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

975的南唐的那一次降宋,从此君王李煜下线,词中之帝上线!于是哀哀怨怨、愁肠满怀就成了李煜词的全部,但在看烦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比水多,读腻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凄美之夜,吟久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落花之伤后,世人总是想一窥身为君王的李煜是怎样一种画风。

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1)

不少文史学家总是喜欢用几个轻蔑的词,来形容早期的李煜词——风格柔靡、常作妇人语,在他们眼中君王谈爱情似乎总是错的,对此小编不敢苟同。事实上,李煜前期的作品中也有不少佳作,比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中“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那提着鞋子相会爱人的可爱少女,有几人能写得出来。

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2)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前期的另一首词作,也是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名为《长相思·云一緺》。这是完全可以用两种角度解读的词作,有人读出了绝美相思,有人读出了一言难尽上不了台面的艳,怎么解释好像都是对的。让我们来品一品:

《长相思·云一緺》

南唐.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3)

1.第一种解读

词题中的“长相思“是词牌,与全词是否写相思,没有任何关系。第一种解读是最正统的解读方式,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秋雨夜里相思的女子形象。这么解的大意是:她头上盘着发髻,上面插着一根玉簪,淡色的衣衫配着轻盈的罗裙,轻轻皱起的眉头,她一片愁容。窗外是秋风阵阵,秋雨绵绵,雨水打在芭蕉上三三两两。此情此景,漫漫长夜,叫人如何成眠?

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4)

词的上片写相思女子的形象,不直接写女子的容貌,只写头饰和衣着,盘起的发髻说明她已嫁人,一个“淡“字和加一个”薄“可见这是一个清新淡雅风格的女子。最后词人仅用”轻颦双黛螺“5个字就道出了女子的相思,淡淡的相思与女了淡雅的性格完美统一。

词的下片是环境的烘托,相思一定要配上秋风、秋雨才算完整,再加上雨打芭蕉的听觉触动,淡淡的忧愁立马化成了“夜长人奈何“的彻夜难眠。全词写愁景、愁情,却不带一个”愁“字,是写相思之语的佳作。

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5)

2.第二种解读

如果按这种解读,大概这就是李煜最“艳“的一首词了。这是一个春宵夜,词的上片,从男子的审美的角度观察爱人的美,”淡淡衫儿薄薄罗“何等绝美,而”轻颦双黛螺“则是她的羞容。词的下片屋外是秋风秋雨,屋内是郎情妾意,窗外是雨打芭蕉,窗内是女子的一叹!她的愁显而易见。

李煜最经典的四首诗(李煜争议最大的一首词)(6)

两种解读似乎都说得过去,历代也为此争论不休,究竟何意或许真的只有回到千年前,当面问问词中之帝才可知。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