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

前不久从豆瓣新片榜TOP 10看到了《纽约的一个雨天》,于是就找了个时间把这个电影看了。《纽约的一个雨天》的片长比较短,只有90分钟左右,7.5评分也不算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原因是观众对这个电影的喜好有两极分化的趋势。这种口碑现象有点像《爱尔兰人》,喜欢的朋友赞口不绝,不喜欢的朋友吐槽不断。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纽约的一个雨天》。

(一)缺点:某种程度上,剧情比较空

如果你没看过这个电影,读完缺点这部分内容很可能会打消你看电影的欲望。我之所以先写缺点,主要是因为如果你忍受不了这些缺点,你大概率不会享受这个电影。《纽约的一个雨天》属于比较小众的电影,它没有主流商业电影那种一波三折的情节变化。甚至,90分钟的剧情其实浓缩成一个20分钟的短片,也毫不影响整体剧情。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1)

故事非常简单,讲的是一对情侣因为一个纽约雨天里各自的遭遇而分手。具体而言,女主接到一个纽约采访任务,于是男主打算趁此机会与女友度过一个浪漫的周末。然而,女主的采访任务一变再变,最后导致男主计划好的浪漫周围泡汤。在女主进行采访任务的时候,男主在纽约到处闲逛,最后与前女友的妹妹走在一起。

对男主而言,这个纽约的雨天是他发现“哦,原来我和那个女孩不合适”的过程。对女主而言,这个纽约的雨天是她发现“纽约贵圈新天地原来是这样”的过程。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2)

然而,这两个过程总体而言是平淡的,没有大起大落,甚至也没有情至深处的感觉。某种程度上,两个人似乎本是进行一场爱情游戏,而这个雨天发生的事只不过是宣告游戏结束。如果仔细观察男主与女主的互动,你感觉不到两人之间存在什么情愫。

理想的爱情故事,往往会有这样的节奏——观众发自内心的希望男女主角得到他们想要的。比如《初恋50次》、《爱情与灵药》、《男人百分百》等电影,通过剧情让观众移情到人物身上,希望他们最后能在一起。于是,但凡两人情感、关系发生矛盾冲突,观众心中甚至会产生“求你们别分开”的想法。如此一来,两人的关系变化就紧紧的揪住观众的注意力,一路追随到最后。当然,结局的处理则是另一回事,分开则让人遗憾,在一起则让人感到圆满,上扬或低落的结局都没关系。重点在于,观众必须很在意关心男女主角的关系变化。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3)

遍观男主对女主的描述,譬如“美丽”、“迷人”等,基本都停留在表面,但却从未提及女主什么地方吸引了他。而女主对男主的描述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约会过几次且有好感的男生”,一如很多女孩子为了谈恋爱而找的男生,而非爱上了所以谈恋爱,其间的差别大着呢。

正因为这对主角情侣之间的“塑料感情”,所以看《纽约的一个雨天》的时候,很难让观众产生“这两人就犹如天作之合”或“这两人就应该分手”的想法。观众犹如局外人在观看两人的情感关系变化,基本没有移情作用。如果观众没有对角色产生移情作用,对角色的人生毫不关心,那也意味着观众也不关心这个故事。这大概就是不少观众对《纽约的一个雨天》这个故事无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4)

《纽约的一个雨天》的故事平淡,还有另一个原因——人物没有行动力,矛盾冲突很淡。站在男主的视角,他对女主在干什么心里没底,内心充满焦虑。但这并没有推动他做出更大行动,他只是继续从一个地方漫步到另一个地方,颇有流水账的感觉。如果他真的那么在意女主,即便破坏女主的采访任务,紧紧拥抱她,那也是说得过去的行动。然而,男主真的仿佛不在意女主一样。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5)

站在女主的视角,她周围环绕着一群焦虑的人,包括深陷创作压力的导演、妻子出轨的编剧、红杏出墙的男明星,甚至自己的男朋友。她在这个纽约雨天的经历相对精彩丰富一些,但她同样没有什么行动,往往是迷迷糊糊的跟着一个又一个的人。确实,她有采访任务,但在变故出现后,她只是在满足自己的八卦心罢了。

但无论男主还是女主,两人的经历都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冲突。在看《纽约的一个雨天》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抗力量,甚至很多场景的矛盾冲突都很容易化解。譬如男主在焦虑,担心女主是否不忠,那他做什么都比闲逛要强;女主所见到的来自他人的矛盾场景,则显得生硬,如同强加进电影中。没有矛盾冲突,对故事性是致命的打击,会导致故事看起来平平无奇。

(二)优点:莫看全局,细品局部

不能因为故事性较弱而对《纽约的一个雨天》全盘否定,这个电影在细节部分还是颇有韵味的,文艺气息很有特色。首先在台词方面,这个电影对白非常有意思。无论是男主和女主的对话,还是女主的采访任务,都让我感觉到浓浓的“跨服聊天”的意味。比如在刚开场的时候,男主想要和女主度过一个浪漫的周末,而女主往往是点点头,然后就继续说采访任务之类的。两个人的聊天根本不是在同一个频道上,基本上就是各说各的,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又比如,女主在采访其他人的时候,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女主在采访,而是女主被撩妹。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6)

在这种跨服聊天的背后,蕴含着非常多的潜台词,话里有话。这个就是《纽约的一个雨天》值得细品的一个地方。在电影开篇的跨服聊天中,双方的潜台词分别是:女主认为能够采访导演、接触到贵圈,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但男主觉得这种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场浪漫的周末约会的记忆才是最重要的。当女主在采访导演的时候,导演只关心女主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却丝毫不提电影专业内容。其中的潜台词就是,导演只不过是想要通过女主来宣泄一些泛滥的情感。只要你细细品味,就能发现这个电影潜台词背后的各种信息。某种程度上,理解潜台词的过程就仿佛是在寻宝,颇有一种探索的乐趣。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7)

其次,《纽约的一个雨天》在讽刺性上做的还是蛮不错的。在小的方面,人物间的对话充满了讽刺意味。且不说跨服聊天本身就很有讽刺性,就说男主在路上遇到的人,他就总是礼貌的说着反话,究竟哪一句是真心话、哪一句是反语,就很值得细品。而在大的方面上,男主与女主在故事中的经历就是大大的反讽。女主是来自乡下的富二代,但内心充满了自卑。她忙忙碌碌,实际上只是碌碌无为,所参与的事情皆是男主习以为常的小事,但她却非常激动,觉得自己挖到大料。而男主是厌倦了纽约贵圈的富二代,刚开始似乎吊儿郎当,但越到后面越发现他很有才华,并且所参加的局都是女主触及不到的真正贵圈大局。很多细节之处都能看出,男主是上层贵圈,一举一动都独有特质;而女主看似专业,实则很多都不懂,却想要附庸风雅,走进上层贵圈。

此外,《纽约的一个雨天》在配乐上、服装搭配、场景衔接上也很有文艺气息,富有美感。如果不去考究剧情和故事性,由着电影带你漫步纽约的雨天,随性洒脱的任由音乐美景佳人带来视听上的“按摩”,那还是一番美的别味体验。

纽约的一个雨天之类的电影推荐(豆瓣新片TOP107.5分爱情片)(8)

结语

《纽约的一个雨天》是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导演所作,演员的演技也都不错。当然,我在评价电影时始终把故事性放首位,因而少了一些对导演、演员的情怀或追捧。作为普通观众,我不认为《纽约的一个雨天》是一个很优秀的电影,但诸多细节还是让我留下印象。它不是一个优秀的故事,但它是个很美的电影,喜欢的朋友不妨细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