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

文|兵法天下【作品】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1)

导语

谢灵运,何许人也?“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缔造者,中国“山水诗”的一代宗师。然而我们今天不谈论他的“才”,只说说他的“狂妄”。


时光穿梭到东晋时时期,江左“谢家”和“琅琊王氏”,并称天下两大名门望族。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落入寻常百姓家”,说的正是他们。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2)

纵观史册,就在此期间,谢家名人辈出,豪杰涌现,如谢安、谢玄、谢石等诸多名臣名士。而作为谢家子弟,谢灵运无疑便是含着金汤匙出生,集“官二代”、“富二代”一身的世家子弟。

最为炫耀的是他具有两重身份,不仅是谢玄的孙子,同时也是王羲之的外孙。而且论家世,他是名门之后,论天资,更是少年聪颖,若转世灵童。由于优越的家庭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其少年时期,便有“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之美誉。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3)

才高独得“一斗”的“老谢”,有着致命的弱点——放荡不羁,任性妄为

今天不说谢灵运的才情横溢,也不说谢灵运的“山水诗派”,只来说说谢灵运之死。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4)

死的确不好玩,但老谢确实“好玩”
  • 据史料记载,谢灵运年仅十八岁之时,就承袭了祖父“康乐公”的爵位,同时朝廷还破例授予他一个“员外散骑侍郎”的小官,这虽是一个起步小官,没什么实权,但却常常有很多升迁的机会。这时心高气傲的谢灵运就不要这种凭空得来的闲官,认为自己的满腹经纶,是如祖父般的安邦辅国之才,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去谋求官位,索性也没把这个差事当回事。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5)

  • 在之后的日子里,“老谢”在官场中,又摸爬滚打几年后,担任的全都是参军、侍郎、秘书丞这类的官职,同样毫无实权,基本上都是“打杂”。这一系列的打击,导致了他心态开始失衡,认为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是有人作祟。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性格偏激的他开始常常做出一些触犯法规之时,但在家族的庇护下,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胆量也是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出格。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6)

  • 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改朝换代,本以为自己该有出头之日,可是刘裕对谢灵运的看法也和前朝一样,只是把他当作有才华的文人,却从不认可他的政治能力。这使得“天下才有一石,我得一斗。”的谢灵运非常不满,眼看着才华远低于自己的往日同僚个个身居高位,本就偏激的谢灵运心态彻底崩坏了。
  • 少帝刘义符即位后,谢灵运开始不断在朝中“制造摩擦”,“诽谤”当权大臣。少帝当时年幼,全力都在大臣手中,众人对他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却又无可奈何,出于“眼不见为净”的目的,只能把他外调为“永嘉太守”,希望他远离朝堂,不要再制造事端。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7)

  • 想着离开了朝堂,谢灵运应该会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有所收敛。但在外放期间,他也是毫不安生,整日游山玩水,对于公务则不闻不问,家族长辈的规劝,也全部当作耳旁风。
  •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这期间,谢灵运写下了大量山水诗歌,让他在民间的名气更加鼎盛,每写一首诗,都有人争相传阅。而即使这样的神仙日子,谢灵运也没有感到多大的满足,在一日饮酒中,谢灵运突然想起了自己被朝廷的不重视和外放,怒从心起,马上就以生病为由,辞官不干,回家赋闲。
  • 碍于谢家的面子,从皇帝到大臣,都没有拿谢灵运怎么样,谢灵运也因此更加的膨胀。在文帝刘义隆登基后,爱好文学的文帝想要再度起用谢灵运,但接连两次召见,谢灵运都不理不睬,直到文帝派光禄大夫范泰写信给谢灵运称赏他,他才应召就任。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8)

  • 宋文帝对谢灵运非常宠爱,时常召见饮酒。对于谢灵运的态度,文帝也是如宋武帝一样,爱惜其才华,却不认可他的能力,这在谢灵运看来非常不爽。皇帝的宽容似乎加剧了谢灵运的张狂和傲慢,开始一步一步挑战皇帝的底线。于是,任性的他开始擅离职守,动辄外出游玩而不打一声招呼,几十天见不到他的人影。看到他这样放浪形骸,文帝便让他辞官回家,安心当他的富家公子。
  • 如此这般礼遇,对于皇帝对他的宽容,谢灵运却一点都不知趣。回到家后,谢灵运利用家族人脉,纠结了一帮人整日游玩,动起来开山造湖的把戏,时常侵扰百姓。其他州郡的太守一看是谢灵运来玩了,都不敢招惹他,只有当年“兰亭序诞生地”——会稽太守孟顗是个软硬不吃的硬骨头,他本就对谢灵运的作为非常厌恶,眼看着谢灵运的行为越来越出格,便上书宋文帝,控告谢灵运“谋反”。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9)

