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故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那面对紧急情况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为大家整理了一套“海姆立克急救法”,不知道的话,赶快看看,关键时刻能自救或救他人一命。

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20世纪60年代末,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所震惊。当时这种死亡,在美国意外死因排列表上名列第6。1974年他作了关于这个腹部冲击法的首次报告。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至今,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万生命,《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1)

我们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物理学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应对

如果是1岁以下的婴儿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2)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 5 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若没有,接下来,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3)

应用于急救成人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4)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一只手握拳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用于自救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5)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的步骤(“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於患者双脚间”除外),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直到异物排出。

这些急救知识也要懂得

异物入眼

走在路上突然刮起一阵强风,来不及闭上眼睛,已经感觉到有东西进去了,十分难受。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去揉眼睛,要忍住。因为人的眼角膜是很柔软脆弱的,沙子、眼睫毛等细小的物体都可能划伤它并引发感染。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6)

正确的急救方法:用力地眨眼睛,让自己流眼泪,用泪水将眼中的异物冲出。如果方法不奏效,或异物已经进入眼内较深的位置,请及时就医。

扭伤

通常人体关节周围的韧带受到过度拉伸就会发生扭伤,还经常伴有青紫和水肿的症状。扭伤后切忌自己盲目拉伸扭伤部位,可能会产生加大伤势的后果。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7)

正确的急救方法:扭伤后24小时内,每隔一小时冰敷半小时。将扭伤的部位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垫高。重要的是,24小时后,将冰敷改为热敷。

流鼻血

流鼻血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意外,发现流鼻血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用力向后仰头。其实这样不但不能有效止血,还会将部分血压吸入肺中,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六种急救方法(各种急救方法让你处事不惊)(8)

正确的急救方法:一是将一个小冰袋放在鼻梁上,可迅速止血,很多人用冷毛巾也是这个道理。二是在没有冰袋的情况下,可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并将身体微微前倾,保持5~15分钟。

卡鱼刺

喜欢吃鱼的人大多也有卡鱼刺的经历。卡到鱼刺后,身边的人总会叫我们赶紧吞口饭、喝口醋。然而事实是,吞饭可能会把鱼刺推得更深,喝的醋只在鱼刺上短暂停留并没有软化鱼刺。

正确的急救方法:用力咳嗽。在鱼刺不太大的情况下,细小的鱼刺有很大可能会随着咳嗽的气流被冲出。但当卡到大鱼刺时,不要自己尝试各种方法去弄出来,应该立即前往医院求助。

小意外对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看似微小,但请别有侥幸之心,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你避免更大的伤害。如果伤势严重,要在进行基本急救后尽快赶往医院接受治疗。

掌握了一种急救方法,就拥有了一个救命的机会。生命不能等,全民学急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