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音乐学院紫阳街校区(打造华中音乐谷)

“华中音乐谷”地处武汉两江四岸核心,东至首义路、南至武船改造区、西至临江大道、北至武珞路。其所处依山傍水,文化底蕴浓厚,具备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武汉市极为重视“华中音乐谷”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武汉音乐学院学术和专业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以音乐产业为引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目前已初步形成的项目方案中拟打造600米长的线性音乐活力街区,商业开发规模约1.6万方,LOFT开发规模约3.1万方,包含活力街区、露天音乐广场、室内演奏馆等。

作者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

武汉音乐学院紫阳街校区(打造华中音乐谷)(1)

武汉音乐学院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学府。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之音乐部分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建校起点。其前身包括武昌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1930)、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1947)、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38)、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和香港中华音乐院(1947)等,她们共同构成了武汉音乐学院丰富多样、积淀深厚的音乐教育历史传承。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湖北艺术学院。1985年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紫阳街校区(打造华中音乐谷)(2)

是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音乐与舞蹈学是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有音乐与舞蹈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硕士(音乐、舞蹈领域)专业学位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作曲系、音乐学系、中乐系、钢琴系、管弦系、声乐系、舞蹈系、音乐教育学院、演艺学院、研究生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含成人本科教育)、附中(附小)等教学单位。有音乐附小、音乐附中、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教育层级。

学校音乐表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全国2个音乐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学校9个本科专业中,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3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表演、音乐学、录音艺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5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编导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武汉音乐学院紫阳街校区(打造华中音乐谷)(3)

音乐谷积极与武汉音乐学院合作,打造有机融合创意办公、SOHO居住、商业休闲、音乐艺术推广展示等功能,湖北省模范监狱旧址将被活化利用为艺术博物馆,总体开发规模0.4万方,为华中音乐谷拓宽具备潜力的发展空间。同时,积极对标对表国内成功先进案例,拓宽思路,抓好音乐谷产业招商工作,先后跟踪对接泛德音乐、VAC、SONY音乐等企业,为推动音乐社区和音乐空间建设、演艺活动的开展、培养音乐人才奠定基础。

将武船片11条微循环道路和配套电力设施建设纳入武船基础设施包,落实项目资金来源。区城建系统各单位密切配合,推动音乐谷周边疏解道路建设,并委托专业部门对区域慢行交通体系进行规划,构建更加便捷、绿色出行交通体系,加强对音乐谷规划片区周边的拆违控违力度和门面招牌、景观亮化等环境整治力度,结合都司湖公园建设方案完善和百里长江生态廊道中音乐元素的搭建融入工作,为华中音乐谷建设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

同时,串联华中音乐谷和户部巷、昙华林、都府堤等片区,形成联动效应,深入发掘革命文化元素,邀请音乐专家人才将革命元素融入艺术作品中,讲好武昌革命文化音乐故事,并借助“首义品牌”“春天的旋律”等文化展演进景区等活动创意组织相关专业单位举办惠民音乐演出,让音乐艺术氛围飞入寻常百姓家。

提出了“打造世界级音乐文化水岸、争创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营建国际化音乐活力城区”的愿景。同时,主动开展片区产业规划研究,积极与仲量联行测量师事务所(上海)开展合作协商,初步完成华中音乐谷产业策划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