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三十三——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朗读者 碧涧流泉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1)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海子边东街28号,文瀛公园文瀛湖南岸,旧址始建于1924年,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军区公布为省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1 1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6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公布为省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2)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的前身,是当年的山西省立一中校址,省立一中原为明清时的山西贡院,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曾是清朝山西科举考试的场所。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山西巡抚衙门,在此创办了省立一中,是山西最早的官办学校,后为晋阳中学堂、山西大学堂等,民国二年(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学校除利用贡院的部分房屋外,还新建了教室、大门等建筑,现存有仿清代悬山顶和硬山顶三排教室、丰树堂(校长室)及部分建筑。

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是山西传播新文化的前沿阵地,是中共早期党员、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者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读书并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是山西省和太原市党团组织的诞生地。

1921年5月,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成立。1922年9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太原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贺昌、彭真先后任书记。1924年春夏,高君宇和李大钊被中共北京区委派遣,在这里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李毓棠、张叔平、彭真先后任书记。山西党组织的建立,在山西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山西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揭开了山西历史的崭新篇章。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3)

为了纪念山西党组织的成立,缅怀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山西省委、

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于2002年3月1日开工,当年10月12日彭真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落成。塑彭真半身铜像,彭真生平业绩成列展同时公开展出。2010年4月,经中央批准,馆名更为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4)

2004年7月前夕,在此布展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陈列。2005年12月19日,又在这里落成高君宇生平业绩陈列和贺昌生平业绩陈列等永久性展览。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占地面积6866平方米,建筑面积5656平方米,为三层主楼一幢,面积为3556平方米,东、西、北三面有仿古建筑平房,面积为2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彭真生平业绩陈列》、《高君宇生平业绩陈列》、《贺昌生平业绩陈列》和《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陈列》等永久性展厅。

《彭真生平业绩陈列》分为1个序厅,2个展厅,面积为900余平方米,陈列展出,有彭真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照片348张,实物141件,文献手稿164份,并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辅以雕塑、场景复原、绘画、影视等手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彭真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建立的不朽功雄。在纪念馆文物库内收藏,有彭真同志工作生活用品1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0余件。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5)

《高君宇生平业绩陈列》共分5大部分,通过是119幅历史图片和18件文物及部分文献、雕塑,并配有声光电等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我党早期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者和地方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犹如慧星之迅忽”的短暂人生和光辉业绩。

《贺昌生平业绩陈列》共分3大部分,通过109幅照片和19件文物以及文献、雕塑,系统地介绍了我党早期杰出的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领袖贺昌,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领导太原早期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参加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昌平起义、平江起义、白色起义和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斗争等光辉业绩。1935年3月,他在与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在江西会昌一带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现了他“寸心久欲报家邦”的崇高誓言。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陈列》(1921年--1949年),分开天辟地、星火燃烧、浴血奋战、命运决战等6个单元,通过300余幅图片,100余件实物和文献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山西地方组织和1921年到1949年在三晋大地产生成长发展壮大,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生动地再现了党在领导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实践历程中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充分运用了高君宇、贺昌、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共山西历史留下的文献、照片、实物等藏品,举办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专题展览,每年接待参观学者数十万人次。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位于迎泽区儿童公园文瀛湖南岸。在此我们对太原市儿童公园的历史进行简单介绍,要说儿童公园,首先需要从文瀛湖(湖水面积为3.2万平方米)说起。文瀛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宋太宗将晋阳城焚毁后,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唐明镇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新城,即太原城,海子边是当时护城河的一部分。传说唐代以来,唐明镇有晋文公祠(今督军府)。人们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女儿文赢,遂称海子边为文赢湖,后人加了三点水为“瀛”字,习称文瀛湖。著名景观“巽水烟波”就是指这里。它与“崛围红叶、烈石寒泉、汾河晚渡、天门积雪、土堂怪柏、双塔凌霄、西山叠翠”并称“阳曲八景”。“巽”是八卦东南方向,文瀛湖。在其城东南,故称“巽水”。每当旭日东升时,永祚寺的宝塔文峰倩影常常倒映在文瀛湖中,好像两支在翻开盖的砚池中吸墨的巨笔时刻准备挥毫一般。因当时山西出了许多文人名士,故有“宝笔宝墨铸绝文”的佳句。相传有一南方云游僧人来到文瀛湖畔,发现这一美景,不禁赞道:“难怪山西出了这许多文人名士,因此风水宝地也”。

