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

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

——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系列之一

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 谭蘅君

编者按:

重庆市江津区中等师范教育历史研究会于2021年4月成立,主要研究已经消失20年的中国中等师范教育。追溯其历史,研究其价值,传承其文化,弘扬其精神是研究会主要任务。中国中等师范从1902年诞生至2002年全面退出历史舞台,100年来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百年来它究竟发生了哪些感人故事?经历了多少波折?有哪些值得今天的教育人借鉴的经验呢?

我们不妨从认识江津本地的中等师范教育开始,打开历史的通道,去看看百年尘埃下的江津师范背影,了解江津教脉,感悟江津教育,认识江津教魂,传播江津文化。

写作本文还有一个重要意图,希望大家对本文考证的江津师范前30年的校名地址变迁提出意见,提供文献线索,以便更切合历史真实。

研究会关于中等师范教育的系列考证将陆续推出,一是出于抢救中师文化之目的,二是对中等师范发展史上的系列问题进行文献考证,正本清源,为未来研究中等师范教育留下宝贵史料。

1981年3月,四川省教育厅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指示,在四川省110多所师范学校当中确定19所师范学校为首批办好的重点师范学校,江津师范被列为其中之一。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

原江津中等师范学校老校门

其实,这还不是江津师范的高光时刻。它最辉煌的亮点是抗战期间,不仅吸收了避战入川的教育名人,还有民国抗战环境下,入津避战的众多师范学校带来的公立、民立、专科、院校等立体的师范教育竞争态势和交流环境,极大促进了江津师范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江津师范毕业的一万多名中师生,很想对自己的母校寻根:它究竟起源何时?有怎样的经历?它最落魄和最辉煌的时刻各有什么特征?

今天先从江津师范的名称和办学地址进行考证,让大家对江津师范有一个时空概念。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

江津师范学校第一教学楼

江津师范变迁图表

江津师范办学经历了10次易名,8次地址迁移。如下表: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3)

江津师范变迁图

从1904年几水书院改建为“县立师范传习所”起,至1933年“江津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建立,其间30年,虽归属不一,十易其名,校址八迁,但却文脉相承,标志着江津是重庆最早开办师范教育的地区之一。

城内来说,主要集中在几水书院、文庙、上学署、庆祝宫、黄荆街、教养工厂几处。

迁至白沙驴溪半岛后,还有名称变化,但办学地点已相对稳定,校名核心词不离“江津”和“师范”四字。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4)

江津师范学校老办公楼

后来几次核心词不变情况下,校名有6次变化,分别为:

1945年5月8号,四川省政府下令“江津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更名为“江津县立师范学校”,完成华丽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改名叫川东区江津师范学校

1952年改名叫四川省江津师范学校

1969年改名叫四川省江津地区江津师范学校

1979年恢复原名叫四川省江津师范学校

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名叫重庆市江津师范学校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5)

江津师范学校办公楼

从壬寅到癸卯:师范学制

1902年1月18日,发生了一件值得中国教育界永远铭记的事:清末“新政”之际,吏部尚书、管学大臣、负责京师大学堂恢复重建工作的张百熙,向“桐城派”大师、早年辞官隐退、后主讲于河北保定莲池书院的吴汝纶跪拜,恳请对方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京师大学堂的前身是中国历朝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张百熙认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应有大师级的学识水平和影响力,博古通今,时事洞明,能从思想上支持新政。环顾当时学术界,吴汝纶是最佳人选。

跪请一事,载于吴汝纶日记:“张冶秋尚书又见过,谈及学堂,仍坚请。吾固辞,则拜跪以请。”

也散见于时人和后人书文 。如《北京大学校史》有:“开始,吴汝纶表示不愿意出任,张百熙便穿着大礼服下跪在他面前不起,吴汝纶才应允。”

张百熙曾孙张希林、张希政两先生力作《恢复重建京师大学堂的张百熙》一文有“竟穿著大礼服长跪不起,说:‘吾为全国求师,当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

