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

前一期解析《投名状》获得广泛热评,其中大部分网友认为庞是因为没有“站队”,而导致庞的悲惨结局,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是平乱后朝廷不再需要庞,不会信任外姓,怕庞持兵反叛。还有一部分人说庞是不懂为官之道。通过反复研究《投名状》的情节和对白,首先,我认为庞青云是清廷高层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一点是肯定的,但他的死是不是基于这几点,我还有所保留,同时,我也会再解读其它同样精彩且寓意深刻的桥段,且听我一一分析。

首先还是要先介绍一下电影的背景,以方便不了解的网友,同时也更改一下我上一期的解读错误之处。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1)

首先来说一下电影的剧情,投名状,顾名思义就是加入某个组织之前,为了表示忠诚,拿人头作投名状。可以理解为入黑道的申请书的意思,在这部电影中,庞青云、赵二虎和姜武阳三兄弟义结金兰,而且还各自都杀了人,以此作为纳投名状的资本,从此以后,他们三兄弟就如同一人,兄弟的命就是命,其他人都可以杀,这看似义气的投名状,但是在电影里却以最悲情的方式落幕,三兄弟分崩离析,最后还落了个阴阳两隔的下场,这世间出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最让人伤心的恐怕就是兄弟阋墙了吧,而电影把三兄弟从白手起家到大富大贵,再到悲情落幕的一生,详详细细的表达了出来,让人看后忍不住泪奔。

对于庞青云来说,他要的生活自始至终都不是落草为寇,他要的是大富大贵以及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一生都如履薄冰,小心算计,可惜他生错了时代,他有一个让天下人都不再受穷的理想,可是这样的理想在这样的时代显得太单薄了,因为实现理想需要太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不懂政治的他的来说,这简直就是在打白条,或者说异想天开。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2)

下面开始重头戏讲解——前文提到的是不是朝廷真的容不下庞的存在?

庞青云无疑是本片中最惨的人,表面上看他平定叛军,立下不世功勋,又被加封为两江总督。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兄弟情的破裂,朝廷权臣的构陷以及愿望破灭的悲凉内心,他用兄弟情换来了高官名利,却又很快失去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很多人评论的看法是,"朝廷怎么会信任一个外人"。我初看也是这个看法。但仔细品味,朝廷想要除去一个官员手段很多,暗杀自己的官员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很少见到,大部分帝王都不会直接派人暗杀大臣,而是间接挖坑,逼死他们。庞青云这样的官员,有理想有能力,对国家忠心,甚至自己主动要求裁军,连自己的左膀右臂兄弟赵二虎都杀了,即无兵权又无干将,朝廷难道还会怕他造反吗?

如果他真的 "在朝廷不属任何派系",慈禧再糊涂也应该喜欢这样的官员才对呀,难道帝王不是最恨自己手下拉帮结派的么?而庞不属于任何派系,正好为己所用,以制衡三个老头才对。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3)

从台词、戏份的可以看出庞青云是有派系的

庞青云劝二虎和土匪们去投军时说:“魁字营嚣张,势大力强。我们这点儿人,他们根本看不上。倒是军机处的陈公,正缺人手。他的绿营兵常被魁字营欺负,一直想壮大势力,如果我们投他,那正是雪中送炭 ”。

这段话似乎同时告诉我们姜大人手下的魁字营是绝对的主力部队,而陈大人是有地位没实力的汉臣,他手下是绿营兵,而姜大人只是表面地位略低实则掌握实权的重臣。而庞选择对于狄、姜来说相对正义的陈大人,而最后借庞青云兵的也是陈,其次当二虎提出先打苏州后打南京时,狄大人姜大人首先发笑,陈大人开始只是愣了一下,之后才慢慢不情愿地跟着笑了。

然后是当庞和陈一起去面见太后时陈交代他走到这一步用了三十年,两鬓斑白,反观狄姜二人都比较年轻,说明陈是真的没有走什么捷径,最后一句台词:“可惜啊,走不动了。”则影射了他妥协的一面,辛辛苦苦走了一辈子,最后虽然走出来了,却已经没有太多力气了。那条通往大殿的道路象征了尔虞我诈的官路。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4)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5)

而陈大人到底有多大的实力呢?

