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

小昭 时拾史事 昨天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1)

▲专栏| 罪案史录(十七)

文/赵小昭(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判词」是古代司法官员断案决狱的裁决文书,亦是处理日常公务和发表评论的一种应用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法院判决书”。

判词属公文套话,大多数是刻板冗琐的,但也会偶见少数“被仕途功名耽误了的喜剧演员”,在史料典籍中留下的妙语生辉、风趣诙谐的判词佳作。

本期【罪案史录】从古代“名公”们的经典判词说起——“断案呢,讲究的是个说学逗唱”!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2)

张咏(946—1015年)字复之,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

他与田锡、王禹偁在《宋史》里合传,“三人者,躬骨鲠蹇谔之节,蔚为名臣。”他在吐槽寇准时发明了成语“不学无术”...

这样的介绍大家可能还是“跟他不熟”。钞票熟吧?他就是传说中的“真·金主爸爸”——「纸币之父」。公元1005年(宋景德二年),六十岁的张咏在蜀地任发明了“交子”,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3)

▲宋代交子与纸币发行,图自 “中华史诗美术大展”

张咏虽进士出身,但自幼习武精通剑术,遇事能动手就绝不动口。

他任崇阳(今湖北崇阳县)知县时,偶然发现一个管理钱库的小吏从钱库中出来时,头巾里藏了一枚铜钱。

贪污一文库钱也是贪污。张咏立命杖责。这个小吏应该是薅“赵家羊毛”习惯了,非但不认错求饶,还态度嚣张地说:

“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

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

一毛钱的事儿,也值得你上纲上线的打我?老子怕个毛,有本事你来杀我呀!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4)

“斩我”这个要求是有点过分(量刑过重),但是张咏为人直爽,立马答应了他,判词曰:

“一日一钱,千日一千;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翻译成现在流行的“心灵鸡汤”、“深度好文”就是:贪污腐败并不难,关键是你要有每天偷一文钱的恒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宋国库总会被你偷光的...当绳子有了决心,木头都锯得断;当水专注时,石头也能砸出个大坑。

判罢仗剑下阶,亲斩小吏之首,然后申报上司,自请擅杀之罪。上司只能......呵呵。这是成语“水滴石穿”的由来。

淳化五年(994)九月,张咏任益州(今四川成都)行政长官,刚一到任就发生一桩“盗杀耕牛案”,一农夫趁战乱私杀耕牛后跑路了。这在当时绝对是“大案要案”。

为了让他归案自首,张咏先是拘禁他母亲逼其自首。哪知等了十来天都不见动静,担心老太太身体吃不消,将其释放,换成他老婆拘押起来。

结果那人连夜赶来投案自首。这不孝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差别对待,惹得张咏大怒。判词曰:

“禁母十夜,留妻一宵。倚门之望何疏?结发之情何厚?

旧为恶党,因之逃亡。许令首身,犹尚顾望。”

判罢将这人斩首示众。其他犯案潜逃者纷纷回来自首,张咏全部遣散回家,劝其归业。宋真宗对他的评价是:“咏在蜀,吾无西顾之忧。”

据说,此后四川所有的“粑耳朵”(四川方言,指男人怕老婆)都改叫老婆为“小妈”、“姑奶奶”,逢人便说自己是孝子。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5)

▲2006春晚小品《耙耳朵》

宋代法令规定:“诸僧道辄娶妻,并嫁之者,各以奸论,加一等,僧道送五百里编管。”出家人属公众人物,具有比社会第三人更高的“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的义务和要求。

当圣僧、道长们动了凡心,犯下色戒时,官场“名家”们又会有怎样既佛系又诙谐的判词呢?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6)

灵隐寺有个和尚叫了然,迷恋妓女李秀奴,情到深处,还在手臂上刺字:

“但愿生从极乐园,免教今世苦相思。”

烟花之地花费钱财如流水,很快了然就衣钵耗尽,但仍旧执迷不悟。这夜,他喝醉了再次登门,因为拿不出钱,李秀奴不接待他,他一气之下舞起“醉罗汉拳”竟把李打死了。

时苏东坡知杭州,他审完此案,判了然死刑。

作为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兼高级领导干部的苏大才子,当然是“以词代判”一显文采了,判词名《踏莎行》:

这个秃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类似的还有《新编醉翁谈录》(宋.金盈之)里《判僧奸情》,讲的是有个僧人骗奸年轻尼姑,审案的是江浙左丞方国珍。他以调戏民女,有伤风化罪名判这个僧人死刑---按照当地处治桃色案犯的惯例:装猪笼里沉江。判词名《望江南》:

江南竹,巧匠织成笼。

赠与吾师藏法体,碧波深处伴蛟龙。色即是成空。

一般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身为佛门弟子,将死等于是马上见我佛,想一想还挺开心的。他听了方国珍的判词,觉得很优美又切题,忍不住回了一首《忆江南》:

江南月,如鉴亦如钩

如鉴不临红粉面,如钩不展翠帏羞,空自照东流。

《望江南》和《忆江南》后被收入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单看没啥意思,只是咏物词,抓住柳、竹、月三者的特征加以拟人化地发挥,要和主人公的遭遇结合方显其意境之绝妙。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7)

上学时无数次听老师讲“推敲”,“苦吟”诗人贾岛骑着小毛驴想了一路,僧是“推”门呢?还是“敲”门呢?结果,驴冲撞了长安市的一位大官——诗坛领袖韩愈。这一撞不仅撞出了答案《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还撞出了一段佳话,甚至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听得多了,不免开始联想,一个和尚不好好的诵经打坐,趁着月色去人家门外,还考虑是“推门”还是“敲门”,这究竟是为哪般?---下面这两位官员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荣升老爷的祝福语(判词还能这么写)(8)

清代康熙年间,福建泉州“风月庵”内有一年轻小尼姑,她如 《思凡》等戏剧作品中的女尼姑一样,大多是从小被送到寺庙或被迫出家的,身在青灯下,心却系红尘。

她爱上了一位姓孙的公子,想还俗嫁给他,便向州衙递上呈状。

泉州知府接状后,判词曰:

“准,准,准你嫁夫君。去禅心,超梵尘,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令期间,当地崇仁寺的一名和尚,与对面大悲庵的一名尼姑对门相望,日久生情,终偷尝禁果。

不久,他们的“蒲团情”让附近邻居发现了,邻居欲借此敲诈他们,未能如愿,于是邻居将此事告官。

僧尼被传唤到了县衙,郑板桥见他们年轻貌美正是一对儿,不忍拆散,于是责令他们即刻还俗,结为夫妻。判词名曰《七律》: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规寂,此后敲门月影遥。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 记取当年郑板桥。

贾岛:推!推!推!

参考资料:

《宋史·张咏传》 《四庫全書.西湖遊覽志餘》- (明)田汝成

《皇明诸司公案》第二卷《齐太尹判僧犯奸》

《古代判词赏析》-2016-01-15中国法律评论

《名公书判清明集》上海涵芬楼影印版

《“淫僧” | 是道德的沦丧还是文人的意淫?》本文作者

罪案史录系列

超级上访 丑男骗婚案 黑店 误入白虎堂

道德刑场 生辰纲 文字狱 水浒女子图鉴

劫囚案 审死官 包青天 古代刑侦 白莲教母

西门庆爱打官司 杨乃武案 玉堂春 阿云之狱

武松斗杀 西游记和《大明律》 嫁给强奸犯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作者赵小昭:现居于成都,大龄未婚问题美少女。专注于一切有趣无意义之事,做浮华时代清醒的看客。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