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存在的依据(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真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木牛流马存在的依据(木牛流马的原理是什么)(1)

上述几种观点,不一而足,究竟哪一种说法最符合木牛流马的原貌,至今仍难以评说。近日,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李刚把3000多块碎陶片复原成一辆完整的三轮马车,该车的断代在东汉与三国之间。他认为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这辆是一件殉葬品,只有实物三分之一大。高米,车厢高1米,全长米。该车有很多先进之处。首先,一般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这样,马不仅要费力拉车,还要承担车身的重量;而三轮马车的出现减轻了马的承重负担,增加了马车的稳定性,让它的牵引力更大,从而运送更多更重的货物。其次,传统二轮马车的车身和马之间靠“辕”连接,“辕””的长度注定了马车转弯半径大,不适合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而三轮马车在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车厢之间有个“转向器”,适合在狭窄山路上转弯。不过对于“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李刚也不能解释清楚。诸葛亮如果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没有留下详细的制作图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