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锦瑟讲了什么(李商隐的锦瑟到底在讲什么)

李商隐的《锦瑟》,堪称是古代难懂的诗之一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美很伤感,但读完之后,却不太能懂他在说什么其实古文届,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就是如果你不能自圆其说解读《锦瑟》,那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诗词今天我会把里面所有的典故以及李商隐的生平串联起来,我们一起试着去解读一下这个千年前留下的谜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李商隐的锦瑟讲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李商隐的锦瑟讲了什么(李商隐的锦瑟到底在讲什么)

李商隐的锦瑟讲了什么

李商隐的《锦瑟》,堪称是古代难懂的诗之一。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这首诗读起来很美很伤感,但读完之后,却不太能懂他在说什么。其实古文届,有一个不成文的默契,就是如果你不能自圆其说解读《锦瑟》,那就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诗词。今天我会把里面所有的典故以及李商隐的生平串联起来,我们一起试着去解读一下这个千年前留下的谜题。

第一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的“五十弦”出自《史记·封禅书》,里面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太帝派素女弹奏五十弦瑟,因为太过于悲伤,太帝听着泪流不止,所以下令“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减掉一半。我们常见的弦乐器,也就四弦、五弦、七弦,但锦瑟偏偏要五十弦。有些人生来就是比别人更加敏感多情,大家说放下吧放下吧,但有些人就是放不下,所以这份多出来的情(弦),要一弦一弦追思华年。再来说锦瑟这个意象,其实他以前就写过,就是给妻子王晏媄的悼亡诗,“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当时他们在异地,等李商隐赶回家,发现妻子已经病逝,只留下昔日一起弹奏的锦瑟,所以锦瑟也是在自喻。

知道这两点之后,你再看一下后面的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讲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起舞,等梦醒了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周。于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这是原本的典故,但李商隐这里重新诠释了它的内涵,晓梦迷蝴蝶,破晓时分的梦,也就是处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界处,一切似真似假,美丽梦幻即将破灭,我却仍然痴迷不舍。你仔细想越到破晓越迷恋,这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我是知道这终究是一场梦一场空,但我还是忍不住入迷。是不是在说,我知道认识终究会面对生离死别,我也知道如今一切都已成空,但我还是忍不住思念。

紧接着”望帝杜鹃“出自《华阳国志·蜀志》,讲的是商周时期古蜀国的国王望帝,年轻时统治有方,后来禅让隐居西山。相传他晚年深陷悲愤之中,于是去世后化为杜鹃鸟哀声啼哭。李商隐同样借用了这个典故,又突破了这个典故,望帝是在讲一种耿耿于怀,但它是一种“晚景”,李商隐却用“春心”这种富有朝气的词,来形成一组反差。他曾在其他诗里写到“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心莫争,因为结局是相思成灰,所以他明知道“春心”的结局,但仍然要“托杜鹃”,你明白了吗?其实和前面的晓梦迷蝴蝶是同样的含义,纵使知道结局注定,但我仍要至死不渝。

从第一句话的天生多情追思,到第二句的痴迷不休,再到第三句李商隐又翻出一层意思,“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珠有泪出自《博物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其眼成珠”;蓝田则是指当时长安附近的蓝田山,因盛产玉山而闻名。所谓玉生烟,指的是美玉在阳光的照耀下,会蒙上一层朦胧的青烟。一个是沧海月明,一个是蓝田日暖,一个明媚的夜晚,一个是温暖的白天,都是很美好的场景,然而接的却是美珠有泪、良玉生烟。有泪代表着终究是意难平,生烟意味着终究还是缥缈无依,所以之前的所有追思,最终化为了一种深深的无奈。

我们再这样看,情绪一层又一层递进,自然而然抛出了最后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事已至此,现在深情地追忆还有用吗?答曰“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迎娶王晏媄是完全改变了他一生命运轨迹的一件事,因为王晏媄的父亲王茂元和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这两个人是水火不容的对立派,相当于李商隐背信弃义另投别门。事实证明,李商隐后半生不受重用到处奔波谋生,夫妻俩即便感情深厚但聚少离多,妻子去世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酿成了一生的遗憾,所以这样的悲剧,其实是自己一早就种下的。当时惘然,当时一定是比此时更快乐的,但这种快乐中又透着一股有所失的怅然,连快乐都小心翼翼怕它消散,但又知道它注定会消散。

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自己不该喜欢的人,即享受这种心动,又害怕终究会失去。当然了,这首诗也可以有不同的解法,除了爱情之外,也可能是时光老去,梦想不再、徒留怅然。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