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迎检工作会议(扶贫迎检临阵磨枪)

日前,某地被上级抽中为扶贫工作检查样本点,于是向下属各单位各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帮扶干部坚持每天走访,加强扶贫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帮扶成效,直到检查结束此消息一经发出,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不少异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扶贫迎检工作会议?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扶贫迎检工作会议(扶贫迎检临阵磨枪)

扶贫迎检工作会议

日前,某地被上级抽中为扶贫工作检查样本点,于是向下属各单位各部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帮扶干部坚持每天走访,加强扶贫力度,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帮扶成效,直到检查结束。此消息一经发出,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发不少异议。

俗话虽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那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而扶贫工作毕竟是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坚韧,如此为了应付检查而临阵磨枪,于增进贫困群众具体的、直接的、实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毫无裨益,恐怕会磨成了“银样镴枪头”,让扶贫工作实干作风打折不说,反而会激发群众逆反心理。

扶贫“临阵磨枪”心理暴露出个别地方对扶贫工作成效缺乏一定的自信。要知道,“只要扶贫抓得好,纵然查我千百遍”才是面对上级扶贫各种专项检查的应有心态。倘若碰上检查就如“炸开锅的蚂蚁”,甚至惊慌失措、扰乱原有的扶贫规划进程,岂不是得不偿失、适得其反。因而,扶贫迎检还得从容淡定、不失方寸。

此外,日常扶贫工作中该帮扶的帮扶到位、该落实的落实彻底,群众生活水平、产业发展情况和地方经济效益等有了明显改善,“老百姓的好日子有盼头”,那么就无须刻意在检查面前紧张兮兮、以致手脚乱舞。从侧面可以反映,少数地方在平时扶贫实干中,怀着侥幸心理和滥竽充数的意识,缺乏勤恳苦干、担当务实,把被抽中检查当作“运气不好”,那么面对检查如惊弓之鸟、谈“查”色变。如此,“临阵磨枪”也就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其实“临阵磨枪”现象在扶贫工作中并非个例,譬如有的地方发展产业扶贫,缺少前期科学规划和审慎考量,忽视地方优势和市场前景等因素,大搞“一窝蜂”“短平快”,甚至“N村一品”、千面一律,引发同质化、低端化竞争,造成资源浪费也损害群众利益;有的地方发展就业扶贫,对贫困群众教育培训重视培训次数、人次,忽视技能成长和发展规律,对群众就业“赶鸭子上架”、制造“速成劳力产品”,既不利于群众真正增强内生动力、又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秩序。事实证明,“临阵磨枪”是扭曲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在作祟。

扶贫打得是硬仗、啃得是硬骨头,离不开脚踏实地、抓铁有痕的实干功。基层地方抓扶贫、惠民生,关键得有一套结合上级精神部署和地方客观实际的总体路线图,涵盖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就业扶贫等全方位领域,从而瞄准方向、有的放矢、一以贯之抓下去,而不是动辄临时起意、“见风使舵”,毫无章法、另起“炉灶”以致扶贫工作看似忙个不停、流汗挥泪,实则原地打转、停滞不前。

“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假使一味想依赖“临阵磨枪”暂时闯过扶贫检查关,但扶贫工作最终要面对党、人民和时代的检验。所以,与其现在恐惧被上级检查揭开伤疤、指出不足、丢了面子,不如想想今后拿什么样的扶贫成绩单向党和人民上交满意答卷。

文/段官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