有一对话中,他的嫡系陆大山跟庞青云说:“ 我不赌。这一千五百兵,是陈公的家底。打没了,陈公在朝廷说话就没底气”。

就1500人的家底。把这点人给庞青云助声势,又出不起军饷。庞青云苏州围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宁可去找狄大人,最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宁可去找死对头何魁借粮也想不起来陈大人。可见陈公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确是够穷的啊。难怪姜大人不服这样的人排名在自己之上,要打击他。

而到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庞青云自己认为自己不属任何派系,其他所有人,也会一致认为庞是陈大人的人。姜想要打击陈,该怎么办呢?政治斗争一旦到了高层,一般都不直接翻脸,而是打击对手的羽翼。所以打陈就要打庞。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6)

庞是真不懂为官之道吗?

通过借粮那一段可以切实地反应出来,庞去找狄大人借粮前说了一句,“我对他们还有用”。可狄大人却回复庞青云:“不知道苏州在打仗”,接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去找自己的死对头何魁借粮,何魁说:“我不给你,苏州城也是我的"。接着庞直接加大了筹码让何无法拒绝,“我说的是南京,仗我打、城我攻、人我死,你只需要后面做样子,我们携手进南京城,你甘心永远被那三个老头踩在脚下 ”?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挑拨何魁与姜大人关系,以南京为利诱其就范,以种种手段压制住了何魁,显示出庞其实深谙为官之道。然而粮来了,苏州投降了,南京打下来了,可是这里并没有何魁什么事 儿了,显然是庞反水了,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姜大人问何魁,为什么南京打下来了,你成要饭的了,这你怎么忍得了!何魁的战术是拉拢二虎下水。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7)

那么既然了解官场的庞青云为何在大殿向慈禧提出免税?其实他还是在赌。

他赌慈禧能理解自己;赌慈禧能从善如流;赌朝廷与他心思相同,能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因为机会一旦错过,以后就没有机会了,陈公说他走了三十年才走到大殿上,正是提醒他机会来之不易,务必持言慎行。

庞青云没有听懂陈的意思,也许他的心思此时没有放在派系的上面,如果这次不赌,免税之事就很可能再也无从谈起。但对统治者来说,无疑维护自己统治才是第一位的。他赌赢了,凭军功在身,朝廷同意免税三年。但他也赌输了,搭上了自己性命。

其实慈禧升他做官是真心实意的,对庞这样的青年才俊,需要在大臣中培养"自己人"的慈禧是要拉拢的,可以和那些老头儿们做个平衡,所以让李莲英传话说:“太后说,你还年轻,君臣相伴会长久”。就是拉拢嘛,然而这时候完全不懂政治的庞青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庞瞬间要求免两江地区赋税,慈禧心想,缴太平军的钱还没跟你要呢,你私分军饷,这时又来谈免税,答应你,百姓夸的是你庞,不答应,我就是千古罪人,看来也做不成自己人了,不必保护,可以弃子。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8)

接下下就是狄大人和庞的一出好戏

狄先夸庞:“苏州杀人,南京活人,庞大人是君子豹变,果然是辅国良臣啊”。这句话就是暗讽庞你在大殿上说了不该说的话,现在战争结束了,你让我们这些老头子怎么在太后那里邀功请赏?这就像一个公司小团队间为了拼业绩达标,每个小队都希望自己拿年度冠军,但是如果你跑地太快,让别的过小队过早进入盲目时间,这就是损害联盟的整体利益。

陈马上说:“那是因为庞大人和朝廷不属任何派系才得太后的垂青”。这句话有点一语双关的意思。第一:是陈向上级狄说官话,说庞不是我的派系,我和庞撇清关系了啊,没我啥事儿。其次陈也是说给庞听,有点抱怨庞遇事从来不跟自己商量,确实不像个自己人。

最后狄大人冲着庞咆哮着说:“你山字营姓赵啊”?这是让庞识实务,快点儿交出兵权吧,同时也是让庞除掉他的兄弟赵二虎。作为一个不懂政治斗争的人,庞面对斗争选择的策略是一味地妥协退让。狄要求杀赵,我就杀赵。只要你们让我实现理想,我什么都听你们的。

投名状三位大人对话有何玄机(再度解析投名状看完你就知道在现实权斗中如何保全自己)(9)

影片最后庞被黑枪手击倒后,对着三弟说:“快,投名状”。

庞那个时候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他的语气和眼神就是让姜午阳趁枪手再开枪前他先动手的意思,是庞意识到是朝廷杀自己了,庞知道自己死了姜午阳也必死,而且还要背上骂名(因为刺杀从一品大员除了被千刀万剐还有别的死法吗),庞最后为的是提醒午阳自己了断,不要给朝廷折磨。可姜午阳没听懂,最后被朝廷当替罪羊,还遭到凌迟处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