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最后一个节气)(1)

节气释义

杨花柳絮随风舞 雨生白谷夏降至

2016年4月19日23:29:23,太阳到达黄经30°时,迎来了谷雨节气。谷雨,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时已经是4月暮春了,此时北方柳絮飘飘,南方杜鹃夜啼。“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画上句号,气温攀升的速度加快,此时的华南除了北部和西部,温度逐渐上升至20-22℃了。此时,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会再一次发生明显减弱和北移,华南暖湿气团比较活跃,西风带自西向东环流波动比较频繁,低气压和江淮气旋活动逐渐增多。受其影响,江淮地区会出现连续阴雨或大风暴雨,并将会迎来每年的第一场大雨。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胜降于桑。”

节气农事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最后一个节气)(2)

耕田播种 撒下丰收的希望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却是农人们最繁忙的时光,春雨绵绵不大不小,阳光阑珊不愠不火,正是捣鼓下种催苗的最好时节。他们得逮住春天的尾巴,种下一年的希望。

谷雨话种菜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温度升高,光照充足。雨生百谷,各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此时,设施保护地蔬菜正是生长旺盛时期,需要加强管理,露地喜温性蔬菜正是定植适期,京郊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设施蔬菜管理和采收。大棚早春茬黄瓜已陆续采收上市,温室黄瓜正值结瓜盛期,要及时采收,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番茄、茄子和辣椒等作物正值开花结果期,要加强管理,促使植株多结果、结好果。首先要根据外界气候变化及时通风换气,调节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其次是及时吊蔓、绕蔓或搭架绑蔓、整枝打杈;再次要加强辅助授粉和疏花疏果;最后要科学追肥、浇水,满足生长需要。另外,此时设施内的黄瓜霜霉病、灰霉病和番茄灰霉病等病害以及白粉虱、斑潜蝇、蚜虫等害虫开始发生,露地种植的甘蓝、菜花的蚜虫、菜青虫也即将发生,要贯彻“防病重于治病”的原则,及早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露地种植的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冬瓜、南瓜等喜温性瓜果类蔬菜开始陆续移栽大田;要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定植时气温稳定在10℃以上,10厘米地温稳定在13℃以上;每亩施用腐熟细碎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以上,精细整地,做到地平、畦平、垄直、没有坷垃;定植前5-7天苗床进行低温“炼苗”,增强幼苗对定植后环境的适应性;定植时保证质量,做到深浅一致,其中番茄、茄子要深栽,覆土超过苗坨以上2-3厘米;黄瓜、南瓜、冬瓜等瓜类作物要浅栽,覆土与苗坨相平即可。

谷雨节气仍可继续播种韭菜和播种或定植油菜、小白菜、小萝卜、茴香、芹菜等快熟蔬菜,要掌握精细整地、播种均匀、覆土适宜、墒情合适等环节;对于早期播种或定植的快熟蔬菜和冬前播种的“埋头”菠菜要加强浇水和中耕管理,并及时采收上市。

露地蔬菜管理。对于早春定植的甘蓝、菜花、莴笋和生菜等作物,要做好中耕松土、追肥、浇水等管理,同时做好大葱幼苗的追肥、浇水等管理工作。

防治三麦病虫害

谷雨节气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三麦虫害有吸浆虫、粘虫、麦蚜、潜叶蝇、麦叶蜂等,其中粘虫为偶发性害虫。潜叶蝇、麦叶蜂等仅零星危害,对产量影响不大。

病害有锈病(杆锈、条锈、叶锈)、赤霉病、白粉病、黑稳病(小麦以散黑穗为主,大麦是坚黑穗)、小麦线虫病、腥黑穗病、全蚀病、黄花型病毒病、网斑病毒病和大麦条纹病。

小麦锈病。每年都有发生。1956年至1957年损失产量2成左右。1959年损失产量65多万公斤。大麦坚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常年病穗3~5%;小麦线虫病(俗称鬼麦)局部严重。1955年受害严重田损失产量2成左右。小麦白粉病于1981年突发,8万多亩小麦普遍受害,损失产量150多万公斤。赤霉病每年都有一定危害,以1958年危害最重,全县麦子损失250多万公斤。

