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

论豪爽,绝对少不了陕西人

你要是见到几个老陕一起吃饭

定会被吓一跳

只见他们排排蹲下

捧着一个大碗

风卷残云般几分钟就

解决掉一大碗面条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1)

陕西人大碗吃饭并不仅仅只是吃饭的一个喜好,甚至已经成为一种饮食风俗。在陕西关中,热门把大碗叫做作“老碗”。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2)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3)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4)

老碗除了有硕大之意,同时“老”字还有别的含义,比如“长久”“先辈、年长”。如果再考虑一下前缀的用法,老碗好像也可以有“老李”“老张”之类的意思,也就是将每日陪伴且使用频次高的碗,爱称为老碗。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5)

一般的老碗,指那种青花粗瓷、碗底有托的巨大的碗。为何做得那么大?还要一次盛个够?老碗诞生在关中。关中人曾经的饭食浓缩而简单,无论是面条、麦饭、凉皮、稀粥,都是一碗即一餐,不用七碟八碗的铺陈,碗就得大点。当年老碗的使用者,更多的是“下苦人”,劳动强度大,饭量自然大,索性就把碗做大,一次吃个饱。老陕做事干脆直接,不喜繁文缛节地缠绕,与其一碗又一碗地加饭,何如一次性解决问题!这里有玩笑的成分,确切讲就是:关中饭食简单,可以一次性盛到一碗之中;关中人食量大,一次需要盛多一些;关中人豪爽,待人实诚,怕客人不好意思加饭,干脆一次一碗让你吃饱。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6)

过去的关中农村,老碗的使用很有趣。但见饭时,在村头的空地上,一群光头黑衣的男子,每人手里捧着一只老碗,或蹲或坐,集体用餐。老碗里,可能是满满的稠稠的苞谷糁、小米粥、拌汤、饸饹、汤面条、干面……他们左手端碗,右手执筷、可能还抓着两个馒头,就那么香甜地吃着。不在自家屋里吃而要端出来,一是聚会的需要,这样吃饭热闹,边吃边谝,天上地下,东家长西家短,各路信息在这里融汇传播。二是饭食简单,那么一个老碗就盛完了,根本不用饭桌。这样的景象,被形象地称为“老碗会”。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7)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8)

说起老碗,绕不过耀州瓷。以耀州黄堡、陈炉为核心的百里窑场,早在唐代就是北方的重要陶瓷生产地。耀州瓷在宋朝时被列为贡品,并远销世界各地,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其后随着政治中心东移等原因,耀州瓷生产开始以民用为主,关中地区的民用瓷器,曾大部分来源于此,老碗是其中的主打品。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9)

日子过得很快,变得也快。就如饭碗,先是有了洋瓷碗,后来又有了塑料碗、不锈钢碗,它们比老碗耐摔,一度很是兴盛,老碗慢慢被冷落。再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陶瓷碗,但多是精致的细瓷碗,粗枝大叶的老碗渐渐没落了。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碗踪迹难觅了。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10)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老碗又悄悄兴盛起来。先是影视剧里,主人公手端老碗显得朴拙豪迈甚至洒脱不羁;其后在一些酒肆饭铺里,老碗被当作怀古符号摆出来,让食客们惊叹并稀奇……老碗,更多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念旧,甚或是一种噱头,广泛出现在大众视野,被津津乐道。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11)

如今,老碗已成为关中饮食的代表性符号。老碗再度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念旧,是传承,更是发展。记住老碗的历史,记住老碗的功用,记住曾经的乡愁,方能不忘初心,认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陕西老八碗标准(陕西人为啥偏爱大老碗)(12)

文:张同武 | 图:记者 尚洪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西安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