当时张百熙55岁,吴汝纶62岁。以官阶论,张百熙是一品大员,吴汝纶当时已辞官,相当于一品大员对布衣学者跪请出山

吴汝纶感动于这亘古未有之跪,“公卿不下士久矣!尚书之折节下交,近古未尝有也。”提出先赴日本考查学习,这是以京师大学堂总教习的身份东游日本,如他所说,“此次东游,日本朝野上下,属望甚殷”。

说这事,不仅仅是讲清末对人才的渴求,更是因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章程与此有关。

1902年8月15日张百熙制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颁布。吴汝纶访日期间的部分日记、友人书信和访日期间报道专论,向张百熙汇报考察所得、记载日本大中小学和各种专门学校办学的细节及日本教育界对中国教育的意见建议等,对张之洞、张百熙、荣庆主持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1903年制定,1904年1月13日即癸卯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布)产生了一定影响。其考察报告稿《东游丛书》,实际上成了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南,对近代中国师范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两个学堂章程都是以日本教育为蓝本,《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家意义上颁布的教育改革方案,而《奏定学堂章程》则中国第一个公布实施的学制,有关师范教育的内容包括《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实习教员讲习所章程》三个部分。从此,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体制得到确立。

初级师范学堂原则上每个州县都要设立一所,办学方式有四种:完全科(学制5年)、简易科(学制1年)、师范传习所(学制10个月)、小学师范读习所(教师培训机构)。

在这种大环境下,当时江津县基于自身县情,师范学堂尚未设齐,为了“速设小学,广开风气,多获教员,成就寒士”,于1904年成立了江津师范讲习所

从书院到中学:二易一迁

据《江津县志·民国版·学校》记载,1904年,江津程德燦(字农初、25岁中举、任甘肃安定知县、静宁知州等职)、杨鲁承(名仕钦、特科贡士、签发黑龙江、以知县用,未就任)、夏咏南(名风薰)、邓鹤翔(字岳皋)等提倡将县长杨纯伯创建于1741年的几水书院改为师范讲习所,速成毕业后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

夏咏南深受县长蔡承云器重,封为学务绅奎。江津师范传习所两年后停办,改为高等小学校。“旋于中学校附设师范班,或寒暑假传习师范,生既迭次举行矣。”

只是后来教育人才多有四方之志,”因之在本乡勉尽义务者遂形缺乏“。

“民国十年,邱鸿翔复任视学,乃修葺前清万寿亭,次年开办师范讲习所,来学颇众,经费由新中资捐项下划拨。学生百余人,照章公费,每年用度略计四千元左右。”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6)

《江津县志》史料记载

一、几水书院

首先是几水书院的创建及位置。查《江津县志·乾隆版·学校》,主编曾受一,广东罗浮人,进士,曾任江津县令,后官至重庆知府,署理川东兵备道,正四品。在江津县史上颇有政声,为江津引入红薯,卖掉老家祖宅救济江津灾民。

江津人在其生前就在城隍庙街为之修建生祠,住在现江津大土地街。曾受一重庆离任退休时,江津人募集白银2万两答谢,曾受一拒收,江津代表直接将银子汇至曾受一老家。

曾受一增修几水书院,写有《新建几水书院前厅记》,几水书院位置在城隍祠左,即城隍街,就是现在的通泰门社区办公处,即老向阳小学校。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7)

乾隆版曾受一《新建几水书院前厅记》

其次查几水书院的变迁。1875年续修的《江津县志·光绪版·书院》,本书监修为江津知县王煌,总纂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前翰林院编修袁方城(江津人,咸丰癸丑进士),“书院”一节原文为:“几水书院原名几江(书院),在城隍祠左。乾隆六年知县杨伯纯建,九年知县彭维铭增建,三十二年知县曾受一增修,嘉庆九年知县徐鼎重修。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8)

