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的材料里有没有用糯米(建造客家土楼用的三合土)

福建土楼的材料里有没有用糯米(建造客家土楼用的三合土)(1)

三合土

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

福建土楼的材料里有没有用糯米(建造客家土楼用的三合土)(2)

这些年来,在关于客家土楼的建造传闻中往往有这样的"三合土"之说:土楼能承载如此巨大的重量、且经风雨数百年而不倒,除了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外,其运用"三合土"来夯打墙体是建造土楼的技术之关键。而这个"三合土"的材料就是糯米、红糖和黄土混合而成的。

别说土楼先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买红糖和糯米,即便红糖不要钱任你挑,也不可能从百里外的产地翻山越岭挑回那么多的红糖来当土用。可不是么,建造一座土楼所要用到的土量是相当惊人的,用土楼人的话讲,建造土楼前要备好三大堆料:即一堆石料,一堆土料,一堆木料。为了备取土料和石料,有时候甚至要改变一大片的地貌。试想,如此之大的用量,有可能用上红糖和糯米么?!更何况所谓的"三合土"用料,其三者的比例差不多是相等的。为此,在远古的过去、没有公路的条件下是不可能用糯米、红糖和黄土混合制成三合土的;在而后的、有公路的计划经济年代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其一。

福建土楼的材料里有没有用糯米(建造客家土楼用的三合土)(3)

再说,红糖和糯米与黄土混合后,红糖是要氧化的,糯米也很难干硬。那么夯实的土墙要等多长时间才会硬化(干硬)呢?没有一定干硬度,土墙是不能向上重叠夯打的,否则就会垮塌。而且即便硬化了,土墙也势必变形,土楼人讲"反墙"。要知道,新打的土墙是很"小气"(不稳定)的:土的干湿度不一、土质中沙的含量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导致墙体变形。还有,当新夯打的土墙到了有一定的高度时,其本身在风干硬化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变形。夯墙的师傅们每天晚上收工时,都要严格检查是否有什么东西依靠在土墙的两侧,哪怕是一根小竹竿都不允许斜靠在墙上,目的是确保未风干的墙体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使其在静态中保持垂直,防止"反墙"。

其实,以红糖、糯米和黄土炼打的"三合土"并不是一种建筑材料。制作它的时候只是把这三种原料放在一块较平的大石头面上,用锤子或刀背反复敲打,并适当加一些水,使之融为一体成粘糊状既是。它不属于一种"建材",而是一种"补料"。其用途可大了:可以用来补陶类的大小缸、钵、坛,(如水缸、谷物缸或盛东西钵坛);还可以补被老鼠咬坏的米砻或磨损的米砻槽沟等等。在土楼的先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水泥的年代,这种"三合土"便是土楼先民们用着家用器皿补缺补漏、补痕补裂的好东西了。

福建土楼的材料里有没有用糯米(建造客家土楼用的三合土)(4)

上古时候的山区普通乡民,一口大缸、大坛、大钵,可算是家庭中较值钱的用具了。一是这种东西又大又笨重、且易破裂,从市场买回家来很不容易(那时候是没有送货上门的);二是陶类的器皿可防潮、防鼠,农家人十分喜欢。因此,万一有点破裂、损残了,能补的就得尽量用"三合土"补一补,以做到物尽其用。(有的人家还请篾匠师用竹篾把缸或坛钵箍匝起来,民间称"匝缸",使之更为结实耐用。)可见,这种"三合土"在当时农家人的生活中有着多大的作用。

图文来源于网络

福建土楼的材料里有没有用糯米(建造客家土楼用的三合土)(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