1973年,大麦改种“早熟3号”,坚黑穗病、条纹病、赤霉病危害减轻,但黄花型病毒病又成为主要病害。1980年危害最重,大麦受害25000亩。网斑病也变为常发性病害。

粘虫对大麦危害亦重,1966年、1973年有近万亩大麦出现断头。

节气习俗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最后一个节气)(3)

摆三牲 祭海节

对于渔民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比如,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清代道光年间易名为渔民节。

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过了谷雨,百鱼近岸。”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这一习俗在今天山东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旧时,海边村村都有海神庙或娘娘庙,祭祀时,渔民抬着供品到庙前祭祀,敲锣打鼓,场面隆重。祭海时,渔民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还有大面馍、糖果等供品,点燃香烛鞭炮,向海神娘娘敬酒,然后扬帆出海捕鱼。

谷雨帖 禁蝎符

害虫是农家大敌。谷雨期间,民间流行禁杀五毒的习俗。谷雨以后气温升高,为了减轻虫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帖,驱凶纳吉。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谷雨帖属于年画的一种,上面刻绘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的形象或者道教神符,有的写有“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还有“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

山东的谷雨帖一般采用黄表纸制作。清乾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谷雨,朱砂书符禁蝎。”以朱砂画出禁蝎符,贴在墙壁或蝎穴处,寄托人们查杀害虫、盼望丰收安宁的心理。山西临汾一带在谷雨日则画张天师的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

陕西风翔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可见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下还有一只大蝎子。画上印有咒符。

为什么民间认为雄鸡能治蝎?这种习俗的文化心理,可以从小说《西游记》看出。第五十五回里,为捉蝎子精,孙悟空去请昴日星官。昴日星官本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变身后对着蝎子精叫一声,蝎子精即时现了原形。再叫一声,蝎子精死在山坡。因此,谷雨帖多以雄鸡为样。

观牡丹 品茶叶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有“谷雨花”之称。谷雨三朝看牡丹,赏牡丹成为人们闲暇时重要的娱乐活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赏玩。

不过,由于气候变暖,牡丹往往到不了谷雨就盛开了,菏泽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不得不根据花期而提前开幕。

另外,在谷雨期间,春季温暖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无论色泽、口味还是香气,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

人们认为明前茶和谷雨时节采制的雨前茶,都是一年之中的茶之精品。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的像雀类的舌头,成为雀舌。

茶农认为,只有在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雨前茶。而且还有一个苛刻的要求,就是必须在上午采摘。唐宋时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热衷一种比试新茶优劣、进行排名的“斗茶”活动。

节气养生

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季最后一个节气)(4)

15℃为春捂临界点

俗话说:“谷雨寒死老鼠”,说的就是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注意保暖。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但也要注意保暖。很多人像夏天一样穿衣服,其实季节还没有到,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

对于捉摸不定的天气,很多家长宁可给孩子多穿点,也不愿意孩子冻着,说是“春捂”。其实,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春捂也应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超过15摄氏度就要减衣,不要再捂了,再捂下去反而容易诱发“春火”,孩子体内产生的热,与潮湿相遇,又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与中午温差大,早晚应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这点,可适当调整穿衣层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够了。

专家提示:谷雨时节自然界阳气骤升,易引动人体内蓄积的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春日常见的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春季上火,即“春火”。抑制“春火”应该春捂有度,15摄氏度是春捂的临界点。

鼻子防过敏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而言,谷雨前后花粉、柳絮较多,需要防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特别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的陈志凌主任介绍说,发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错的办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时候,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按揉祛湿穴 关节防风湿

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潮湿的环境,容易让湿邪侵入人体,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症状,对于各类关节疾病患者,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更应引起足够重视。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的包烨华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祛湿要从健脾补脾入手。按揉阴陵泉穴就能起到健脾祛湿的功效。因为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取该穴道的时候,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来源:中国气象网)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newweather.com.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