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到了为什么要祭祖(祭祖大节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还有的地方称为送羊节。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由来

传说一:传说地藏菩萨(阎王爷)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同时这一天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连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目莲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入饿鬼道中,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中元节到了为什么要祭祖(祭祖大节中元节的由来)(1)

中元节禁忌

农历七月,是民俗上的“鬼月”,在一般人眼中总有几分神秘色彩,尤其家里有长辈的话,对于农历七月更有百般禁忌,诸如:

(1)吃饭时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上;

(2)晚上不可吹口哨;

(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

(4)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

(5)床头不能挂风铃;

(6)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诸多禁忌,难以尽述。对于许多人来说,倒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论灵验与否,至少也能求个心安。

中元节到了为什么要祭祖(祭祖大节中元节的由来)(2)

祭祀

习俗之祭祀

在桂东的习俗中,“七月半”是清明节之后的另一重要的祭祀时节。其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清明节往往聚族而祭,“七月半”大多是一家之祭。陕西临潼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晋南地区则习惯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江苏省吴县中元节以锡箔折锭,沿路焚化,谓之“结鬼缘”。

中元节到了为什么要祭祖(祭祖大节中元节的由来)(3)

放天灯

习俗之放灯

天灯

传说天灯是诸葛孔明发明出来迷惑敌人用的,也叫做孔明灯。七月十五这天放天灯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

中元节到了为什么要祭祖(祭祖大节中元节的由来)(4)

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晋西北的河曲县城,紧临黄河。每到七月十五夜晚,黄河河灯蔚为壮观。闽南人、台湾人习俗,中元节祭拜时,会在各水域先放流灯火,迎接到来的亡魂,号称水灯。

中元节到了为什么要祭祖(祭祖大节中元节的由来)(5)

祭祀土地

习俗之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