《江津县志·光绪版·书院》

“道光十年知县朱琦移建考棚之侧,规模爽垲,学舍光明,复捐廉二百金,增修正厅并左右房于讲堂后,其作育诸生之心与筹待院长之意可谓周矣!至每年所收租谷银钱,自彭维铭起,迄今屡有增添。”

“其章程自道光十三年,知县郭彬图定后,二十四年知县沈廷贵复变通之。同治四年知县宋恒山又更定之。凡田房界畔来历租息,出入多寡俱已详载,兹不赘书,只就迄今地名数目分类依次列载,以备查考。”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9)

《江津县志·光绪版·书院》

这里有一个重要信息,就是“道光十年知县朱琦移建考棚之侧”,即1830年,几水书院迁到考棚一侧。

查《江津县志·光绪版·城图》可见,考棚大约在中国银行,几水书院在现四牌坊小学位置。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0)

按《江津县志·光绪版·城图》,几水书院位置。

由此,我们知道1904年江津县立师范传习所诞生于四牌坊处的几水书院,1906年停办。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1)

《江津县志·嘉庆版·城图》,几水书院位置和《江津县志·光绪版·城图》,几水书院及考棚位置。

二、江津县立中学堂

再看《江津县志·民国版·学校》有“旋于中学校附设师范班,或寒暑假传习师范”,从时间上来看,这是1909年,江津中学堂,即在现在的江津一中老校区开设“简易速成师范班”,1个班,学制1年。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2)

江津师范第一次迁移示意图

查《江津县志·民国版·学校》,“县立中学校”当时建在县城黄荆街,“邑令蔡承云,邑绅夏风薰,邓鹤翔等募捐创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兴工,逾年成(1906年),约费银二万余。三十三年(1907年)开校,以契税附加作当年经费。年约九千元,全校用度年计约一万二千元左右。不敷之数,由地方公款筹补。”

这是江津师范第一次迁移,由四牌坊几水书院迁到黄荆街江津中学堂(现在的江津中学老校区)。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3)

江津中学原校门

再查四川出版集团 2009年出版的《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第三册)》之“江津县乡土志·政绩录”,与上述相同,说知县蔡承云“卜地于县西城内,倡先捐廉三百金,劝募绅民力捐赀,修建中学堂一所”。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4)

《江津县志·光绪版·学校》,县立中学校部分

“卜地”当然是古代传统易学内容,是占卜选址的意思,这在江津地域非常盛行,包括当时江津的风水文塔修建,还是乾隆年间县长曾受一亲自占卜选址。

江津县立中学堂在黄荆街划地50亩,《江津县志·1995年版·中学教育》说,中学堂“仿一日本海军学校建成”。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5)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珍稀四川地方志丛刊(第三册)》之“江津县乡土志·政绩录”

三、江津师范进修学校的起源及演变

至于“寒暑假传习师范”,江津是重庆最早推行私塾改良的地区,1909年成立了“私塾改良会”。1910年,清政府学部(类似现教育部)颁行“私塾改良章程”,塾师合格须经教育部门核定。但县志未记载这类短期培训的地点,类似现在的教师教育或教师继续教育,属于教师进修学院的功能。

1913年,江津遵四川省令于暑假举办“塾师讲习会”,就是对私塾教师进行培训。私塾延续时间极长,江津解放前夕还有私塾学校约650所,学生1.8万人。晚清与民国一直是私塾与学堂共存。解放初期仍然延续这种情况,1953年江津县人民政府举办师资培训班,部分塾师参加培训合格后,由政府统一分配到学校任教,私塾学生就近转入公立小学,1961年后,私塾才完全由小学统一取代。

1955年11月,国家教育部指示:加强中小学教师业余进修,通过教师进修院校和函授学习等形式,将不及规定师资学历水平的提高到相应的水平。并规定进修院校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附设在师范院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第145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行政领导机关最早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明确指示。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6)