状元桥位于文瀛湖中间,早年是石板桥,传说大唐名相狄仁杰未及第时,跨桥游览,一老者赠其一支杏花,随后应考高中状元,为此取名状元桥。其实唐朝时太原城还不在此地,自然也就还没有这个状元桥。实因此桥距明清两代贡院颇近,考生们为了博个好彩头,故名状元桥。桥由汉白玉石砌筑,拱形,跨度为4米,两端各有台阶17级,两侧桥栏杆上各雕有10只石狮子,整座桥设计简练,造型优美。

现文瀛湖畔有建国后最早的纪念性建筑有:省立一中—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国保);文瀛湖辛亥革命活动旧址(省保);崇德卢石刻(市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劝工陈列所——孙中山纪念馆(市保);革命烈士纪念塔;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阎锡山建的子明图书馆——万字楼以及琉璃塔等,形成了一个以文瀛湖为中心的近现代重要史迹群。

劝工陈列所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北湖北岸建二层楼房,作为土产陈列馆。楼前是一片广场,称为“太原公会”,是群众集会的场所。辛亥革命后,正式称为“文瀛公园”。1912年9月19日一位伟人来到了这里,他就是孙中山。当时孙中山在劝业楼二楼上凭栏发表了民主革命的讲演,赞扬了1911年太原首义对于推翻满清统治的重大意义。民国十七年(1928年)冬,为纪念孙中山,文瀛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1986年是孙中山诞辰120周年,这里遂改为孙中山纪念馆。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6)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阎锡山修建万字楼后,辟为图书馆,并以其父的字“子明”为该馆命名,作为给父亲的寿诞贺礼。但是还未投入使用,抗战爆发,太原沦陷,万字楼遂沦为日本人的声乐场所。中山公园被改名为“新民公园”。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又改为“民众公园”。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7)

1950年3月5日,省城各界有识之士召开了山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园内修建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1951年3月7日该碑举行了落成典礼。纪念碑为纺锤形,高4.1米,汉白玉砌成,碑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妇女五人组成的黄铜铸像,正面国徽下是毛泽东亲题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字,东侧是徐向前题词“浩壮高恒吕,泽惠过汾漳”,西侧是薄一波的题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后铭文,记叙了山西省人民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与此同时,“民众公园”改名为“人民公园”。

越秀红色史迹地址(星火燎原追百年)(8)

琉璃塔位于南湖东岸。它是1959年由东莞市新美园迁来的。新美园曾是阎锡山为其五妹子阎慧卿修辟的住所,而这座琉璃塔正是五妹子花园中的心爱之物。塔高12层,玲珑精致,特别是雨后和阳光下,更是光艳照人,清翠欲滴。

1982年3月8日,人民公园改为“儿童公园”。从文瀛公园到中山公园,从新民公园到民众公园,从人民公园到儿童公园,到如今的文瀛公园,文瀛湖见证了太原的历史变迁和山西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荣篇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太原人民正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满怀信心建设幸福的家园,创造着美好的明天。

相关诗集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若水

晨光初照湖波漾,渐有红歌响回廊。

旧物依然人非旧,初心已化冷秋霜。

孟恭才,笔名若水,中国影视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长篇小说《日蚀》《爱的幽灵》《唐碑遗恨》,影视戏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千秋太原》《花香如兰》《神剑将军》《家有老母》戏剧《龙兴晋阳》民族歌剧《三把锁》等。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郭丽媛

文瀛湖畔忆前贤,星火燎原追百年。

覆地翻天谋道义,移山倒海铸钢肩。

花开花谢旌旗定,云卷云舒信念坚。

如此初心未能变,记牢使命谱新篇。 

郭丽媛,太原人。曾任中共太原市委讲师团副团长、调研员。山西诗词学会会员,山西杏花诗社会员。

【太常引】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王静宇

文瀛湖水漾波澜,

风雨百余年。

星火晋阳燃。

肝胆献。

先驱志坚。

彭真君宇,

贺昌肩并,

支部展旗宣。

热血洒高原。

后人悟,

初心浩然。

王静宇,1948出生,高级讲师。曾任民进太原市委第五、第六届副主委;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副校长;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原创作者/碧涧流泉

来源/太原市太山博物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