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的 清代皇帝只有他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

清入主中原后,很多体制上沿袭了明代,尊孔孟、重礼仪,大兴科举。可一直被汉人视为传统文化的嫡庶观念却没有得到继承,至少在立储上没有表现出来。有清一代,真正以嫡子继承皇位的只有道光皇帝一人。

清朝有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的 清代皇帝只有他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1)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有过立嫡的想法,也付诸了行动。太子胤礽就是原配皇后赫舍里所生,无奈所琢非玉,两次被废,最终也没能了却康熙帝的心愿;乾隆帝与孝贤皇后富察氏夫妻情深,先后立下的两位储君都早年夭折,立嫡一事也成了乾隆帝一生的憾事之一。

这件事终于在嘉庆帝的手上得以实现,他的原配皇后喜塔腊氏为他生育的皇子绵宁以嫡长子的身份登上了皇位。对于道光帝来说,他是幸运的。可是他的生母喜塔腊氏却是不幸的,其一生却历经坎坷,连去世时也没能享受到皇后该有的哀荣。

清朝有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的 清代皇帝只有他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2)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嫁给永琰成为嫡福晋。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生皇二女(4岁夭折),四十七年(1782年)生皇二子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为道光帝。当时正值皇长子已夭折,绵宁的诞生对永琰夫妇来说是个极大的安慰。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喜塔腊氏又生下皇四女,此女后封庄静固伦公主,下嫁蒙古。从喜塔腊氏生育的情况来看,说明她与永琰之间的夫妻感情和睦。遗憾的是,此后喜塔腊氏再也没有生育过儿女。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元旦,乾隆帝兑现自己自己在位不超过皇祖的诺言,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帝之位传给了永琰,同时奉太上皇谕旨,喜塔腊氏被立为中宫皇后,和嘉庆帝一同迁往毓庆宫居住。可惜的是,喜塔腊氏仅仅当了一年零一个月的皇后便撒手人寰了。

清朝有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的 清代皇帝只有他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3)

嘉庆帝即位之初仅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军国大政全掌握张乾隆手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儿皇帝。在太上皇的淫威下,嘉庆帝的日子并不好过,处处以乾隆的旨意行事,就连“二皇帝”和珅他也奈何不得,有时还得看他的脸色。作为皇后的喜塔腊氏处境就更加艰难了,她不仅要打理后宫,还得处处侍奉太上皇,整天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生怕触了乾隆的霉头,给丈夫嘉庆带来不测。

按大清礼制,皇后去世乃是国丧,但喜塔腊氏的丧事级别却是清代皇后中最低调、简略的。按典制,逢皇后之丧,皇帝应辍朝5日,服缟素,每天祭奠三次。大臣命妇则服布素,朝夕哭临3日。百日内,皇帝要亲临致祭。可是,嘉庆帝顾虑很大,生怕隆重操办皇后的丧事会影响乾隆的情绪,所以丧事的规制大大降低。

清朝有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的 清代皇帝只有他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4)

尽管减杀了皇后的丧制,但并不代表嘉庆帝对喜塔腊氏没有感情,在嘉庆八年(1803年)十月,昌陵告竣之日,嘉庆帝为皇后举行了隆重的安葬典礼。嘉庆帝亲率绵宁到陵前举哀致祭。为此,他还赋诗一首,以表达对结发之妻的怀念之情。这时,离喜塔腊氏去世已过七年,如今感念皇后贤德,才将内心深埋的愧疚之意释放出来。

但喜塔腊氏一生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原配皇后,弥补了历朝都不是嫡长子继承大统的遗憾,在嘉庆帝和喜塔腊氏的共同努力下,当然也是上天的庇佑下,使喜塔腊氏唯一的皇子总算是健康地活了下来。

清朝有没有嫡子继承皇位的 清代皇帝只有他以嫡子身份继承皇位(5)

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初十日,嘉庆帝用雍正始创的秘密立储制,亲书绵宁之名,内定为皇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在热河暴亡,按遗命,绵宁即位。喜塔腊氏最终被谥为:“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自己所生的儿子得以继承大统,这也是喜塔腊氏不幸中的万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