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经典故事以暴易暴(多行不义必自毙)

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公主为妻,叫做武姜,她生下了郑庄公和共叔段。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是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籍生”,武姜因此讨厌郑庄公。

成语经典故事以暴易暴(多行不义必自毙)(1)

武姜溺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郑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天险制邑作为他的封地。郑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方,不能分封。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大城京邑,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臣祭足劝他说京城太大,郑庄公说没有办法,这是母亲姜氏非要他这么做的。祭足说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让他的势力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郑庄公就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成语经典故事以暴易暴(多行不义必自毙)(2)

公元前722年,共叔段不断地占领土地,屯集粮食,准备谋反,公子吕等人劝郑庄公早作防备,郑庄公表面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实际上也在暗地里做着准备,秘密掌握共叔段反叛的证据,最终平定了武姜与共叔段的叛乱。

成语经典故事以暴易暴(多行不义必自毙)(3)

郑庄公与共叔段的王位之争,按传统观念,长子是王位的天然继承者,不容有违背。这样,郑庄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当的一方,而共叔段夺取王位的图谋,便是不合理的、不正当的。

成语经典故事以暴易暴(多行不义必自毙)(4)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会自取灭亡。

成语经典故事以暴易暴(多行不义必自毙)(5)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作恶的人,搞阴谋诡计的人,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