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禅师改变命运(农夫说出家人是不劳而获)


云谷禅师改变命运(农夫说出家人是不劳而获)(1)


从前,世尊带领弟子在摩竭陀国人间游行。

那时,正值播种季节,耕者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的五百架犁都套上了轭。

世尊着衣持钵,来到耕者干活的地方,站在一旁。

耕者正在分发食物,他看见世尊站着乞食,便说道:“哦,沙门!我耕田,我播种。耕了、种了,我有吃的。沙门!你也应该耕田,也应该播种。耕了、种了,你就有吃的。”

世尊说:“婆罗门啊!我也耕田,我也播种。耕了、种了,我有吃的。”

耕者说:“可是我们不会看见世尊乔达摩的轭、犁、犁头、刺棒和耕牛。”

世尊说:“信仰是种子,苦行是雨水,智慧是我的轭和犁,谦逊是犁把,思想是辕轭,意念是我的犁头和刺棒。控制身体,言语谨慎,饮食有节,我以真话作砍刀,柔顺是我的解脱。

勤奋是我驾辕的牛,运载解脱,一直往前,永不返回;到达那里,没有悲哀。进行这样的耕种,就能结出永恒之果;凡这样耕种的人,能摆脱一切痛苦。”

于是,耕者不仅发心布施,还在世尊座下出家,后来成为又一位阿罗汉。

出家人严持戒律,少欲知足,教化于无形,使众生脱离烦恼苦海,人与人之间更善良和睦。世俗之人耕有相之田,种有形之地。有形之田地好耕,无相之心地难种。

出家人耕无相心田,种无念心地,收获的是清净无为的菩提之果。(节选自《古道清凉》纪录片)

云谷禅师改变命运(农夫说出家人是不劳而获)(2)


《杂阿含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一那罗聚落,住一那罗林中。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入一陀罗聚落乞食,而作是念:今日大早,今且可过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作饮食处。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五百具犁耕田,为作饮食。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遥见世尊,白言:“瞿昙!我今耕田下种,以供饮食,沙门瞿昙亦应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佛告婆罗门:“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婆罗门白佛:“我都不见沙门瞿昙若犁、若轭、若鞅、若縻、若镵、若鞭,而今瞿昙说言:‘我亦耕田下种,以供饮食。’”

尔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即说偈言:“自说耕田者,而不见其耕,为我说耕田,令我知耕法。”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智慧为时轭,惭愧心为辕,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包藏身口业,知食处内藏,真实为真乘,乐住为懈息,精进为废荒,安隐而速进。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善耕田!瞿昙!极善耕田!瞿昙!”

于是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闻世尊说偈,心转增信,以满钵香美饮食以奉世尊。世尊不受,以因说偈得故。即说偈言:“不因说法故,受彼食而食。”如是广说,如前为火与婆罗门广说。

时,耕田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白佛言:“瞿昙!今以此食安着何处?”佛告婆罗门:“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堪食此食而得安身。婆罗门!汝持此食着无虫水中,及少生草地。”

时,婆罗门即持此食着无虫水中,水即烟起涌沸,啾啾作声。如热丸投于冷水,啾啾作声。如是彼食投着无虫水中,烟起涌沸,啾啾作声。

时,婆罗门作是念:“沙门瞿昙实为奇特!大德大力,乃令饮食神变如是。”

时,彼婆罗门见食瑞应,信心转增,白佛言:“瞿昙!我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中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彼即出家已,独静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

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云谷禅师改变命运(农夫说出家人是不劳而获)(3)


溯源法语

微信公众平台

由在家信众个人创建并管理

不代表任何组织和机构

所发内容

多选自大悲寺 - 溯源佛教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