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自研芯片队伍怎么样(芯片国产化的两条途径)

东方财富网邀请到了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导体产业投资经理陈启做客《财富观察》栏目,他在节目上对芯片国产化的现状和途径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国产自研芯片队伍怎么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国产自研芯片队伍怎么样(芯片国产化的两条途径)

国产自研芯片队伍怎么样

东方财富网邀请到了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导体产业投资经理陈启做客《财富观察》栏目,他在节目上对芯片国产化的现状和途径进行了介绍。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财富观察》,我是主持人颜飞,今天我们再次请到了大家的老朋友,半导体行业的专业投资经理陈启。陈先生,您好。

陈启:主持人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还是老规矩,给新的观众看一下陈先生的简历,认识一下我们的嘉宾,稍事我们针对一些专业的话题,再好好地探讨一下。

(VCR)

主持人:欢迎回来,前两次我们是由浅入深,尤其是第一次,还带了样板给大家看了半导体怎么回事,后来我们第二次,就比第一次要深入得多了。今天陈先生又是带着自己很多干货来的,这一次您准备要讲哪些东西?

陈启:我们再深入一下行业,去给大家讲,大家一直都非常关注芯片国产化的问题的,行业的一些深度信息和资讯。

主持人:我们今天其实更关注的是在芯片国产化的过程当中,应该解决哪些问题,以及现在的现状又是哪些?先简单介绍一下,然后再根据您的调研,给大家深入解读一下。

陈启:好的。我们一直在说芯片国产化,这个话题已经是说了好久了。但是芯片国产化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好做的不叫半导体。我第一次上节目的时候,把它称为一个“史上最难啃的骨头”,不好啃。我们在芯片国产化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今天主要是给大家讲关于这一块的行业的一些深度信息。

目前来讲国产化有两条线路。一个是设计公司,还有一个是材料和设备端。我们首先再来回顾一下我们第一次节目时候讲的半导体的产业链情况。产业链分上中下三层:最上面是基础产业链,包括了材料、耗材、设备、辅助制造,以及EDA和IP.EDA和IP是给设计公司用的。中间是核心产业链,芯片设计公司,芯片制造公司和封装测试公司,很多上市公司我们也捋过一遍了。下面是终端需求产业链,比如说PC、通信、工业控制,包括我们的消费电子、智能家居,这些是属于终端应用市场,是半导体的终端需求。

芯片国产化应该是由两个路线同时进行的。

首先,IC设计公司是跟终端市场打交道的,你给我提需求,我根据你的需求,去研发一款新的芯片,这个属于终端需求端的国产化。以前我们用的芯片,可能都是国外进口的。现在国内的一些芯片公司已经慢慢做起来了,比如说华为海思,我们手机里面已经用到它的芯片了,把高通的一部分市场份额给挤掉了。还包括小米手机也在做自己的芯片,有澎湃系列。这个就是终端需求产业链,手机只是一块而已。终端需求有成千上万种,我上次说过,有几千种,这个市场非常大,这个就是我上次说的,IC设计公司具有一个牵头作用,你去打理这一块市场。

另外,就是跟晶圆制造和封测相关的。就是偏传统的材料、有耗材,还有设备,以及辅助(制造),这个是一个很确定的市场。因为晶圆工厂,像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或者一些公司是已经存在的,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高纯水、化学品、特气、光刻胶、靶材等等很多。这些东西说实话,可能99%左右,都是掌握在国外的那些化工巨头手里面,巴斯夫、Entegris、杜邦等等的,还有霍尼韦尔、东曹等,都是美日欧的一些大公司。

设备更夸张,前五家设备公司,集中了全世界66%的市场份额,包括了我们上次讲到的美国的AMAT应用材料,荷兰的阿斯麦,它光刻机前段时间刚被刷屏,还有美国的科林、科磊、东京精密,这五家设备巨头抢掉了66%的市场份额,这个很恐怖的,基本上我们中国晶圆工厂跑进去,我们国产的一些设备只是很小的一块,而且还是非核心的。核心的CVD的机子,刻蚀机、光刻机,还有一些做扩散,做离子注入的,全部是国外大厂供应的。这一块市场是我们要靠国产设备商去抢的,这个市场是很确定的。材料也一样,把霍尼韦尔们的市场抢下来。

刚刚讲到有两条线路,一个是抢存在的市场,跟国外的巨头抢已经存在的晶圆制造的材料、耗材这一块。还有一块是设计公司抢终端的市场,去跟终端市场(巨头)PK,我希望我用更好的性价比和服务,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东西,把其他的国外的大厂慢慢挤掉。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也看到过很多公司,一些做芯片设计的公司,手机量大,一下子出货量就大,都是几亿颗出,把Qorvo,Skywork,把一些中低端市场已经抢下了不少,像华为把高通的市场抢下来不少。我觉得这两条线路是很明确的,但是两条线路都不好走。

主持人:还是不好走。

陈启:不好走。你想想看,设计公司,像高通、博通,或者其他的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德仪都很多年了,这个市场上面已经有很深厚的资源、人脉、技术积累,形成比较高的垄断地位。

材料设备公司也一样,整个晶圆工厂已经很多都已经合作很多年了,不会轻易换你的,没有动力换你的。这个里面有一个事情要跟大家讲一下,不是说国产的一些设备材料就没有研发,其实我们中国是有的,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达到很核心的地方。