八间教室,后来的江津师范学校图书馆

1956年4月成立的“江津县初级函授师范学校”和1958年9月成立的“江津县函授师范学校”,是江津早期单独设立的两所培训在职师资的学校。前者先单独设校,后并入江津师范学校函授部;后者先是江津师范学校函授部,后分出单独设校。类似于“塾师讲习会”的延续。

1958年9月成立江津县函授师范学校后,当时没有中师文凭的小学教师报名学习十分踊跃,有两千多人,加上初师函授毕业转入的600多人,共计约有三千多人,占了全县小学教师的大部分。

1962年7月,在“三年自然灾害”中进行调整整顿,“江津县函授师范学校”撤消,又迁去白沙恢复江津师范学校函授部。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7)

江津师范学校学生实习前试讲

这是江津师范进修学校的起点,是江津教师继续教育的官方机构。它的准确时间是1909年,中间中断时间是从1962年开始,文革结束后恢复。

我们猜测“塾师讲习会”的培训地点,可能有两处:一是文庙,也称学宫,重庆市最早建立,历朝均为江津教育文化的核心地带,宋代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由知县郑谔创建。即现在的奎星广场及靠近南安门一带。二是几水书院,因为县立师范传习所到1906年已经停办,地方还有空闲。当然,地点也可能不断变化。

1977年11月22起,正式启用“江津县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公章,校址选定在江津长江北岸的中渡街原窑业专科学校校址,继续履行教师职业教育功能。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8)

江津师范学校琴房

四、江津教育局的起源及演变

1905年,几水书院作为“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同时,设“学务局”。1907年,几水书院内设“劝学所”。清朝1906年开设“劝学所”,为各厅州县全境学务之总汇。以本地方官为监督;设总董一人,综核各学区之事务;劝学员每学区一人。其性质为辅佐行政机关之地方自治机关。民国初年被废除,1915年复设,惟章程有修改。1922年改为教育局。

这也是“江津教育局”的历史起源。

将“塾师讲习会”放到清末版的教育局所在地来进行,也算是名正言顺。因此,江津教师进修学校的准确时间是1909年,地点最有可能是几水书院,即现在江津四牌坊小学。因暂无文献记载,故只能猜测。

清末版教育局(也可能是江津师范进修学院)地址也多次迁移:学务局(几水书院,1905年)——劝学所(几水书院,1907年)——劝学所(前清上学署,1917年,因驻军占据几水书院,故迁此)——劝学所(文庙,1922年,因上学署办女子高等小学校迁此)。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19)

《江津县志·光绪版·学校》,劝学所

有人认为“私塾改良会”当时也被称为“江津师范研究所”,但未见文献表述,本文只呈现这种说法,不代表认可,还需文献支撑。

此时经过了“县立师范讲习所”和江津中学“师范速成班”两个名称,并从几水书院迁移至黄荆街,故称为“两易一迁”。

从城内到城外:三易二迁

1911年,“私立新本女子学堂”附设师范班在白沙溜马岗开办。但该校文献资料却未在《江津县志·民国版·学校》上找到。只在未正规出版的白沙镇《教育文化与抗战文化史》(第15页)上有记载。

该校创建于1905年清末,由江津乡绅邓鹤翔兴办,是全川最早的女子小学之一,校址为现重庆工商学校,堂长由邓鹤翔的妻子诸树德担任。

新本女校办学开放,兼设中西课程,采用班级授课,与聚奎小学堂相仿。始初,教师多为义务,生源仅限于邓氏及其亲友家女孩。后因管理严格,教学质量高,加上省内女校稀少,慕名前来就学的人逐渐增多。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0)

江津师范学校田径运动会

1912年新本女子学堂改为“新本初等、高等女子小学校”,1916年因兵患匪患停办,1930年改办为新本女中,小学改为附设小学部。1938年,附设小学部随新本女中迁至黑石山,并入聚奎小学部。

