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故乡美景(江西回不去的家乡)

#江西# #回不去的家乡#

昨天看到江西幸福感第一,谨以此纪念一下“回不去的家乡”。

50年代到70年代,至少听老一辈讲,江西在全国应该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地方,毕竟“鱼米之乡”也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在江南一带,有这个称号的城市非常之多。

从80年代国家大力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因素以及民众的小农思想,在这一波浪潮中失去了太多涌向外省的打工人、生意人、读书人。

记事起,家里还算富裕,至少在90年代可以穿毛领皮衣的小孩不多,我是其中一个。

那会做布匹生意,因为还没有大量兴起服装店,都还是家庭扯布找裁缝制作。生意做得还不错,家父也来往于江浙、广东一带,甚至做到了广西与越南的边境,按照他的话说,坐飞机?我不要坐得太多了,皇冠又算个什么车。

可惜,第一次风波,当地因为很多人从事布匹批发生意,包括其他小商品生意,当时政府可能处于好意吧,想做整合,将当时的市场再造并搬迁,重新收取摊位费用,而且价格很高,且原市场的人可以不干了,但是不可以不搬迁。自此,倒掉一大片,部分不干了,部分走了小商品的生意就失去了活性。

家里还在坚持,但是明显也感觉到生意不如往年了。第二次风波,算是服装市场的兴起,不再有人扯布了,不仅仅是做衣服,四件套也没有了,电视套也没有,就是座机的布套也没有了。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原材料经济的小型从业者。自此,家中也停止了这个生意,往后啤酒批发、农场、饭馆等生意也都未见起色,虽然算不上家道中落,但是也是仅勉强够读书钱了。

后来的火车站,京九线,国家说各出一半,本地政府出一半,哎,你猜怎么着?不要,我们要火车站做什么,不需要。这一事情,造成民众抱怨,影响还是很大,至少在当地人眼中,我们已经没有了希望。奋而成了一个读书的城市,加大力度读书,成为了一个可敬的教育产业,虽然可敬为什么说起来有点可笑了。

当然,当时不同意接轨京九的当地父母官,儿子跳楼,老婆疯了,自己坐牢中风了,也算是晚景凄凉。

有意思的,人员的大量出走,也突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本地的习惯慢慢在消失。

对,没错,并没有因为穷而变得保守陈旧于过往的风俗,而是慢慢消失。最明显的莫过于早餐了,早年清汤(当地的小馄饨叫法)、粥品、各式面点,都没了,几乎绝迹,正剩下了米粉这一个江西现在引以为傲的餐饮了。其实在我看来,很可悲。爷爷好歹以前也是一个有名的早餐师傅,现在却只能吃粉。

因为经济的影响,其他的也没见到突出的发展,森林覆盖率算吧。

我一个互联网从业者,几乎是回不去了。

曾几何时,春节回家,雷打不动。现在除了回家见见关系非常好的同学,看到熟悉的街景,似乎也没什么做了。尽管内心还是有一些不甘,但是又能如何。

没有产业,外乡的江西人回家后又能如何呢,都开超市卖南北货,还是烟酒茶?

自己的儿女也不再说江西话了,这种可悲又无奈的乡愁。

近年,江西开始从宣传上从阿卡林省到现在十大赣菜的发布,由衷地希望家乡能够兴起。后辈们不用再出来了,家乡挺好!

不仅仅是江西,全国并不富裕的城市,都一样!不是吗?

江西故乡美景(江西回不去的家乡)(1)

抚州天主教圣约瑟教堂 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文昌桥东的灵山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江西故乡美景(江西回不去的家乡)(2)

泡粉

江西故乡美景(江西回不去的家乡)(3)

建议大家尝尝这个菜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