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口语王江涛(相约岸上见)

12月24日,为期三天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拉开帷幕。目前驻青高校学子们的复习进度条是否按计划压实?他们的备考状态如何?备考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距离开考30天之际,记者探访了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考研自习室,在这里看到了那些挑灯夜战的倔强身影,听学子们将自己的考研故事娓娓道来,也见证了他们如何为梦想全力以赴。

沮丧时总有重新振作妙招

夜晚9时30分,当整个城市开始逐渐进入睡眠模式,海大鱼山校区教学楼还是一派灯火通明的景象。记者走上教学楼三层,一眼就看到了医药学院2019级1班学生卢永健——1.9米的大个头面壁而立,喃喃背着政治课,很难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我是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准备考研的,这个阶段可能是我长这么大最难忘的一段时间了。”回忆几个月来的备战经历,卢永健说,为了专心复习,他暑假都没回远在广西的家,每天早上8时准时坐在课桌前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吃完饭后继续学习,直到晚上10时才回宿舍,还要继续刷一会时政视频,几乎每天都是临近0时才睡。每当他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在教室里,一抬头总能见到同学们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看到大家都在拼,自己就没有理由放弃,就这样一天天挺过来,进入到向着目标冲刺的阶段。

考研复试口语王江涛(相约岸上见)(1)

卢永健在走廊上面壁轻声背着政治。张琰 摄

“复习时,遇到那些努力学习了很久还是没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我就会感觉比较沮丧。”卢永健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免不了进入低谷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勉的妙招,而他的办法是上网看一看目标院校的风景,憧憬一下明年在新校园学习的场景,便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斗志。

同学互勉传递梦想的力量

“目前准备得还行吧,不过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要巩固。考研就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学习掌握知识点的过程。”记者遇到水产学院2019级海洋资源与环境班的学生黄艾柯时,他正“啃”着专业课,“下颌无角质边缘”“下咽齿3行”“侧线鳞”等在非专业人士看来特别拗口的专业词汇,从他的口中熟练背出。习惯于出声背专业课,所以黄艾柯特意站在走廊角落里学习,“怕在自习室里打扰同学休息”。他告诉记者,考研的同学相互体谅、相互打气是海大的风气。

将考研目标锁定于本校渔业资源专业,黄艾柯于今年6月开始正式进入备考状态。“我考本校,我的舍友要考中科院。我们俩相比,他的压力更大。”黄艾柯说,每天6时40分,舍友会准时从宿舍离开,简单吃点早饭就开始学习。两人曾约定,舍友出门前要把喜欢睡觉的黄艾柯叫醒,免得他睡过头。从那之后,舍友几乎一次不拉地用手握着黄艾柯的胳膊,把他轻轻拖起来,拍拍肩膀,然后才出门。“这个过程其实特别让我感动,他拉我的时候,我总能感受到一种为梦想坚持到底的力量,受到他的鼓励,我就能立即清醒过来,洗漱好出门准备开始学习。”黄艾柯说,舍友、本班同学以及高中同学有空的时候都会一起聊聊备考的事,说得最多的就是相互打气的话。

分秒必争“吨吨杯”成标配

医药学院2019级药学专业学生刘娟艳放在教学楼内的“家当”不少,除了书包、书本、多种文具,还有抱枕、两件不同厚度的衣服,在走廊上还有特意准备的三把座椅,每把高度不同,各具特色——最矮的是一把无腿靠背椅,中等高度的是一把折叠椅,最高的是平日常见的办公椅,“一把椅子坐几十分钟,感觉累了就换另一把,否则容易腰疼。”记者还注意到,身形娇小的刘娟艳用的水杯是超大号的“吨吨杯”,几乎能装1升水,而这也几乎成了考研学子们的“标配”,因为用这样的杯子就可以节省下频繁接水喝的时间了,而有的学子干脆拎着小号暖瓶上自习。

考研复试口语王江涛(相约岸上见)(2)

刘娟艳坐在无腿靠背椅上学习。

记者了解到,为了节省时间,除了吃饭,刘娟艳多数时候都是在教学楼待一整天,中途不回宿舍休息。这样的学习状态,她已经坚持了9个月,“虽然有师哥师姐建议不要把备考‘战线’拉得太长,但我觉得我是‘笨鸟’类型,一定要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刘娟艳坦言,备考到现在真的很累,可是每天只要一来到考研自习室,“心里那股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就又来了,就是这股劲支持着我。”

复习资料花费几百元常见

走进海大考研自习室,几乎每名学生的桌子上都摆满了厚厚的课本,海洋生命学院2019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詹瑞敏书桌上的书,似乎显得格外厚一些。记者看了一下,除了英语、政治、专业课书籍,还有不少考研资料和习题。

考研复试口语王江涛(相约岸上见)(3)

詹瑞敏正在翻阅自己购买的考研资料。

“我是从今年暑假开始备考的,听师哥师姐介绍,不能只看专业课书本,还需要多做练习,同时购买一些必备的考研资料。”詹瑞敏说,桌上的资料都是他备考几个月来陆续买回来的。前几天小詹仔细算了一笔账,发现光买资料就花了大约1000元,“算出来还是吓了一跳,这个数也不算少了。”詹瑞敏说,虽然父母对自己从不吝啬,但考虑到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平时就不愿意多向父母伸手,这些买资料的钱,也都是自己从生活费中省出来的,买的也都是必备的资料,对于复习帮助很大。记者了解到,目前学生为备考购买资料花费在七八百元的情况很常见,有些同学购买网络辅导课程,则往往要花费几千元。(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张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