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杀匈奴真相(为了杀自己的儿子)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常常南下掳掠中原大地的粮食、布匹等物资。战国时期,燕国、赵国、秦国纷纷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派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驻守长城一线。匈奴迫于秦国的压力,大多往北迁徙,只有少数部落还在临近长城一线活动。

汉武帝杀匈奴真相(为了杀自己的儿子)(1)

秦始皇去世后,蒙恬被赐死,长城军团改由王离统领。匈奴又渐渐南下渗透,逐渐来到长城以北一带。此时的匈奴单于是头曼。

头曼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做冒顿(mò dú),也就是太子,未来单于之位的继承人。次子姓甚名谁已经不知道了,只知道他是头曼的正妻阏氏(yan zhi)所生。作为一个父亲,当子女不止一个的时候,对子女有所偏爱是很正常的。对于现在的人而言,这种偏爱大多只关乎到父亲和子女;而对于古人而言,这种偏爱却往往关乎到父亲的妻妾。

头曼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是让冒顿主动放弃;第二条是把冒顿排挤出去,甚至是囚禁;第三条便是直接杀了冒顿。思来想去,头曼觉得第三条路最为稳妥。只要冒顿还活着,对小儿子而言始终是个威胁。

既然决定要杀,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杀。

亲自动手,多少有些不舍,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亲儿子啊!而且冒顿还是太子,未来单于的继承人,杀他不仅仅是家事,也是部落的事。倘若整个部落都知道是他杀了未来的单于,部落的人又将如何看待他。最后,头曼决定借他人之手来杀冒顿。

头曼统治匈奴时期,匈奴还未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南边是威震天下的秦国,东边东胡的各个部落已经联合起来,西边的月氏也愈发强盛,而北面则是冰雪苦寒之地,匈奴犹如困兽,三面被围,唯一的出路却是天然的死地。

当时,游牧部落和中原已经有所接触,对中原的一些做法也有所了解,其中就包括交换质子这一项目。质子就是人质,只不过级别比较高。现代人成为人质,大多是因为亡命之徒要保命,保的只是匪徒的命。古人成为质子也是为了保命,只不过他们是为了保住一个国家的命。

为了避免战争的频频爆发,保住部落的存续,游牧部落也学会了用交换质子的方式来换取结盟或者停战协议,而这也将成为头曼谋杀自己儿子的一个手段。

头曼找到了自己的太子冒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儿子啊!现在我们匈奴的形势并不是很好,三面环敌,剩下的一面则是冰天雪地。一旦打起仗来,我们匈奴可能就要灭种了。所以,我打算跟月氏讲和,这样我们就可以多一个盟友,就不用怕秦国和东胡了。不过估计得委屈你一下了。”

冒顿是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一听到父亲的话,他就大概猜到了:“父亲想让我去当质子。”

“是的。”

“若能让匈奴强大起来,当质子又如何。何况,当质子也未必有危险。只要给我匈奴一点时间发展,我们就能摆脱这种困境。”

“不愧是我的儿子,有胆识、有气魄,还有眼光。”头曼赞赏地点点头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却乐开了花——这小子上钩了。

于是,冒顿就踏上了漫漫质子路,原本他以为他会在月氏居住很久,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正着手准备让自己永远留在月氏。

冒顿到达月氏不久,头曼便下达动员令,他告诉自己的战士们,他们的太子到了月氏后,被月氏人欺负和虐待了,侮辱太子,犹如侮辱匈奴,我们要进攻月氏,迎回太子,顺便给月氏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汉武帝杀匈奴真相(为了杀自己的儿子)(2)

此时,远在月氏的冒顿正从一场酒宴上离席,回到下榻的营帐。突然,侍从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他匈奴打过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冒顿大惊失色,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知道继续待在这里一定会有危险。他赶紧跑出营帐,抢了一匹月氏王的宝马,匆忙中夺路而逃。

月氏王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突然感觉自己好像被耍了。这头曼也是够狠的啊!派儿子过来当质子,好让我月氏放松警惕,然后再突袭我月氏。只是,头曼用自己的儿子来做诱饵,好大的手笔啊!既然你要让儿子来送死,那我就送你一具尸体。

当月氏王的士兵来到冒顿下榻处时,却发现已经人去帐空。

冒顿在逃亡之路上,躲开了后面的无数追兵,也避开了路上遇见的一个个月氏人,几个昼夜之后,他终于回到了匈奴的领地,回到了自己父亲的面前。

冒顿如果死在了月氏,那他也足以自傲了。毕竟,这一场谋杀可是一个民族的首领亲自制定的,动用了两个族群的外交关系、数万士兵和人民,被算计在内的还有另一个民族的首领。如此大的排场,这世上也找不出几个了。

然而,冒顿却并没有死,不但没死,他还带着复仇的火焰回到了匈奴。

这一路,他已经想明白了一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