独一无二(苏州古城区与新区的地区之差)(1)

苏州古城区

苏州“新区”,这里说的新区是泛指苏州市辖的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和工业园区(县级单位)。新区是崭新的,有当代道路、当代建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观。

苏州古城区全国独一无二(苏州古城区与新区的地区之差)(2)

苏州工业园区

古城区和“新区”二地的土著,在观念上有着地区之差。

古城区土著以苏州人自居,把新区土著统统视作乡下人,尽管现在“乡下人”住进了小区,就居住环境而言,要掼古城区土著几条街;但是,古城区土著仍旧认为乡下人总归是乡下人,其乡气是掼不掉的。当然,古城区土著也不是迂腐、愚蠢,他们有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古城区虽然市中心的地位日益渐失,但至今仍是苏州市经济、文化、医疗等网格化布局最合理的城区,土著们的饮食及其各项消费习俗保留着纯粹的苏州味道,口袋里钞票虽然没有乡下人多,但过的日子仍旧是苏式的,相对来说还是精致的。

苏州古城区全国独一无二(苏州古城区与新区的地区之差)(3)

苏州工业园区

“新区”土著,彻底脱贫了,住进了高层,放眼看世界了。看到了过去神气活显苏州城的土著,仍旧住在“老、破、小”里,一到了落雨天,墙根回潮、屋顶漏雨,赛过过着上世纪的日脚,大呼“作孽”哇,理所当然地有了优越感。同时还让他们看不惯古城区土著们过的日子,其原因是“新区”土著毕竟进入城镇化的历史较短,消费习惯、习俗还处在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时期,他们看到苏州土著,钱么没有的,日脚还过得这样惬意,有理由相当反感,进行了颇有攻击性地抨击:反正他们的家就是几间破棚棚,所以有拆牛棚的底气,吃光用光身体健康……其中最为夸张的言论,斥苏州城区的土著上代头都是从苏北逃难过来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正宗苏州人……

其实,苏州城的土著和新区的土著,只不过是阶段性的历史现象,随着双方的融合及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渗入,苏州人的概念必然会重写。

只是当前的地区之差,还有二地人的历史旧账,偶然会对年轻人姻缘情感产生影响。在此,有一例子,跟大家分享。

苏州城土著阿汪,儿子谈了个女朋友是“新区”,家里条件优越,拆迁户,拥有数套房产。起早女方家长对女儿找个古城区人家的,有点抗拒、嫌弃。后来经女儿解释,这男孩子十分优秀,见过后,原则上同意了他们,但提出了一条件,无须男方提供婚房,小夫妻结婚要生二胎,第二胎姓女方姓。

阿汪听了儿子的汇报,欣然,这样蛮好,也能理解。尽管他家也早已为儿子准备了婚房而且也是新区的小区房产。

苏州古城区全国独一无二(苏州古城区与新区的地区之差)(4)

恋爱

双方家长见面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但是,女方母亲贞贞(化名)一见阿汪脸色大变,全程黑脸。弄得大家莫名其妙。只有阿汪心里清楚,一直东张西望着。

原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阿汪曾跟贞贞谈过恋爱。当时,贞贞所在的生产队部分土地已被征用,贞贞作为征土工进了工厂,跟阿汪是同事。

俩人是自由恋爱,相处和谐,阿汪唯一嫌贞贞的是一口苏州乡下话,改都改不过来,一直告诫她在生人面前尤其在他的朋友面前别开口。这让贞贞很郁闷。到了谈婚论嫁了。贞贞听到了阿汪跟他母亲的一段对话。

阿汪母亲:隔壁阿六的女儿不是蛮好,你不谈,偏偏找个乡下人。我们办酒肯定放在观前街松鹤楼的。乡下人吃喜酒是摇船来的,一船人停在相门河里,你怎样把他们短驳过来。就是你有能力在观前街上开条河,政府也不允许啊……

贞贞就此跟阿汪断了关系。

苏州古城区全国独一无二(苏州古城区与新区的地区之差)(5)

苏州古城区

阿汪没想到这事会有后遗症,六十风光轮流转,现在古城区的人被人嫌弃了。他为了儿子的幸福也豁出去了。买了大礼去上门提亲了。

看到未来的亲家,家里的大平层,的确就居住环境而言跟他至今住的老房子相比,有天地之差。他不断地反复地跟亲家公、亲家母强调:人比人气死人,到了你们家,才感到古城区人是真正地“作孽”,赛过住在鸡棚里了……

阿汪不断地重复地说着,让亲家公怀疑阿汪精神是不是不正常,会不会有遗传,想着否了这门婚事。好在他们家是亲家母作主。才使这桩婚事得以圆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