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唐诗法则(075韦应物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风浩荡】075||韦应物①野渡无人舟自横:将清贫与高洁坚守到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唐诗法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唐诗法则(075韦应物①野渡无人舟自横)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唐诗法则

【唐风浩荡】075||韦应物①野渡无人舟自横:将清贫与高洁坚守到底

【脱胎换骨】

韦应物是个厉害的主儿,15岁就是三卫郎中的佼佼者,也就是皇帝近身武功高强的保镖。他伴随玄宗左右,出入宫闱禁地。他成了皇帝身边的人,难免不趾高气扬,纵马街市,横行乡里。这一来就害苦了近邻百姓。说他少年轻狂,一点也不冤枉。

安史之乱,玄宗跑到蜀地避难去了。那些貌似威仪森严的禁卫军,顷刻之间作鸟兽散。这些人平日里飞扬跋扈惯了,现在急急如丧家之犬,遑遑如过街之鼠,饱尝了人间的冷暖。没了主子,丢了工作,韦应物开始发奋读书。《唐才子传》说他“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必焚香扫地而坐,冥心象外”。一番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当他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时,早已是大唐王朝的官员了。他先后任过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他一生辗转,高难成,低不想就,总难如愿。

心静性洁的他一下子有了悟性,心慕自然,寄情山水,他的山水田园诗直追王孟,再加上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

韦应物晚年到杨开府上作客,现场作《逢杨开府诗》: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蒱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猪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两府始收迹,南宫谬见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抚惸嫠。

忽逢杨开府,论旧涕俱垂。坐客何由识,唯有故人知。

一读便知,他以诗歌立传,对自己这一生来了个自我总结,也见韦应物的良知呈现。人生的起伏沉沦、悲辛遭际,尽在其中,“足见古人真率之妙”。

觉悟了的韦应物,他的眼睛不止阅览了灵山秀水,还把目光投向了多灾多难的民间,写了一批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被清人沈德潜称为“不负心语”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有良心的人。韦应物苏州刺史卸任后,再也没有新的任命。在良知的鞭策下,他尽管做了多年的官,卸任后却一贫如洗,没有钱回到京城听候新的任命。最后只得寄居寺院,客死他乡。

坚守清贫,坚守良知,着实不易。韦应物做到了,结局却太过凄惨。这或许就是很多人守不住清贫、守不住良知的根本原因。难怪现在贪腐官员越来越多,反腐越来越难。甚至有些反腐专员抵不住诱惑,也跟着贪腐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