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

李白是一个很狂的人。

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又说他:

“太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1)

李白收到诏书,宣他上殿,他自己也很高兴: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后来在朝堂上,李白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牛气冲天。

但他最终被赐金放还。

即使如此,他还高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2)

这样的李白,赤诚坦率得可爱。

后人喜欢李白,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疏狂,而是因为他的这种赤诚。

终其一生, 李白都像是一个少年。

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李白曾写过自己: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他又说自己“十五好剑术”,而且剑术颇为精通,因此在《侠客行》里写下: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在李白眼中,自己注定是不寻常的那一个。

但在他24岁那年,他也遭受过被人看不起的经历。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3)

开元十三年,24岁的李白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因为他才华出众,仗义疏财,因此一路走来,处处被人恭维。

直到他到了李邕那里。

李邕是当时著名的大臣、书法家,好推荐后进,闻名海内。

唐朝时,士子想要出仕为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贤人的引荐,所以当时盛行拜谒之风。

初出茅庐的李白认为自己胸藏韬略,所以他前往渝州,拜谒当时的渝州刺史李邕。

在这期间,李白应该是遭遇了冷落。

想想也是,一个从边塞而来的青年,生性孤傲,动辄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作为经历过宦海浮沉的李邕,他自然知道人心险恶,伴君如伴虎,看到李白这样充满热血的模样,他或许会记起自己曾经的样子。

但更多的是,他会反感。

当我们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时,我们最讨厌的,就变成了曾经幼稚的自己。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4)

在李邕处遇冷之后,李白非常气愤,他写下一首《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开篇14字,直接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的典故: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自从庄子写出了《逍遥游》,“鲲鹏”就成了雄心壮志的体现。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5)

不仅李白在诗里引用,后世被称为“婉约派”的李清照也曾写过: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这里,李白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豪情,总有一天,我也会像“鲲化成鹏”,展翅飞向九万里的高空。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从这句诗中不能看出,李白遭受了在场人的嘲讽。

或许李邕对当时的李白也有些不屑:年纪轻轻,口气不小。

可是,谁又没有过想要改变世界的豪情万丈之时呢?

所以李白最后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孔子他老人家曾经都说过“后生可畏”,作为“过来人”的你们可不能看不起眼前的我们。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6)

这样的话,其实更像是不被理解后的牢骚。

就像一个小孩子,对着大人声称:我要改变世界。大人们嗤之以鼻,小孩子郑重地高喊:我一定会做给你们看的。

这就是李白的可爱,即使后来,他做了官,还是没有改变。

他始终以一腔赤诚面对这个世界。

或许这才是李白能写出那样曼妙诗句的原因——那些豪放或是苦闷的诗句,其实是他内心的映射。

后来,李邕去世,李白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还曾追忆: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即使曾经在李邕那里遭受了冷落,但李白并没有放在心上。

很久以后,他还是能记起李邕当年的英风豪气。

也或许,经历过朝中的一切之后,李白才明白了李邕。

李白最经典10句诗(24岁的李白被人看不起)(7)

李白这样的人,终究是当不了大官的,惟其如此,才在大唐绚烂的唐诗史册上,留下了一个伟大诗人的名字。#李白#

对于李白,大家怎么看呢?如果做官,他能做成什么样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