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

众所周知,香港在开埠前,是客家人居住的小渔村,本地话是“广东客家话”,而不是粤语。香港的原住民,分为四大民系,即客家人、围头人、疍家人、福佬人。其中,围头人,绝大部分都是客家人的后代。香港的主流语言,也以客家话和围头话为主。与深圳地名一样,香港的英语名「Hong Kong」也是来自客家话方言。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

1841年香港的本土方言分布图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2)

据历史记载,客家人在香港居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客家人大规模迁入,则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在香港开埠之前,香港的原住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客家人。其中,就包括家喻户晓的新界五大家族:锦田邓氏、粉岭彭氏、新田文氏、上水廖氏、上水侯氏。值得一提的是,新界的文氏族人,都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堂哥的后代。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3)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4)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5)

时至今日,香港依然有200多万客家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超过五百年历史的族谱和客家村落,比比皆是。位于香港荃湾区的川龙村,拥有600多年历史,村民都是来自河源龙川县的客家人。位于新界大埔的林村 ,是一个26个村组成的客家古村落,时至今日,有700多年的历史。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6)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7)

始建于1847年的新界沙田曾大屋,是开村始祖曾贯万(梅州五华客家人)为曾氏族人所建的围村,前后耗时20年建成,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围村之一。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8)

香港新界曾大屋

位于香港新界荃湾地铁站附近的“三栋屋”,始建于1786年,由河源陈氏族人建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客家围村之一,也是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所在地。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9)

荃湾地铁站附近的三栋屋

1840年6月,英国人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政府签订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香港被迫割让给英国,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也被迫对英国商人开放。据说,当时的清政府代表耆英和伊里布,连南京条约的内容都没仔细看,连香港在哪,都不知道,闭着眼睛就把《南京条约》给签了。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0)

英国人占领香港之后,宣布香港为自由港,面向全世界商船开放、免征关税,华人也可以拥有自由进出的“特权”。香港,也是英国人为对华贸易的桥头堡,货物中转站,随着码头的扩建,经济的发展,香港逐渐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为一个贸易港口城市。广州地区的富商,开始陆陆续续移居香港。此时,香港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白话,逐渐成为香港的强势语言。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1)

1854年,太平天国的起义军逼近广州,一部分富裕的珠三角居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移居香港。这是香港的第一批大规模移民。香港的人口,从1851年的3.2万人,迅速升至1861年的12万人。1901年,香港人口已超过三十万,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县城。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2)

香港客家村落

珠三角地区,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迁移香港,主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前。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广州、佛山相继沦陷,民国省政府望风而逃,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居民,惊慌失措,纷纷外逃,一部分北上去了粤北地区的韶关、清远,一部分南下到了香港、澳门。尤其是,当时的香港,是全国唯一、最安全的地方。据香港数据显示,1937年抵港的难民约有十万人,1938年有50万人,1939年则有15万人,使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人口增至160万人。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3)

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爆发了内战,仅1949年到港的新移民就高达80万人,1950年的香港人口,已超过220万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近百万内地居民出于种种原因从广东偷渡到香港,先后有5次高潮。其中,以珠三角地区的广府人为主,其次是潮汕地区的潮汕人,也有一部分惠州、深圳地区的客家人。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4)

第一波逃港潮发生在建国初期。据《香港年报》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超过75万来自内地的居民因战乱拥入香港。著名作家张爱玲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香港的。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5)

第二波逃港潮,发生在1957 年6月份左右,两个多月里,共有6000多人偷渡到香港。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6)

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2年,来自全国12个省60多个县的十几万人,陆续涌到宝安境内通往边境的公路上,其阵势“宛如大军南下”。香港媒体,也以“五月大逃亡”来形容这波逃港潮。这波偷渡潮,共有3万多内地人逃到了香港。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7)

1978年和1979年上半年,广东发生了群体性偷渡外逃香港的风潮。事态之猛烈、之严重,是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1979年1至5月,全省偷渡外逃人数高达12万人,逃出的近3万人。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8)

据统计,1950年到1991年,香港人口从220万暴增到560万。相当于41年内,香港人口增加了340万。这几百万的新增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讲白话的珠三角地区居民。其次,是潮汕人,客家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内地人。据说,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诚,也是偷渡过去的。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19)

香港客家村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20)

随着,人口的暴增,香港,成为了亚洲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香港的主流语言,也由一百多年前的客家话、围头话,变成了一个讲白话(粤语)为主的城市。最初,香港人都把广州称之为省城,把广州话,称之为广东话。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港的娱乐文化(粤语歌、香港电影)席卷全国,很多外省人(内地人)都误以为,所有的广东人都是讲广州话(粤语)的。他们,却不知道,有超过三分二的广东人,是不会讲广州话的。他们,更加不知道,香港的粤语(广州话),原来,是这样来的……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21)

时至今日,香港,依然还有200多万客家人,占香港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看过香港80年代电影的朋友都知道,早期的香港电影,有很多影视作品都有体现香港本地居民讲客家话的片段。其中,著名演员陈慧敏、陈小春、钟楚红、曾志伟、大傻、万梓良……都是香港客家人。

客家人必须去哪里走一走(客家小渔村香港)(22)

香港夜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