《江津县志·1995版·小学教育》第644页,有“思里十都第八女学堂,系白沙场邓氏私立,由邓鹤翔之妻子诸树德办理”,这与白沙镇《教育文化与抗战文化史》中的记载可以相互佐证。

《江津县志·1995版·中学教育》第646-647页均有“私立新本女子初级中学”。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1)

《江津县志·当代版(1995年)》之“中学教育”

据1937年“江津中学情况”统计表记载,该年校长为刁焕祖,有在校学生58人。

因此,可以确定“私立新本女子学堂”在白沙的确真实存在。

该校为女子学堂,师范班应该是培养女子师范生。从历史来讲,中国男女同校是从蔡元培《壬子癸丑学制》开始,该学制1912制订,1913年公布,这两年旧历分别称壬子年、癸丑年,故称“壬子癸丑学制”。

这是江津师范第二次迁移:由城内到城外。只产生一个名称,故称:三易二迁。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2)

江津师范第二次迁移图,由几江镇到白沙镇

从白沙到几江:五易三迁

1912年,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蔡元培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颁布了多项师范教育法令,如《师范教育令》《师范学校规程》等,蔡元培否定“师范教育体制独立成为一个系统”,主张合并师范教育。

许多无力新建独立师范学堂或师范讲习所的县,采取了在中学举办师范速成班的方式来培养小学教师。

《江津县志·民国版·学校》记载: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邑中女子多不知书,民国二年(1913年)始于前清上学署开办女子师范速成,学生毕业二班。四年(1915年)停”。1922年学邱鸿翔在原地设女子高等小学校。

1913年(民国2年),四川省政府于暑期举办私塾讲习会,并规定私塾教师需经教育部门考核合格才准许任教。同年7月,四川省教育厅通令筹办单级师范传习所。江津未办,只举办了江津师范讲习班,附设在江津中学内,招收学员60名,1年毕业。

这是江津师范第三次迁移,由白沙迁回江津。名称上有女子师范速成班和江津中学讲习班两个名称。与前合并,故称“五易三迁”。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3)

江津师范第三次迁移图,由白沙迁回几江

那么上学署在哪里?

查《江津县志·乾隆版·城图》可知:上学署在文庙处,即现在奎星广场里面靠近南门路的地方。

之所以叫上学署,是因为在靠近文星阁的地方,即现在的名豪广场,还有一处学署,按照江津人以长江为标准,处上游的叫上学署,处下游的叫下学署。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4)

《江津县志·嘉庆版·城图》“上学署”和“下学署”所在地

从学校到宫庙:六易四迁

《江津县志·民国版·学校》记载:1922年(民国11年),在江津城内重新修葺清朝时的庆祝宫,也叫万寿亭(在城隍庙侧,老向阳小学所在地),由县视学邱鸿翔主持单独开办了“县立国民师范讲习所”,学制为3年,招生100余人,给予公费待遇。

经费来源于新中捐资,每年用费约计4000元左右。后来校址迁去县城东门外的教养工厂。1925年(民国14年)第一届学生毕业。

后因经费拮据,校长几易其人,均无法维持,只办了4届便停办了。

这里需要考证万寿亭,也就是庆祝宫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5)

《江津县志·民国版·寺观》对“庆祝宫”的介绍

查《江津县志·民国版·寺观》,有记载为:“庆祝宫,一名万寿亭,在会府街城隍庙侧,清朝贺之所,民国改设学校。”

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城隍庙侧,那说明是现在城隍庙街。二是此处在民国改设学校。

再查《江津县志·光绪版·城图》,在“大十字”路口前,赫然有“庆祝宫”,它的左上方就是城隍庙。

它的具体位置,可能就是现在七贤街幼儿园,或周边地段。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6)

《江津县志·光绪版·城图》中标注的庆祝宫位置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7)

《江津县志·光绪版·城图》中“庆祝宫”周边宫庙

从江津中学堂和女子师范速成班迁移到庆祝宫,并命名“县立国民师范讲习所”,从名称上来看,这是1904年县立师范讲习所创建以来,第二次具有独立性质的师范所,虽然它在整个师范体系当中,处于最低档。