  • 听说自己被人控告谋反,谢灵运是大吃一惊,派人飞骑进京向文帝辩解。眼看大祸临头,谢灵运的态度可谓是端正了不少,奏折写得是言真意切,战战兢兢,说自己整日害怕,恍惚到不知如何是好。
  • 对于谢灵运,宋文帝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他行为乖张,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谋反的那块料,便认定他无罪。但是从皇帝的角度来看,继续让他留在家里惹祸,对于朝堂上下也不好交代,便又给了谢灵运个“临川内史”的官,为了安抚谢灵运,文帝还特意把他的俸禄加到了两千石。
  • 所有人都想着经过这么一出闹剧,谢灵运该感恩戴德,老老实实了吧。可没成想,风波一过,他还是我行我素,“外甥打灯笼——照旧。对于本职工作丝毫不上心,整日游山玩水,被人弹劾。这下可惹恼了皇帝和大臣们,派人去捉拿谢灵运。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10)

  • 按照以往的例子,皇帝对于这个狂人,一般是打个巴掌,再给两个枣,只要他低头认个错,这事就过去了。可这回,皇帝还没发枣,谢灵运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想着还手了。他不仅扣押了前来抓他的人,还写诗嘲讽:“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在诗中,谢灵运把自己比作受迫害的张良,把文帝比作了残暴的秦始皇——这何止是“作死”,简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 即便如此,“厚道”的文帝还是不忍对他下杀手,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谢灵运能这么一路狂作,皇帝的纵容是真功不可没。最后在大臣们的坚持下,谢灵运最终被判充军广州,以正视听。
  • 没有了公务员的身份,同时又脱离了家族的庇护,这时的谢灵运总该老实一点了吧!试想这么多年的折腾,他也应该偃旗息鼓了吧?然而最为讽刺的是:谢灵运也似乎作不动了,但他的“粉丝”们热情得毫无道理。
  • 一群无业游民听闻谢灵运的行为,简直将其视为“精神领袖”,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说,还打起了谢灵运的“商业价值”,他们单纯地认为只要救出谢灵运,就能大发一笔横财。但事与愿违,还没等这群毛贼找到谢灵运,他们就先被朝廷抓了起来,这群乌合之众一五一十招了个干干净净,还把锅甩给了对此毫不知情的谢灵运。
  • 这真是“躺着也中枪”的节奏,常言道:“事不过三”,忍无可忍的宋文帝终于对谢灵运失望透底,下令将其就地正法。折腾了别人一生的谢灵运,莫名其妙就被几个毛贼给作死了。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11)

一代“山水诗”泰斗最后的疯狂

他临死时的“临终诗”说:“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凄凄凌霜叶,惘惘冲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悯。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行刑那天,“老谢”是见过世面的主,还真够爷们。面对行刑侩子手的大砍刀,面不改色心不跳,还居然朗声吟诗一首:龚胜无余生,孝业有终尽,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看看死到临头,还不忘记讽刺一把朝廷,看来“不作死就不会死”,古今通用,死得“罪有应得”,死得“很有道理”。

吟罢,人头落地,诗亦不胫而走。

时年四十九岁。

@兵法天下 如是说(结束语)

若论出身门第,论文章才华,“老谢”都没得说,可谓“廊庙之才”。如此这般,为什么就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反而处处受到排挤呢?

谢灵运名为灵运,实则并不是很走运。他所处的时代,除了官场上的黑暗之外,由于他自身重大的性格缺陷,恃才傲物,锋芒毕露,毫无内敛,缺乏智谋,这也就注定了他最终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更确切地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谢灵运对山水诗有贡献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的)(12)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读书本难,行文不易;既然头条有缘,文笔相见。如果您认可“兵法天下”,敬请赞转分享,雅评留言】


大家好!我是兵法天下,诚谢题主邀答,与大家共同分享“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之死”。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奇文共欣赏,疑意相与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