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1)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2)

20日上午,“衡阳正青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市教育工作成就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衡阳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罗胜利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衡阳市教育工作成就进行了介绍。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3)

据悉,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衡阳教育工作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4)

改革开放40年来,衡阳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40年来,该市办学门类已由单一走向齐全。目前,全市大中小幼纵向贯通,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立体交叉,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本科教育完整的教育体系。如今该市共有各类学校3337所,共有学生151.1万人,共有教师(不含高校)9.57万人,各类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办学规模位居全省第二。

1978年,衡阳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仅80%,初中仅60%,文盲占人口总数的30%以上。到2017年底,全市小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99.8%,初中生入学率9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32%,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6.3%,均超过了省定标准。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5)

△今年9月,衡阳市第九中学新校区正式启用

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40年来,衡阳市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努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开始,衡阳就吹响了义务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的号角。1988年底,全市七县五区均获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普及六年制小学教育合格证书;1998年,全市提前两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08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完全实现免费入学。近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115所。去年,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90.06亿元,市本级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3.81亿元,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16.9%,市本级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公共预算支出比例12.1%。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1699所,全市除耒阳市外,其他十一个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目前,全市超大班额全部实现清零,助力教育均衡水平稳步提升。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6)

△船山实验中学“告别六一”活动

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师资建设水平持续提升。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1993年,《教师法》颁布,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016年至2017年,衡阳市评审通过的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5人,2017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评审通过率达到80%,名列全省第一。

1978年,衡阳市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中,高中或初中毕业的民办教师占80%;高中专任教师中,民办教师的比例也将近40%,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总体素质不高。截至目前,全市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不少研究生也纷纷站上了中小学课堂三尺讲台,全市中小学拥有高级教师职称教师5780人。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7)

△衡州小学学生在校科技馆参观

近年来,衡阳市积极培养、表彰、宣传先进典型,涌现了一大批如全国师德楷模“张海迪式的优秀教师”吴永良、扎根瑶乡20多年的全国模范教师阳冬玉、献身特殊教育事业的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刘玲琍等师德楷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共表彰奖励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5878名,人民满意教师890名,尊师重教人员634名,各类先进单位545个,走访慰问名优教师、特困教师2856名,为26731名乡村学校工作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教师、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改革开放40年来,衡阳教育特色逐步彰显。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衡阳开始向推行素质教育转轨,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衡阳县的创新教育、耒阳市的大专题化德育和“三维一体”德育模式、常宁市和祁东县的心理健康教育、衡南县的成功教学法等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在境内产生广泛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衡阳市教育局还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衡阳市艺术教育“衡阳经验”也被省教育厅向全省推介;衡阳民办教育制度创新被省教育厅评为特色工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省政府办公厅专题到该市调研民办教育工作;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上,衡阳市教育局作为全国唯一的市州级教育部门先进典型代表作专题发言;衡阳市改造薄弱学校的经验在全国推广,获得了“北有大连,南有衡阳”的赞誉;衡阳市精准化解城区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得到省委巡视组肯定,并被财政部推介。

衡阳城区教育质量:衡阳正青春(8)

✦ 记者 | 王方柱

✦ 编辑 | 颜灵芝 黄海波

✦ 二审 | 段永芳 刘 拓

✦ 三审 | 唐西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