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

汾河岸边静乐县,静水流深,乐处是瀛洲。隋开皇三年(583)岢岚县来治,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因与汾阳宫用字重复,大业四年(608)汾源县改为静乐县;据《名胜志》记载,静乐县以边境静乐为名;以嘉言命名,有宁静安乐之意。

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1)

山西省西北部,汾河上游之滨。在有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之誉的忻州之南,在省会太原之北;这里是革命老区之一,贺龙、关向应、王震、余秋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境内生活和战斗过。


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2)

静乐县地处山西省中北部忻州市南部,南接娄烦县、古交市,西连岚县、岢岚县,北邻宁武县、东临忻州市忻府区。隋开皇三年(583)岢岚县来治,十八年改为汾源县。因与汾阳宫用字重复,大业四年(608)汾源县改为静乐县;据《名胜志》记载,静乐县以边境静乐为名;以嘉言命名,有宁静安乐之意。下辖4个镇、10个乡:鹅城镇、杜家村镇、康家会镇、丰润镇。堂尔上乡、中庄乡、双路乡、段家寨乡、辛村乡、王村乡、神峪沟乡、娘子神乡、娑婆乡、赤泥洼乡。县政府驻鹅城镇光明路,总面积2037平方千米,人口16万。


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3)

据考证境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夏商均属冀州。 春秋属晋国汾阳邑,战国为赵国。秦属太原郡晋阳邑。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始置汾阳县,属并州太原郡。东汉末汾阳县并入九原县,置秀容护军于此,属之。西晋永嘉年间置三堆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327)三堆县废入平寇县,为三堆城(今静乐县城)。隋开皇三年(583)移岢岚县治于境内三堆旧城,十八的年(598)岢岚更名汾源;大业四年(608)改为静乐县。唐武德四年(621)于境内置管州,因管涔山得名,县属之;同年析置丰润县,治今丰润镇。武德五年(622)丰润县并入宜芳县;六年汾阳县、六度县并入静乐县。龙纪元年(889)析静乐县置玄池县,属宪州。

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4)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静乐县改置静乐军,后又废军复县。咸平五年(1002)宪州治自楼烦迁于此。景德三年(1006),天池县、玄池(元池)县并入静乐县。金初置静乐郡,天德三年(1151)更名管州,县随属。元至元三年(1266)静乐县并入岚州。清雍正二年(1724)属雁门道忻州。

民国元年(1912)5月,直属于山西省;三年(1914)5月属雁门道。民国十六年(1927)5月,直属于山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9月,属山西省第二行政主任公署。1949年8月,静乐县属山西省忻县专区。1958年岚县并入静乐县,同年11月属晋北专区。1961年6月属忻县专区,同年岚县析出。1967年属忻县地区。1983年7月,忻县地区更名为忻州地区,随属。2000年6月设立地级忻州市,属之。


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5)

作者:宋昊龙

县域位于吕梁山北端,有石山、黄土丘陵、河川等地貌。这里三面环山,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东部山地较高,西部是黄土丘陵区,有大车山、万花山、巾字山、高金寨山等属吕梁山脉的山峰;由汾河、双路河、万辉河等河流。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380至500毫米。境内有谷子、莜麦、小麦、豆类、玉米、高粱等农产,有胡麻、菜籽等经济作物。 这里是世界第三大藜麦种麦植区,被誉为中国藜麦之乡。总体上属晋西北典型的富水区域,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近两倍。有煤、铝、云母、水晶、石灰石等矿产,其中以煤为多,可采储量60亿吨;铁、锰、铝钒土、大理石储量均在1亿吨以上。


汾河上游流域在哪个区(汾河岸边静乐县)(6)

这里是太原、忻州和西北部县区联系的交通枢纽。县城距太原89公里,距忻州91公里,既在省城1小时经济圈内,又在北京400公里旅游圈中;县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太佳高速、忻保高速横贯县境,忻黑线、宁白线、忻五线、康北线等公路线路通过;有北同蒲线、宁静铁路、静静铁路过境。静山乐水,这里风光优美,境内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由天柱龙泉、神烟风洞、巾岩濑雨、文峰凌霄、悬钟神韵、显字佛崖、太子灵蛇、千佛净居被誉为静乐八景。主要由神烟风洞、悬钟山、清凉寺、太子寺、天柱龙泉、静居寺石窟等景点;其中神烟风洞,相传有风神居山之说,有《封神榜》上姜子牙封神之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