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周记要每天写吗(小学生周记的那点事儿)

文 陆九奇

对周记这种偏重记叙的文章来说,有一个完整的事件比较好。用一件事贯穿全文,穿插一点作者的心理描写,更好。——作者

小学生周记要每天写吗(小学生周记的那点事儿)(1)

周记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体。常常是对一周发生的某些人与事的一种记录,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而写的文章。但绝不是简单的流水式的记录。周记和日记有点像,也很难说有本质的区别。日记的频率更高,周记的频率更低。不过这些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从写一篇好文章的角度去写作文,而不是简单的应付一下?那么,如何写好周记中的人与事呢?

周记这个东西有点意思的地方就是:你可以过去一周的时间里,检索有意思的人与事,然后写入你的文章。或者侧重故事,或者侧重人生哲理。阎锡山在日记当中:我的日记只记理不记事。他作为一个当年在全国富有影响的大人物,在自己的日记当中发了很多感慨,写了不少人生哲理。但我想他也不能做到一点事情不记的。不过,无论是以记事为主还是以记理为主的周记或日记,写的扎实、精彩都是必要的。

写一个完整的事件最好

昨天批改的一篇周记,作者写的比较一般,大意是:在一周当中,印象最深刻的周三的班会。当我们进行班会时,在五分钟的时间里先后来了两个其它班级的班主任,他们匆匆而来,摆了POSS照相了就走了。“我”的班主任猜想:他们可能是自己的幻灯坏了,所以过来拍照。最后,班会很快进行完毕,老师把剩余的时间留给同学们自己做作业,作者感慨:自己分在这样的班级很幸运——这点倒是让我有一定的共鸣,和其它班的情况相比,至少“我们班”的老师似乎更开明,给了同学们更大的自由时间。

小学生周记要每天写吗(小学生周记的那点事儿)(2)

一次班会,令人难忘,可难忘在什么地方呢?

但,也仅此而已。作者的周记给我的总印象:写的比较潦草,只写出了一个粗浅的过程,缺少对人的观察和探究。

我在批改中说:周记中出现了三个班主任,但没有一个给我留下任何印象。难道他们都是故事的道具吗?可是又没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我猜想:无非是自己的班会被两个不速之客打断了几分钟,第一次同学们干瞪眼,第二次同学们又笑了。我觉得:作者观察的不够仔细,第一个和第二个闯入进来的班主任有什么不同?他们因何而来?尤其是他们当时闯入别人的班级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动作、给人的印象怎样等等,都没有写出。结果写出就是一篇普通近乎流水文啦。

周记的一个好处是:我们的选材有一个相对的固定时间,所以不必大海捞针一样去大脑中打捞那些久远的往事。而且容易选材——通过比较就知道怎样的选材更适合今天的这篇周记,对不对?在这篇周记当中,作者所以写周三发生在班会上的这件事,是因为令作者“难忘”,沿着这样的出发点,我们就要重点思考:这件事何以令人难忘啊?是老师的表现幽默至极,还是其它两个班主任的造访令人有一种意外之感?不管是什么,都要写清楚。尤其是事件发生当时,两个班主任是怎样先后造访我班的?他们的到来在我的内心进而在全班同学的内心造成了怎样的效果?这是需要仔细写出的。

小学生周记要每天写吗(小学生周记的那点事儿)(3)

用一件事贯穿全文。请你牢记这一点。

有意思的是:两个班主任先后造访的间隔不过5分钟,这分钟能否重点写入我们的作文当中呢?值得我们思考一下。也许你在那5分钟里什么都没想,没想到5分钟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结果是全班同学都笑了。但这看似寻常的5分钟,你能否写出200字来反映心理的状况——即便是后来意识到这件事有趣而重新思考的心理?

周记也好,日记也好,记叙文也好,有一个完整的事件,用一个完整的事件来贯穿全文,穿插着作者的某些心理,就能写的很不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