这是第四次迁移,从城西、城南迁到城北。一次名称改变,故为“六易四迁”。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8)

江津师范第四次迁移图

从城内到城郊:七易五迁

《江津县志·1995年版·师范教育》654页记载:“民国13年(1924年)改校名为江津县立国民师范学校”,校长刘应麟。从这时起江津有了现代刍形、相对正规的师范学校。

这次由庆祝宫迁移到教养工厂。但开学不久,“经费拮据,靠借贷度日,校长几易其人,均难以维持,只得停办”。

查《江津县志·民国版·城图》,教养工作在东门外接近川祖庙,即现在江津县医院位置。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29)

江津师范第五次迁移图

1929年(民国18年)为培养高级小学急需的美术、体育师资,国民师范学校恢复,开设艺术师范专修科1个班,8月招生56人,校长刘万钦。

江津县立国民师范学校艺术师范专科,开办没有多久,又因经费无着,后交给江津中学办理。

此次一次易名,一次迁移,合计七易五迁。

从城郊到城内:九易七迁

从课表来看,1921年至1924年间,或是受江津独立师范讲习所或国民师范学校因经费中断的影响,也或是受美国学制影响,中学校都设有师范课程。

从文献来看,有一个“江津县立中学第十三、十四班1921-1924年课程表”显示,它开设有“师范论理课”,教材是《师范学校新教科书论理》(张䋣骢编纂);“师范图画课”,教材是《中学校及师范校用习画范本》(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师范薄记课”,教材是《师范学科新教科书薄记》(叶春)。薄记课就是现代会计专业所学内容。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30)

《重庆地域历史文献·江津卷·中卷》所载中学课程表

这说明较长一段时间,江津的中学校担负着中等师范学生的培养任务,所以一遇经费问题,基本都是交给江津的中学校作善后处理。

1931年(民国20年),四川省教育厅颁发《扩充乡村师范办法》,对四川的师范教育学制、课程等作了规范。同年,江津县政府决定在江津中学和江津女中先后附设乡村师范班各1个,学制为3年。江津中学校长吴芳吉接受任务后,将33、34两班学生中年龄较大、家境清贫者编入乡村师范班学习。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31)

江津中学第六次迁移图

此处有两个乡村师范班的名称,迁移其实是两个地点,可以看着两次迁移,也可视为同一时间两处同时存在,算一次迁移。

我们按照同一时间来计算,视为一次迁移。但有两个名称,合计为“九易六迁”。

从几江到白沙:十易七迁

1933年8月底,驻川驻军21军军部(设在重庆府)任命吴太仁为乡师的首任校长,9月1日“江津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开学。

江津中学的师范班,连同巴县南泉师范学校转学来的学生共计27人,并入为第一班,新招高小毕业生50名为第二班,学制四年。

学生免交学费,伙食全部自理。校址暂设在白沙镇西端的东岳庙内,有教职员工16人。周希儒老师为第一任教务主任。

这是江津师范第十次变易名称,第七次迁移。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32)

江津师范第七次迁移图

从寺庙到半岛:十易八迁

1934年夏,乡师男生第一班学生毕业,新招男生第三班,女生第一班。9月,在白沙五显庙庙产和刘氏宗祠捐赠的义冢义渡地驴溪半岛上,平教实验区新建的办公室和平民教育学院(今女生宿舍所在地)及女生部教室、食堂、平房落成,平教区和江津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即迁入驴溪半岛。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33)

江津师范第八次迁移图

根据文献记载,校园整体面积约245亩,半属官山坟场。

这次只是地点迁移,校名未变,故为“十易八迁”。

从此驴溪半岛即成为江津培养师资的好地方。

民国时期广东的省立师范学校(江津师范十易其名八迁校址考证)(34)

在江津中等师范学校礼堂听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