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

我爱呾潮汕话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1)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2)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3)

潮汕方言微信表情

最近,电影《复联4》风靡,“90后”小陈和同学小潘互发“你有去看电影啊无?”“我有去看了”、“食啊未?”“食好哇。”、“啰做尼?”“爱坐啰哩去踢跎。”像小陈和小潘一样,如今不少汕头人喜欢在微信中使用潮汕方言表述,他们认为,潮汕方言易于表达,能惟妙惟肖地表达某种即时的心理状态。然而,方言的有些音节在输入法中打不出来,也就是说“无字可写”,或者说“个字写唔出”。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4)

那么,“潮汕方言写作需要做文字规范吗?”就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方言学教学与研究的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林伦伦教授。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5)

林伦伦教授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6)

方言语词令潮汕人心领意会

在当代,语言的交流通过网络、微信等聊天工具在网络空间广为流传,有的还通过生动的卡通造型图片,配上口头禅,如“禾惜”、“吕肉着痛”、“做尼”等,许多都是使用同音字或谐音字代替。

远离家乡外出读书的小陈认为,潮汕方言说起来格外亲切,就像面对面口头聊天一样。“虽然普通话也能表达清楚,但潮汕话有很多俗语,比较易于表达”,就如“乌暗晕”(晕菜)、“卡鞋灾?”(知道吗)、“肚妖”(肚子饿)、“卤你”(讨厌你)等,一说起潮汕方言,小陈向记者罗列了一大堆口头语。

潮汕方言中,有些潮汕方言词语与普通话差别很大,如毛毛雨叫“雨微”,起雾叫“朦烟”,夏天叫“热天时”,玉米叫“幼米仁”等,这些潮汕方言中的土语词,土得让外地人看了不知所以然,却令潮汕人一看即心领意会,生动亲切。

“潮汕方言并不仅仅是‘土话’,潮汕话是广东省东部沿海潮汕地区的方言,属于汉语方言的闽南次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林伦伦教授表示,潮汕方言是研究汉语语音史、词汇史的宝贵材料,历来受到汉语方言学、汉语音韵学、汉语史学家的重视,例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等先生。

聊天记录潮汕话(微信聊天你用潮汕方言吗)(7)

《潮声十五音》是潮汕人编著的最早字典

针对潮汕方言的研究,林伦伦教授认为,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英美等国传教士所编写的英潮对照教材、字典和词典。1913年,《潮声十五音》出版,这是最早一本由潮汕人自己编著的同音字典,由当时的饶平隆城(现属澄海莲华镇)人张世珍编写。“自《潮声十五音》韵书式同音字典面世以来,估计已出版数十种字典,发行总量可达300万册,其中《潮声十五音》的发行量近100万册。”

一直以来,语言学家一直尝试对潮汕方言字进行考证和整理。早期的潮汕方言研究以潮州话为代表,将其作为描写研究的对象,有1943年出版的翁辉东的《潮汕方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潮音字典《北京语音潮州方音对照潮州音字典》、有詹伯慧和李永明的同名著作《潮州方言》等。

1960年,广东省教育部门推出了“潮州话的拼音方案”,潮语拼音推出后应用相当广泛,尤其是在字典辞书中广泛使用。林伦伦教授介绍,当时潮汕地区中小学语文老师几乎人手一本《潮州音字典》,这些字典里面的注音用的就是潮语拼音。“1992年,由我和李新魁合作的《潮汕方言词考释》出版,该书历时三年编写,从语音、词汇到语法,收录了大量潮汕方言字词的写法、出处和释义,该书还获得首届潮学研究特等奖。”

1995年,为了添补旧字典的不足,改正旧字典的错讹,林伦伦教授主编了《普通话对照·新编潮州音字典》,除把《新华字典》所载的近万个常见字基本上收录外,还把收集到的潮汕方言俗字、已考释出来的本字悉数收入。

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粤东闽方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逐步转移,汕头话逐渐取代了潮州话的代表语地位。尤其是在潮汕三市分立之后,为了避免大的地域泛称概念与小的具体行政区域概念的混淆,所以称“潮汕话”或“潮汕方言”更好些。据林伦伦教授介绍,上个世纪40年代,当时北京的“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绘制的中国语言地图,就把粤东闽语区称做“潮汕方言区”了。所以,潮州籍学者翁辉东先生1943年在上海出版他的大作时,也定名为《潮汕方言》,并在自序中说明原因:“纪元之廿二年,上海申报六十周年纪念,印行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分省地图》,有言语区域一页,题曰‘潮汕方言区’。”

“语言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潮汕方言目前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过去的一些词语今天不说了,也增加了许多普通话甚至英语词语。”采访中,林伦伦教授告诉记者,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汕头话中出现了不少英语单词和马来语词,如来自英语的“啰哩”(汽车)、“术球”(投篮)等,来自马来语的“五脚砌”(骑楼下)、“咕啤”(咖啡)等,到上世纪70年代这些词语慢慢淡出了潮汕方言,“今天潮汕话中引入了不少的普通话、英语或者粤语的单词,这些新外来语成为潮汕话保持其活力的重要元素。”

潮汕方言至今仍然是生命力很强的方言之一,是潮人在海外潮人社区的“通行证”。“俗话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大海,有大海的地方就有潮人’,而我认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汕话’。”林伦伦教授说道,要做好方言研究,应先做好语言资源抢救式的保存、保护工作,然后才据此开展传承与研究工作。同时透露,保护语言资源已被列入了国家层面上的议事日程。“国家成立了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心,组织了大批语言学家和语言工作者开展语言资源的调查保护工作。”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林伦伦教授认为,微信流行“说”潮汕话的现象是好事,然而不赞成随便写同音字,方言写作用字需要规范。为此,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林伦伦方言茶话”中已经推出了《方言写作用字“乱象”种种》、《方言的本字及其在方言写作中的应用》、《同音字、训读字及其应用》等系列文章,希望能在社会中产生影响,争取在各方努力下,使方言写作用字越来越规范。

记者:陈文惠

摄影:陈海鸿

编辑:笑云 伟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