为什么呢?中国的晶圆工厂路线基本上都是跟着台积电或者是三星走的,英特尔不知道,他是封闭的。我们盖一个新的晶圆工厂,三百亿、五百亿的规模,可能大部分都是拷贝整一套三星或者台积电的,整一套的平台,买一样的设备,用一样的材料,走别人走过的路。自己研发的话,因为试错成本实在太大,短期内不可能投产的,用它们的,自己慢慢调。这种方式可以加快进度,马上把自己的东西做出来,还能把良率做得比较好。

如果用国产的设备替代它,设备不可能跟国外做得一模一样的,材料也是一样的,耗材也是一样的,只要中间有任何一点点参数不一样,这个良率始终调不出来,怎么办?我们一直在说材料设备国产化,其实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放在里面,中芯国际或者是华虹宏力,不会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我优先用你的,不会。它为了自己的良率,一定会先用成熟产品的,像刚才跟您讲的,ATMI(这家公司已经被Entegris合并掉了),或者是巴斯夫、杜邦的化学品。回过头来再考虑国内的产品线,你这个东西好像还便宜,要不考虑一下?设备端会考虑多一点,材料端无所谓,耗材端的成本占整篇晶圆成本的成本很小的,大概就是百分之几,为了5%的成本,把整个工艺全推翻,不现实的。这个路我们大家一直在说不好啃,刚才跟您讲的这个小故事,不好啃就在这个地方。

主持人:我们最近听到格力也要加入造芯片大军了。我们新加入的这些资本,会对现状有什么改善吗?您怎么看?

陈启:我记得我们上次说市场格局方面,以后是国家牵头,大企业跟进。说完第二天,格力就发公告说要投资500亿来进军我们集成电路这个产业,也不知道是不是董姐看到我们的节目才做这个决定。开玩笑。

主持人:其实格力我最近看了一下高层的表态,好像有分歧。

陈启:原来的朱总不是太乐观。主要是我觉得大家都来投资半导体是一件好事情,肯定是鼓励的,有更多的资本、资源向半导体、集成电路这个行业倾斜,一定是好事情的,这个是不用问的。但是你想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你有没有一个战略规划?董姐说要五百亿,听起来很大,但是五百亿,我们不敢多去评判,我自己想说五百亿你想做什么?如果仅仅是格力电器相关的芯片我觉得可能十亿二十亿收一个研发团队就够了,哪怕就是自己做一条晶圆工厂,八寸的也够了,八英寸的线现在造价人民币在五十亿到一百亿之间,省一点的就是五十亿,如果都是用新的设备,就是一百亿左右就可以搞定的。

主持人:给自己供芯片还是可以的?

陈启:可以,给自己做一百多亿就搞定了。但是做十二寸线是不够的,一个厂就三百亿、五百亿的,五百亿仅仅只能是一个小雨点的感觉,不够。所以说我不知道,要么就是我只能理解,她跳开了仅仅是白色家电,或者是家电、智能家居使用的芯片的领域,要去开发更高端的,比方说高端的DSP芯片,这是工控领域用的,有没这方面的计划。我们不敢对格力集团做过多的评价,投钱肯定是好事情,希望董姐如果能看到我们的节目,证明给我们广大股民看,有信心把这个国产芯片,有她们一份力量把芯片做好,最好。

主持人:看到这儿,其实除了格力,包括您之前介绍到的阿里巴巴等都有加入。

陈启:还有康佳。

主持人:明显烧大钱很少见效果的这么一件事,产业资本却还在投,我们就不理解了。国家投我们都理解为什么,但是如果是私企,或者是我们产业资本自己投,这个逻辑有一点难以理解。

陈启:很多人问我说这么多钱下去,能赚多少钱回来?其实投资回报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主持人:是的。

陈启: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整个投资格局,我们品类基金把它归纳一下,分成三部分走:国家牵头、大企业跟进、社会资本再跟进。

就是国家解决基础的一些科研、理论研究这一块,因为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叫企业去做,科研成果,这个砸钱是无底洞,没有办法的,国家先把东西做出来。大企业跟进什么意思?大企业把这些国家的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这个是它强项。它可以配合产业链上的资源做这件事情。社会资本再跟进什么意思?你这个东西,我有一个东西产业落地了,产业链资源肯定,上下游有需求,我把上下游配套做起来,三部分。遵循国家牵头,大企业跟进,社会资本补充,先填空白,再补短板,发挥优势,三步走计划。

这样一步一步,把整个半导体逐渐地向良性去转。现在我说实话,半导体自己的造血能力是有限的,还是靠国家补贴的。只有想办法商业化、产业化落地,并且整个产业上下游做起来之后,这个时候能赚钱了,自己能养活自己了,自己养活自己的情况下,就有力量去跟国外PK。我们不断迭代产品线,不断开发新产品,我有钱赚了,我是活着的,我不需要国家来救济我,就可以慢慢地,从低端市场到中端市场,再到高端市场,把国外巨头的市场份额,一步一步蚕食掉,这个是中国未来必走的线路。

关注东方财富网微信号【 eastmoneynews 】,每天为您推送权威、专业的财经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